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雍正為什麼跟老十四關系不好

雍正為什麼跟老十四關系不好

發布時間: 2022-05-05 21:23:58

『壹』 甄嬛傳中 十四王爺和皇上的關系怎麼樣

八王爺和十四王爺是一派,十四爺和皇上是一母同胞,但小的時候 ,十四爺是太後親自撫養。

由於甄嬛與先故純元皇後的神似,皇後設計以純元皇後的禮服陷害甄嬛,父親(沈保平飾)也被文字獄牽連和姦人陷害而遭牢獄之災,生下女兒後,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在宮外幸得十七爺允禮(李東學飾)悉心照顧,二人相親相愛,只等有機會遠走高飛。後因誤傳十七爺死訊,甄嬛為保全腹中骨肉,設計與皇帝相遇,狠心斷絕對十七爺的愛戀,重回宮中,再度與皇後相鬥。

後因生下雙生子,同時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過皇後的陷害,最終扳倒皇後。可造化弄人,由於皇帝的疑心,最終卻只能看著心上人允禮死在自己懷中,而與葉瀾依(熱依扎飾)合謀弒君。

皇帝駕崩後,甄嬛養子弘歷登基,甄嬛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即便享盡榮華,但眼見一生姐妹沈眉庄血崩而亡,一生愛人允禮為保其周全而無憾自盡,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1)雍正為什麼跟老十四關系不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06年2月,大三寒假期間,吳雪嵐(即作者流瀲紫)覺得百無聊賴,天天看電視劇打發時光。那陣子,香港TVB第一部在大陸取景的宮斗劇《金枝欲孽》播出,吳雪嵐看到這部電視劇時深受啟發,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創作沖動。

《金枝欲孽》中的清廷後宮十分殘酷,沒有一個角色稱得上是好人,每個人都在步步為營。這讓喜愛中國古代歷史的吳雪嵐,對正史上女性形象的缺失感覺遺憾。她認為,作為女性,能在歷史上留下寥寥數筆的只是一些極善或極惡的人物;

像豐碑或是警戒一般存在,完全失去個性而女性的心理其實非常細膩,所以她極力想寫下歷史上那些生活在帝王將相背後的女人的故事,還原她們的真實心態。有了創作靈感,吳雪嵐腦海里出現了一群鮮活的女子,經過嚴密構思,吳雪嵐擬定了小說雛形選擇一個被選入宮中,經過一系列後宮斗爭,最終登上王後寶座的名叫甄嬛的宮廷女子為主角,並將小說定名為《後宮·甄嬛傳》。

『貳』 雍正的四阿哥與十四阿哥是同母所生的,怎麼兩人關系不好呢

這個得從清朝皇族的制度說起,大清的皇子們,一生下來不是由自己的親生母親撫養,而是送進阿哥所,交給專門的奶媽和宮女來撫養。兒子想要見一下老媽,必須要先經過皇帝老爹的同意。當然,也有例外,如果哪個妃嬪特別受寵,或者哪個阿哥身體特別不好,會准許留在身邊撫養。

其中,有一些皇子會被過繼給別的妃嬪撫養,於是還造成了另外的一種現象,那就是皇子和自己的親生母親不親,而是和名義上的母親很親密。像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這兩個親兄弟,本來都是一個媽生的,但他們兩個並不是從小在一起長大,而是分別由不同的人撫養。所以,他倆自小便沒有多少感情。

甚至!在雍正已經登基後,即便親媽出面調和,情況也沒有得到緩和。老十四堅決不幫助自己的親四哥胤禛,你就是把我砍了我也不服你。看來,生在帝王家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九子奪嫡」中的九個阿哥,最終得善終的,寥寥無幾,死的死,亡的亡,幾乎沒有一個長壽的。

『叄』 為什麼雍正和同母的老十四不合他媽也不待見老四呢

因為十四阿哥跟雍正也不親,還支持他的對頭八阿哥,所以雍正和他不和。雍正小時候沒有在母親身邊待過,而是佟佳貴妃給養大的,所以和德妃之間沒有什麼親情,所以德妃不待見他。

『肆』 為什麼雍正和自己的親兄弟十四阿哥關系不好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按理說同在朝廷處事,於康熙末年皇子奪嫡相互頃扎的局勢中,應該相互提攜照應才對。

而此時的胤禛已慢慢長大,母親的偏愛對少年造成的傷害使似懂非懂的胤禛難免對自己母親有看法,對自己的親弟弟有怨恨,當然少年胤禛還不清楚這是皇家的規矩和必然,大家其實都是受害者。

康熙也異常喜歡胤禵,胤禵17歲成婚後康熙仍然特意讓胤禵和福晉住在宮里,按規矩皇子成婚後是要搬離皇宮,四阿哥胤禛可是一成年就到宮外居住的。胤禵是個集父愛和母愛於一身的孩子,而胤禛卻平平淡淡沒有特別的恩寵。

『伍』 為什麼雍正和他親兄弟十四從小都不合啊

雍正和胤禵的生母是是孝恭仁皇後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冊為德嬪,時年二十歲。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清宮慣例,皇子出生後或由官員撫養,或由其他妃嬪撫養,總之一言以蔽之,皇子誕下之後獨不可付與生母撫育。這可能是為了杜絕後宮干政吧,所以有清一代,除了慈禧以外,大體上杜絕了後妃預事及外戚禍國的弊政。但是這種「防弊」之策也非一無瑕疵,由於缺乏接觸和溝通,這極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親生母子、兄弟間互生隔閡,彼此猜忌,感情不睦,關系漠然等如是尷尬的境況。

所以雍正和胤禵小時候不能算是一起長大的。從出生起即由孝懿仁皇後佟佳氏(即一等公佟國維之女孝懿仁皇後)所撫養。雍正自幼就被康熙說成是「喜怒不定」,可見年幼時心緒不佳,心中承受不住方方面面帶給他的重壓,往往會突然而然的發作,有時甚或近乎歇斯底里了。想想也知道了,沒多少孩子願意和他一起玩的,胤禵也一樣。所以兩人從小沒什麼兄弟感情。

到了成年後,康熙廢立了兩次皇太子,雍正開始一直都是支持太子的,而胤禵卻是支持一向和他交好的老八,雍正心理其實也是有想法的,但胤禵支持敵對方讓雍正很不高興,雍正在成年後性格上成熟了很多,隱忍而不發,不過在登基第二年起後,開始向各個兄弟清算。

而且皇帝也比較喜歡胤禵,在皇帝明確叱責老八後,朝野上下紛紛推測胤禵能繼承大統,皇帝又封了胤禵為西北大元帥,大將軍王,其實,雍正也是想謀求這個元帥。誰有有元帥之職立軍功,更是為以後誰能當太子接康熙班的加分砝碼,當時八王黨保薦了胤禵,雍正在權衡利害後,不得不支持了老十四胤禵,也是無奈之舉。

而兩人的母後,在雍正與生母不和情況下,其母更是只關心小兒子,對雍正無所謂,其實就是偏心於小兒子。其母在政治是支持小兒子繼承大統的,所謂雍正對母親的私心,也是很傷心,同樣是兒子,差別待遇,雍正心裡更定也是不平衡的。

到雍正繼承王位後,胤禵和其生母開始都是不承認雍正的正統之位的,拘以抗命,雍正此時正處在政治環境如此險惡的情況下,在那麼多政敵對她自己親生兒子虎視耽耽的情況下,兄弟和母親都不幫他說話,還讓在政敵抓話柄,雍正心裡肯定是及其生氣。

胤禛即位後即封隆科多(佟佳氏的弟弟)為舅舅,卻反而把自己的嫡親舅舅撂在一邊,不以為意,這不等於向全世界宣布「我只承認佟佳氏這位養母是我唯一的母親」了嘛,他的做法和《紅樓夢》中的探春也實實如出一轍,顯然在他的心底還是很不喜歡自己的親娘,並且或多或少的將此公開化,(他的脾氣性情本就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會他並不是如人們想像一般,將自己的感情遮遮掩掩,而是公開或半公開的一吐而快。)易位而處,若你是德妃眼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如此藐視自己恐怕也會氣不打一處來吧。

以至與後來雍正每去母後處請安,都選在五更(凌晨三至五點),太後未起時,省得兩人見面。他們名為母子,實則形同陌路,二人之間本就沒什麼話說,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話不投機針鋒相對的,但是為了避免背負不孝的罪名,雍正只能趕在母親尚未起身的這個點兒前去「請安」,(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互不碰面才能免生尷尬。說句實話,這招真是夠絕的了,不過從中也隱約的透露出雍正內心的無奈與辛酸。

而胤禵則在雍正即位後立刻被招了回來,胤禵在回來後大鬧靈堂,使雍正十分惱火,斥責他氣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胤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范時繹監視他的行動。兄弟倆的不睦和沖突,使處於極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後病情加重,不久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後之心」的幌子下,晉封胤禵為郡王,但未賜封號,注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致使胤禵「並無感恩之意,反有憤怒之色」。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參劾胤禵在大將軍任內,「違背聖祖仁皇帝訓示,任意妄為,哭累兵丁,侵擾地方,軍需帑銀,徇情糜費,請將胤禵革退多羅郡王,降為鎮國公」。雍正當即革去胤禵王爵,降授固山貝子。

雍正四年對胤禵再次實行鎮壓,革去胤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六月,諸王大臣羅列胤禵的十四條罪狀,再次奏請即正典刑。雍正仍沒有同意,只怕是落下殺親生兄弟的罪名。

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羅貝勒,十三年(1748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不過,這時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謚「勤」。

以上大致敘述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雍正和允禵是親兄弟,為何關系不好

自古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在封建王朝時代,胡亥為了皇位,不僅殺害扶蘇,而且所有兄弟姐妹幾乎被屠戮殆盡;隋煬帝楊廣不僅屠戮兄弟楊勇,而且弒父隋文帝楊堅;在康熙帝晚年,也發生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九子奪嫡。在康熙帝晚年,皇位最有利的兩位爭奪者雍正帝與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雖然是親兄弟,可以關系一直十分不好。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是作為皇位爭奪者對手,自然關系不可能好到哪裡,除了皇位爭奪外,還有其他原因導致這對親兄弟關系十分不好。

首先,政敵上,皇位的爭奪者。

上面我們已經提及到,在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然在在皇位的爭奪戰中,其他諸位參與爭奪皇位的幾位皇子不是被康熙帝幽禁、被廢除,或者就是被康熙帝下旨給否定了皇位繼承人資格,最後就剩下雍正帝與皇十四子胤禵,這兩位雖然是親兄弟,在康熙最後幾年,是皇位繼位最熱門人選,雙方自然都想繼承皇位。

再次,這對親兄弟從小就不生活在一起,自然感情十分陌生。

雍正帝生母德妃在生育雍正帝的時候,自己的後宮位份還比較低,按照清朝宮廷規矩,後宮妃嬪位份必須達到一定級別才能親自撫育皇子。

雍正帝從小就被其他妃嬪撫養,等到胤禵出生的時候,德妃在後宮位份已經不低,可以親自撫養胤禵,自然雍正帝不僅與胤禵十分淡,與德妃親情也十分淡薄。

無情最是帝王家,即使雍正與老十四為親生兄弟,可是,作為康熙晚年最有利兩位皇位競選人,自然決定了他們成為政敵的命運。更不用提關系與親情了。

『柒』 雍正登基後疏遠老十四,親近老十三的目的是什麼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一直以來被大家所津津樂道,而從中我們知道隨著奪嫡斗爭地發展,最終形成了兩個派系之間的斗爭,那就是以八王為首的,老九老十老十四一派和老四和老十三一派,雙方劍拔弩張。而最終雍正出人意料地奪下了帝位。

最終雍正拿下了帝位,老八老九老十被打壓最終抄家身死,而老十四因為曾經當過大將軍王,又是奪嫡最終的直接對手,雍正也害怕他舉兵造反,所以將老十四發配到遵化去守皇陵。雍正作為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他對於老十三一方面有重情重義和關系好的原因,同時另一方面也很看重老十三的軍事才能,這個在奪嫡的最危險時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雍正能夠順利地掌握權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也可能是雍正親敬老十三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捌』 為什麼雍正王朝里老四和老十四不合啊,他們可是一個母親啊。

根據《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記載,可得出以下原因:

1、在於清朝皇室皇子,在出生後都必須讓其她妃嬪撫養。雍正出生其母德妃還沒有撫養權利,便給了佟佳氏撫養,所以雍正與孝恭仁皇後關系不好。

所謂生恩不如養恩大,從雍正一出生到6歲去書房學習,一直在佟妃處生活,所以跟親生母親德妃關系並不親近。

而雍正的親弟弟十四阿哥出生時,德妃已經處在妃位,十四阿哥是德妃親自撫養長大的,感情自然不一樣。所以給予雍正的關注越來越少,一直希望十四阿哥當皇帝,這也導致雍正和她關系的進一步惡化。

2、政治目標不同。由於成長經歷造成兄弟感情一般,再加上「九子奪嫡」中,兄弟倆始終處於對立面。

作為胤禛奪嫡的最大障礙,八阿哥一直以來是以賢明籠絡了一大批人,十四阿哥就是八爺的堅定支持者,也正因為如此,雍正繼位後,十四阿哥被罰去守靈。

相對於「八爺」和「九爺」的悲慘遭遇,雍正對親弟弟還是留了一絲情面。

(8)雍正為什麼跟老十四關系不好擴展閱讀:

胤(yìn)禵(tí)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個兒子,其生母為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他和雍正本是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宮中爭奪皇位的斗爭中,這親兄弟二人反目成仇。

雍正帝登基後將胤禵幽禁起來,直至雍正帝死後,胤禵才得以恢復了自由。雍正帝胤禛(zhēn)登基後,為避名諱,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征討策妄阿喇布坦。胤禵出征之前,康熙皇帝在太和殿親自授印。胤禵一身戎服,上殿受印。所有不出征的皇子以及二品以上的大臣,全部身穿蟒服,等候在午門之外,為胤禵送行。

這樣的陣仗,無限榮耀。康熙皇帝把這份榮耀給了十四子胤禵,要說康熙皇帝沒有一點想法,那就實在太過麻木。同時,胤禵在眾位兄弟當中脫穎而出,要說他對未來沒有一點想法,更顯荒唐。

康熙六十年十月他被召回北京,康熙皇帝面授機宜。第二年三月,胤禵重新返回西北,那以後不久,康熙皇帝突然去世。

雍正皇帝下令召回胤禵,可是,當胤禵快到北京的時候,雍正皇帝又禁止他進城,要他等在景陵,等待父皇的喪葬大禮。

雍正皇帝的做法,首先是讓胤禵與他掌握的西北軍隊脫離開,然後再禁止他進北京城,又把他與其它的皇子們分隔離開。胤禵留在景陵,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成了一個光桿司令。

實際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的機會也不大,因為雍正皇帝早已經在他的身邊安排了自己人,那就是年羹堯。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皇帝的說法,是讓他時時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胤禵的心中必定怨恨交加,對雍正皇帝的態度當然不會好。對此雍正皇帝一樣一樣都記在心裡,說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禮犯分」。

『玖』 雍正和老十四是同父同母,為啥他倆離心離德呢

這個事兒說來話長,容我長話短說:

村裡的翠花嫁給了村霸,村霸風流慣了,村東頭睡到村西頭,沒有哪家姑娘敢說個不字的,村裡的房子他東佔一所西佔一所,裡面住都是自己的女人。

翠花新嫁了村霸,心裡一半是激動和高興,激動的是自己是村霸的女人,一半是難過委屈,自己只是村霸眾多閨女中的一個。

會不會嫉妒。

廢話!

嫉妒誰?嫉妒老三啊!

有怨氣不?

廢話!

怨誰,怨自己親娘翠花已經得勢了為何不來愛自己,是不是親媽?

於是····

這蜜罐子里泡大的弟弟的三觀和從小沒了親娘愛護的老大的三觀能相同嗎?

廢話!當然不同!

我又嫉妒你,我看到你猶如看到我的悲慘過去,再加上三觀不合,那玩個蛋!手動債見吧!

『拾』 雍正和老十四胤禎是同父同母,為何他們雙方走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歷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就在西征戰事在談判議和進程中,胤禵即將班師回朝之際,康熙突然病逝,留給後世一個千古之謎,究竟他是打算傳位於十四阿哥胤禵,還是四阿哥胤禛,還是去世突然,未能留下傳位憑據,被四阿哥勾結隆科多搶佔先機,但史學界還沒有統一意見。由於現存的康熙遺詔是康熙身故後由雍正和隆科多擬出,再由翰林院修改而成,並非康熙真跡,所以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而支持雍正篡位說的學者認為:
第一,康熙任用胤禵做為西征統帥,掌握軍權,並在密折上囑咐他要獲取人心,是為了讓他樹立威信服眾和對他的加意培養和考驗,是屬意他為儲君(或者說是候選人之一)的表現,而胤禵西征中的表現從奏摺中來看,綜合上是十分令康熙滿意的,也就是說他是通過了考驗的。
第二,雍正朝早年一直流傳的是隆科多一人承詔的說法,在雍正七年,雍正的所有政敵整治完畢之後,才首次官方提出當年是七個皇子和隆科多一起聆聽康熙遺言,這八人中三人已經被整死,二人終身圈禁,二人被連連整治(當年的中立派皇七子和皇十二子),噤若寒蟬,且大局已定,不可能再公然表示什麼。一人是雍正寵臣皇十三子。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質疑「八人面諭說」。
第三,康熙宮廷里有不少傳教士,這些傳教士在信件和著作里提及過不少康熙去世,雍正登基的或正確或錯誤的細節,但也沒有一個人提過「八人面諭說」,反倒是有人提起隆科多一人承詔。雍正元年七月傳教士嚴嘉樂的信件(收錄在《中國來信》一書)中寫道:胤禛登基後,皇十四子奉召進京後,提出要看先帝遺囑,企圖剝奪皇四子的統治權。他對九門提督言詞訓斥,因為他是先帝遺詔「唯一的、可疑的見證人」,同樣,朝鮮的史料中也沒有「八人面諭」說法,而是把隆科多弄錯成馬齊,說是馬齊承遺詔。
第四,雍正朝的官方史料上關於康熙逝世的描述前後矛盾,不合情理,比如說官方記載宣稱康熙病危前,召眾皇子及隆科多速至宣布遺詔,卻只將傳位遺詔告知允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對要繼位的胤禛僅告以「病勢日臻之故」;康熙逝世後,胤禛方得知由自己繼位。在康熙死前十個小時內,胤禛曾三次入寢宮問安,康熙為何不將傳位詔書告訴他呢?須知,要使胤禛繼位名正言順,在皇位繼承問題爭奪異常激烈時,讓繼位人心中有數,預作準備,避免臨時出現異常乃至流血是十分必要的;若胤禛不知自己將繼位,就很可能出現對他十分不利的情況。
第五,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自己也說過一些與「八人受諭」相矛盾的話。雍正說:允禩、允搪都親承康熙遺詔,方才「肯貼無一語,俯首臣服於朕之前」。但雍正又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搪)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若非朕鎮定隱忍,必至激成事端」;「聖祖仁皇帝賓天時,阿其那(允禩)並不哀戚,乃於院外倚柱,獨立凝思,派辦事務,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憤可知」。胤禩、胤搪的舉止不像在十個時辰前就已知道傳位的遺詔,倒像是剛剛聽到雍正要即位的消息而胸懷激憤的神情。按《大義覺迷錄》的說法,「八人受諭」的現場有皇十七子允禮等人在寢宮外伺候,而留存的隆科多密折上卻說:「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允禮)在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銜,告以皇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所以,允禮根本不在寢宮外伺候,也不知道傳位雍正的遺詔。
第六,胤禵回京奔喪時,雍正曾密令在路上攔截收繳他與康熙往來的所有奏摺密信,嚴防他帶任何奏摺信件到京城。雍正如此心急的收繳胤禵與康熙的奏摺,嚴防他帶任何奏摺信件到京城,可能是為了銷毀康熙有可能傳位於胤禵的證據,(雍正下令統一收繳百官奏摺是在一段時間後)。
第七,康熙常常親手書寫諭旨,而史料也記載康熙去世前曾在兩處地方留下關於身後妃嬪去向安排的諭旨,康熙去世後諭旨被雍正找到,並按照安排執行,既然連妃嬪康熙都如此細心的書寫了諭旨放於不同地方,那麼更為重大的皇位繼承人問題,康熙為什麼沒留下任何書面諭?
第八,雍正生母德妃的表現有悖常理,雍正即位後,她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而且要以身殉康熙帝,被雍正阻止。接著又拒絕受封為皇太後,拒絕移居到太後應住的宮殿慈寧宮。而幾個月後,她便暴病而亡。
第九,雍正即位時是45歲,且體質偏弱,相比之下,胤禵35歲,不僅年紀合適,他長期奔波在青藏高原上,也說明身體相當健康。

熱點內容
為什麼點了很長時間的蚊香沒效果 發布:2025-05-18 00:56:22 瀏覽:313
進學校發傳單的駕校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0:56:20 瀏覽:362
為什麼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呢 發布:2025-05-18 00:56:19 瀏覽:452
看電視為什麼毀眼睛 發布:2025-05-18 00:54:55 瀏覽:817
為什麼小孩子一出生有金發 發布:2025-05-18 00:36:58 瀏覽:681
為什麼晚上講課都問候早上好 發布:2025-05-18 00:36:47 瀏覽:918
智齒為什麼容易晚上疼 發布:2025-05-18 00:36:46 瀏覽:622
為什麼一個飛機艙位價格不一樣 發布:2025-05-18 00:28:54 瀏覽:158
你為什麼放大眼睛出來了 發布:2025-05-18 00:28:54 瀏覽:129
為什麼河裡撈的東西不動 發布:2025-05-18 00:24:45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