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口算不好
① 二年級口算老是錯怎麼辦
1、視覺遷移引起的感知錯誤
小學生特別是中段學生,其思維特徵是由現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極易對相似、相近的數據或符號產生混淆,因而經常出現抄錯數據、抄錯運算符號的錯誤;還有忘記進位、退位,漏寫、漏抄、出現運算順序錯誤。
另外,小學生的感知還伴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容易感知新奇的、感興趣的「強刺激」,而忽略「弱刺激」,造成感知錯誤。例如,填空:5+455+54,有學生就會填寫等號,原因是加法交換律的「強刺激」,掩蓋了54和45不同的「弱刺激」。還有一些運算順序以及簡便運算方法的錯誤,也是由於感知上的籠統、粗糙所造成。尤其在特殊數據的刺激下,被假象所迷惑,以為能夠進行簡便計算如:20×5÷20×5=100÷100=1;41/5-41/5×1/3=0×1/3=0;6÷6/7-6/7÷6=025+4×9=100×9=900;326+216+484=326+484+216=800+216=1016;686+391-209=686+(391+209)=686+600=1286等。
2、簡算意識不強
簡便演算法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是提高學生計算速度的重要途徑。比較意識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解題時往往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善於選優而從。有些學生缺乏比較意識,不顧運算結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選擇簡捷運算途徑的意識。
3、注意力發展不完善,注意穩定性不高
小學生由於注意品質不佳,特別是低年級兒童,還不善於有意識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現為,思維與書寫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筆尖上」,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寫,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下一步計算方法上。小學生這個「注意力不集中、觀察事物缺乏整體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生理、心理特點就使他們容易產生計算錯誤。
由於小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他們正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發展,注意的品質還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發展;把9寫成6是注意的選擇性較差;把4位數寫成3位數是注意的廣度和分配能力不夠。有研究發現,7~10歲兒童的注意力可持續20分鍾,10~12歲兒童為25分鍾,12歲以上兒童可持續30分鍾。因此在解答結構步驟較簡單的題時,正確率比較高,而解答結構步驟較復雜的題時容易出錯。這也正說明了為什麼低年級的計算正確率高,而中高年級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如低年級的原因之一。
4、短時記憶較弱、記憶錯漏
一道計算題往往包括多步計算,中間得數需要進行短時記憶,而小學生由於急躁、搶時間、怕麻煩,使得儲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暫時中斷,造成「記憶性錯漏」。比如,在連續退位減法中忘了退1,導致計算結果錯誤,像4020-199,學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這就與中間得數的儲存與回憶不完整有關。
5、不良學習心態的影響
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態主要有三種:
二是畏難心理。認為計算題枯燥乏味,每當看到計算步驟繁多或數字較大的計算試題時,便會產生畏難情緒、厭煩情緒、缺乏恆心、耐心和信心,從而使得計算的正確率大打折扣。
三是懶惰和厭惡。懶得動筆,不願多寫一個字,厭惡計算,無論數字大小,熟練與否,一律口算,不願動筆演算,懶得拿草稿,甚至沒有專門的草稿本、驗算本。經常省略必要步驟,跳步,幻想快速、直接出結果,從而出錯。
② 口算能力差是天生的嗎怎麼辦
不是。
在練習口算的過程中,可採用一些小手段,如:一段時間小結一次,如果孩子連續幾次都算得不錯,可以發些小獎品,或給孩子一些其他的獎勵。
堅持培養良好的口算習慣。在可能的情況下,每天晚上要求孩子完成10-20道口算題,開始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完成,慢慢放手使孩子形成習慣,自覺、自願,保質保量完成。父母在飯前、飯後閑談的時間中,抽出幾分種,與孩子進行對答式的口算練習,或者由孩子出題,父母解答,讓孩子當「小老師」進行批改,激發孩子的興趣。
鼓勵孩子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讓孩子跟父母外出購物時,幫助父母曰算應付的錢數,這也是培養孩子口算能力、反應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在教師和父母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訓練中,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口算習慣,從而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③ 我口算不好,怎麼辦
一、基礎性訓練
從小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特點上看,口算的基礎要求不同。低中年級主要在一二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 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具體口算要求是,先將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相乘,得到 的三位數立即加上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相乘的積,迅速說出結果。這項口算訓練,有數的空間概念的 練習,也有數位的比較,又有記憶訓練,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一項數的抽象思維的升華訓練,對於促進思維及 智力的發展是很有益的。這項練習可以安排在兩段的時間里進行。一是早讀課,一是在家庭作業的最後安排一 組。每組是這樣劃分的:一位數任選一個,對應兩位數中個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個數的。每組有18道,讓學生 先寫出算式,口算幾遍後再直接寫出得數。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一般為2~3個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確率 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針對性訓練
小學高年級數的主體形式已從整數轉到了分數。在數的運算中,異分母分數加法是學生費時多又最容易出 差錯的地方,也是教與學的重點與難點。這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攻破呢?經研究比較和教學實踐證明,把分數運 算的口算有針對地放在異分母分數加法上是正確的。通過分析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有三種情況,每 種情況中都有它的口算規律,學生只要掌握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兩個分數,分母中大數是小數倍數的。
如「1/12+1/3」,這種情況,口算相對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 母擴大倍數,直到與大數相同為止,分母擴大幾倍,分子也擴大相同的倍數,即可按同分母分數相加進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兩個分數,分母是互質數的。這種情況從形式上看較難,學生也是最感頭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難為易: 它通分後公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每個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分母的積的和(如果是減法就是這兩個積的差),如2/7+3/13,口算過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結果是47/91。
如果兩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則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63),分子是兩個分母 的和(16)。
3.兩個分數,兩個分母既不是互質數,大數又不是小數的倍數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用短除法來求得公分 母,其實也可以在式子中直介面算通分,迅速得出結果。可用分母中大數擴大倍數的方法來求得公分母。具體 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數)一倍一倍地擴大,直到是另一個分母小數的倍數為止。如1/8+3/10把大數10,2 倍、3倍、4倍地擴大,每擴大一次就與小數8比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數了,當擴大到4倍是40時,是8的倍數 (5倍),則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別擴大相應的倍數後再相加(5+12=17),得數為17/40。
以上三種情況在帶分數加減法中口算方法同樣適用。
三、記憶性訓練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 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主要內容有:
1.在自然數中10~24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2.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率很高,熟練掌握、牢記後,就能轉化為能 力,在計算時產生高的效率。
四、規律性的訓練
1.運算定律的熟練掌握。這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 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廣形式多,有正用與反用兩方面內容,有整數、小數、分數的形式出現。 在帶分數與整數相乘時,學生往往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使計算復雜化。如2000/16×8,用了乘法分配律可 以直介面算出結果是1001.5,用化假分數的一般方法計算則耗時多且容易錯。此外還有減法運算性質和商不變 性質的運用等。
2.規律性訓練。主要是個位上的數是5的兩位數的平方結果的口算方法(方法略)。
3.掌握一些特例。如較常遇見的在分數減法中,通分後分子部分不夠減,往往減數的分子比被減數的分子 大1、2、3等較小的數時,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介面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 比分母少1,結果不用計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結果就是 97/99。減數的分子比被減數的分子大3、4、5等較小的數時,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結果。又如任意兩位數與1.5積 的口算,就是兩位數再加上它的一半。
五、綜合性訓練
1.以上幾種情況的綜合出現;
2.整數、小數、分數的綜合出現;
3.四則混合的運算順序綜合訓練。
綜合性訓練有利於判斷能力、反應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鞏固。
當然,以上這些情況,要使學生熟練掌握,老師首先要嫻熟運用自如,指導時才能得心應手,提高效果。 同時訓練應持之以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是難以收到預期效果的。
④ 口算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才能提高
答案:
口算的關鍵是鍛煉自己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只要你會10以內的加減乘除,在培養自己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口算能力就可以提高。
舉例:
59+48口算
一、50+40=90,然後記住;
二、8+9=17,然後記住;
三、兩者相加90+17=107。
這例子證明口算關鍵在於對數字的記憶能力。
⑤ 孩子口算能力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口算能力差,多半是因為他平常的練習不夠多,數學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反復練習不斷強化的過程,沒有幾個人是數學的天才,對數字天生特別敏感的那種,這都是少數人,所以口算能力,速算能力,心算能力都是通過反復的練習才形成的。
所以總的來說對孩子運算能力不太強,這個問題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通過適當的練習,滿足基本的考試的需求就可以了,至於幾百幾千的數字,對方是不是算的特別快,這個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他能算對然後能夠正常使用就行了,因為以後就算你參加各種各樣的奧數比賽,參加各種各樣的數學類型的全國競賽考的也不是你這個速算能力,考的是思維和邏輯。
⑥ 口算不好我算不到怎麼辦
1、孩子口算不好怎麼辦?不如用這些辦法試試看。有家長反映說,自己孩子的口算能力非常差,現在上小學一年級,有時就連算幾加幾的算式都要用掰手指的方式來算,家長在一旁看著真是很著急,但是自己又不能吼他,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學前班和一年級的孩子計算能力差,這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在輔導的過程中總會因為這一點而焦頭爛額,一二年級的孩子,由於對事物的感知還不夠具體,所以對相似、相近的數字或者符號產生混淆,因而會出現運算錯誤的現象。比如孩子會將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等,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加強口算、重視估算」,並且對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確的落實點。
2、如果孩子口算能力強,就會在做數學題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可以說口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口算能力呢?在這里杏璞媽媽建議各位家長訓練孩子口算能力要分六步走,引導學生找出「9加幾」題的規律:第一個加數都是9,第二個加數越來越大,和也就越來越大;和個位上的數比第二個加數少1。接著又問學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湊成了10。」口算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有針對性的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家長和孩子每人伸出一隻手的1-5個指頭,把兩只手的指頭數相加或相減,然後看誰先說出得數,家長剛開始可以先讓孩子贏幾次,保持孩子對游戲的興趣,孩子的口算能力直接影響了未來的數學學習,從孩子開始學數學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口算、速算能力,孩子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及特徵,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
4、口算水平一般的孩子直接反映的就是做數學作業拖拉、速度慢、准確率低,數學考試簡單的題也容易出錯,甚至態度不端正,馬虎審題等等,小學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及特徵,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觀察比較籠統,把「×」當成「+」,把「+當成「÷」等。同時感知事物不精確,把相似的數寫成另一個數,如8當3,9寫成6,235寫成325等,教學一種新的口算方法,要給學生講清算理,教給基本的演算法,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思維過程,若學生口算的思路帶有創新性,要給予鼓勵,如口算12×3,不能滿足於孩子已經說出正確得數,還要讓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出來的。
⑦ 孩子計算能力差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有父母問: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雖然學前他已經學了一些10以內的加減法,但上學後發現他在口算方面還不是特別好,速度慢准確率低。老師讓父母在家裡多給孩子出題練習。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好辦法嗎?
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孩子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口算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一般來說,學習能力主要是學校培養,但是,家庭有生活實踐的優勢,所以,父母也有可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的能力,養成學用結合的好習慣。
每天都應該進行幾分鍾的口算練習,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題目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求通過耳聽、腦記和腦算,方能算出得數,難度較大。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孩子口算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的積極狀態。例如:視算訓練、聽算訓練、搶答口算、孩子和父母對報口算等,每天安排3~5分鍾的口算練習,長期進行,持之以恆,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父母可以根據學校的教學內容和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時候,穿插進行趣味性練習。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能提高孩子的口算興趣和計算速度。
在練習口算的過程中,可採用一些小手段,如:一段時間小結一次,如果孩子連續幾次都算得不錯,可以發些小獎品,或給孩子一些其他的獎勵。
⑧ 為什麼我的口算能力很差,但是我的數學成績也不賴啊,在這是為什麼
數學成績和口算的關系不大,你平時遇到兩位數加減乘除的時候,你可以多用心算,不要用筆和計算器,慢慢鍛煉自己。
⑨ 成人口算能力差怎麼辦
看來你從來沒有鍛煉過口算能力,主要是小學基礎沒打好,口算的關鍵是鍛煉自己對數字的記憶能力。
隨便舉個例子吧:
口算:34+58
口算方法一:
先用30+50=80 (腦子記住)
再用4+8=12 (腦子記住)
最後80+12=92
口算方法二:
先用
34+50=84 (腦子記住)
再用84+8=92
口算能力強的人並不是計算能力有多強,而是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很強,腦子里記幾個數不忘而且不混淆。
再給你舉個例子:
82-37
口算方法一:
把82先看成87(欠了5),87-37=50 (50欠了5個)
用50-5=45
口算方法二:
先算82-30=52(腦子記住)
52-7=45
選一種以上你喜歡的方法好好鍛煉,隨時隨地自己給自己出兩個數相加減,鍛煉一個月,我想你就會了。
有些賣菜的老太太幾乎沒上過學,照樣算的很快,就是熟能生巧而已,這比x,y簡單多了。
⑩ 口算不好怎麼辦是腦子不好嗎
不必在意口算,那隻是沒有計算器和紙筆時的替代品,小學初中高中考試時不讓帶計算器,大學就讓帶了,現在除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時候口算一下,其餘都用計算器。
走出校園以後,沒人會相信自己的口算,工作基本都是用計算器。
學生時代,給你個建議,要始終相信筆算比口算準確,能筆算就不要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