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飯菜為什麼這么便宜
A. 日本的飲食和中國的差異點。
一個日本母親,如果家裡有中學生的話,起床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做盒飯。在小學里一般校方提供午飯,但一上中學後,隨著各自的飲食習慣的多樣化,學生一般從家裡帶盒飯上學。北京的日本人學校基本上亦如此。
聽到日本中學生要帶盒飯上學,中國人百分之百地肯定會說,啊,那學校里一定有熱飯服務吧。我回答說,沒有啊,微波爐、蒸籠什麼的都沒有,就這么吃。這回,中國媽媽就不得了了。他們嚇得要命,一方面指著肚子說會傷胃的!一方面非常體貼地責怪我,為什麼學校里不供應午飯呢,為什麼家裡人不送熱飯去呢?
吃冷飯、冷盤,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好像是不敢相信的事。其實日本人很習慣。這里是有理由的。第一,日本菜,不油膩,涼了以後還可以吃。大米也是有粘性的日本米,所以涼了以後味道也不變。住在北京的日本媽媽到處找涼了也不變味道的大米,每次都大傷腦筋。我就買價格最昂貴的一斤2塊3毛的大米,加一點糯米煮。一放糯米,即使涼了也好吃。
日本有一種食物叫「幕之內弁當」,是在一個分成幾個格的盒子里精彩細致地擺放拌菜、烤菜、煮菜、米飯等傳統日本懷石菜系的飯菜的盒飯。因為有蓋,盒子可以摞起來。例如在會議之後,大家要趕緊吃飯時,向日本料理店打個電話,讓他們趕快送十份幕之內便當來便可。「幕之內弁當」一般是吃涼的。裡面不放熱的東西。所以希望中國讀者去日本後遇到了「幕之內弁當」也不要生氣,誤以為人家是給您吃冷飯的。而且,在「幕之內弁當」中,也有價值3000日元(大約200人民幣)的高檔品,所以說日本人沒有絲毫的惡意。
對於飲料的溫度,日本人和中國人還是嗜好不同。最近,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在夏天開始喝冰鎮的東西,而據我觀察,大量飲用冰涼的飲料的,還屬於少數派。我的日中詞典把日語的『冷』字譯成『涼』,但實際上有很大的差別。在中文中,比室溫低的飲料就叫它涼了。冬天如果喝和室溫相同的飲料,中國朋友就會提醒說,喝涼的對身體不好,該加熱喝。在日語里,室溫不算『冷』(即中文的『涼』),放在冰箱里的東西才叫『冷』飲。而且日本人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啤酒飲料一律喜歡喝放在冰箱里的。日本僑民在中國開宴會,要上涼的啤酒、飲料,必須請餐廳把瓶子提前放在冰箱里,因為誰都受過喝室溫啤酒的悲慘教訓。
還有,在中國,主食包括餃子和面條,而對日本人來說,主食還是白米飯好。餃子在日本被視為菜的一種,跟米飯一起上,至於面條是單獨作為一頓飯,並不認為是吃完菜才吃的食物。中國菜一般來說味道濃厚,不就白米飯,日本人是吃不下的,大多數日本人吃飯館是讓白米飯跟菜一起上,而不是最後上。
最後,再說說菜的味道。我有不少中國朋友在家裡請我吃飯,我慢慢體會到了,有很多人認為日本人是不吃辣的東西。其實,幾乎所有的現代日本人都喜歡吃辣的。日本人不能吃的卻是不鹹的菜。日本人的飯菜里必須放點鹽。光放醋和糖的拌菜,還有酸辣味,即只放醋和辣椒的菜,日本人是吃不來的。必須有鹽,或醬油。宴會的過程中,偶爾嘗到了擱著煉乳的饅頭,或甜味水果沙粒,著實吃了一驚。再者,中國粥不擱鹽,日本人習慣上要加一撮鹽再喝。因為日本的粥一定是微鹹味。換句話說,甜味粥在日本是不存在的。日本人看中國人把糖放在粥里,日本人會目瞪口呆。說起甜味食品,除了飯後甜點以外,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
B. 號稱環保大國的日本,為什麼在食物上面卻很浪費
相信現在一定都是有不少的人呢能夠感覺得到了,隨著我們現在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社會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開始發生著改變,這從我們現在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環境就可以看得出來是和從前不一樣了,所以也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時代和社會都在相繼發生著變化 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也就由此而產生著改變。
但是這日本不同,日本的是賞味期限,也就是說明雖然沒有過期,但是過了這個期限就不好吃了,於是就會將這些還沒過期,只是味道沒那麼好的 食物扔掉處理,這一點他們是跟著美國的一些超市學習的,
C. 日本到底什麼食物比較便宜
說實話!我也非常討厭日本人。
日本是一個島國,沒有什麼出色的食物。稻米質量比較好,但是他們比較喜歡吃精米不符合營養要求,腳氣病的發病率很高。B1的發現似乎和他們就有關系。海產品的產量高,但是他們喜歡腌魚,胃癌的發病率很高。但是日本人是靠發達的營養知識完成了自己的東西方結合的優秀膳食結構。能代表這種優秀膳食結構的只有日本一個國家。只有地中海膳食結構能夠和他抗衡。
提示:食物經過加工稱謂食品。我在大學教營養課近30年,我個人認為:日本沒有什麼非常好的食物,但是他們加工出來的食品通常質量(口味、風味、營養素)比較好。
D. 日本原來少有人吃的「窮人飯」,為何卻成了現在的網紅飯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日本的美食其實也是非常多的,由於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四面環海,海鮮海味自然是少不了的,用這些食材做出來的美食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喜愛,比如生魚片、刺身、壽司、拉麵等等經典的美食。對於日本人來說生魚片、刺身、壽司這些東西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哪怕是高收入的日本人,到了餐廳想吃這些食物也要摸一摸自己的口袋,偶爾吃一次自己的錢包還是允許的。
由於“窮人飯”吃起來更健康有營養,而且很便宜,所以很多大學生或者留學生都非常喜歡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還能填飽肚子,自然會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嘍。
E. 以節儉聞名的日本人,為什麼很少打包剩菜
節儉,這個詞於過往、當代和未來都非常重要,特別是資源越來越少終有一天會消失殆盡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點在飲食上同樣被重視,如吃不完的打包帶走就很有必要。
是呀,如果我們每次都按量點菜點餐,每次都差不多吃完,那麼又何必打包帶走了,前者和後者相比,到底哪種算是真的節儉又是哪種才是浪費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話題,吃貨朋友們覺得呢?
F. 為什麼日本的物價不便宜,很多人還願意去日本構物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願意出去走走嘛?出去玩你不想買一點紀念品回來嘛?近年來,旅遊成為假期中人們的首選。日本是我國周圍的發達國家,無所非疑會成為人們的首選,就像人往高處走一樣。人們總是想去更好的地方走一走轉一轉感受一下。旅遊總是避免不了購物,看到自己喜歡的總想揣進自己的口袋。那麼日本的物價不便宜,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願意去日本購物呢?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教育。日本是發達國家,通過日本的動漫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事業很是很好的,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教育力量。所以很多人也會選擇留學於日本。留學生回家的時候避免不了帶一些特產回去。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物價不便宜還會有人願意購物的原因。
除了以上三個方面,日本的櫻花也很吸引人哦!
——劉小球99
G. 日本人以節儉著稱,為何日本卻成為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日本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是因為過期的食物他們覺得不安全。所以都會處理掉。我認為他們還是沒有算明白怎麼才算是真正的節約。
接下來咱再說說成為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的原因,那就是日本人認為過期的食物絕對的不安全。所以盡管他們怎麼的節省,遇到過期或者將要過期的食物,處理方法就是會將其全部都扔掉。就是因為這樣扔的東西太多,才成為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H. 去日本購買食物為什麼被認為最「不劃算」
本來就不是生產食物的地方,標准要求還高,就導致太貴了。外國人一般不會買。如果您去過日本或韓國的超市,那真是太神奇了,而且這兩個國家的超市都有這種現象:進口食品在肉類上一定比國內便宜。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日本的例子,日本的牛肉價格可以賣到1300元,但是進口牛肉的價格大約是300元,這是很大的差距,但是日本人更願意買昂貴的國產牛肉。根據中國的普遍看法,進口食品在中國通常是稀有或缺乏的,除了儲藏和運輸成本外,進口食品的價格還高於國內食品,因此一些商店在中國出售澳大利亞牛排。為什麼日本和韓國的情況相同當地人只珍惜國內食材,卻不喜歡進口食材。
除了牛肉,值得一提的是,豬肉的進口價格便宜,在該國價格昂貴。無論是豬肉還是牛肉,這些肉中的大多數都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生產,而且價格非常實惠。因此,許多在日本和韓國學習的學生會感到羞愧,他們會購買進口食材來做飯。對當地人來說,購買進口食材意味著他們沒有錢並且是萬不得已。
I. 日本人喜歡貪圖小便宜么比如一些低價的東西。同樣的產品,不同的價格,他們會怎麼看待~
這是當然的 前些年中國產的速凍餃子之所以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為比同類品便宜 還有 這邊的百元店(相當於國內的2圓店)里賣的日用品也大多是中國或越南產的 但便宜歸便宜 質量上也要有保證 否則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08年的毒餃子事件後中國產速凍餃子在日本市面上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