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晚上為什麼是平安夜
① 聖誕節前個個晚上--平安夜由來
平安夜的起源:
由於平安夜的平與蘋果的蘋諧音,故平安夜還沒到,一個叫做「平安果」的東西,已經在人們手中傳遞。不過,平安夜送蘋果這個習俗是中國才有的。而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大多會在家裡團聚,他們的平安夜就相當於我們的春節。
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
聖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准備禮物放在長統襪里。聖誕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聖誕夜舉行的活動。聖誕夜彌撒一般分為兩次,晚上9~10點的一次對教眾舉行;另一次是子夜時分的大彌撒,這是聖誕夜的高潮。子夜大彌撒在午夜結束,此時,正好聖誕節來臨,常常伴隨著教堂的鍾聲,敲響了對世界的寬恕、祝福和歡樂、幸福。
② 聖誕節平安夜的由來
在歐美國家「聖誕夜」 的時候會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目,其中唱聖誕之歌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古老傳統,現在流傳世界上的聖誕歌並非只有一首,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五十餘首聖誕歌,而在這眾多聖誕歌之中最為出名的便是一首名為《平安夜》的歌曲,這一首歌曲的頭一句翻譯成中文是「平安之夜,神聖之夜」,因此中國人便將這首歌稱作《平安夜》。
久而久之聖誕夜這一天便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平安夜」,這便是平安夜的由來。
平安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延伸發展至今平安夜不僅是指12月24日晚了,指的是聖誕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
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期待著聖誕節的到來。
③ 聖誕節的前夜為什麼被稱為「平安夜」有什麼典故
每年的聖誕前夕,即12月24日晚至25日晨這段時間,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安夜,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以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這就是"報佳音",在這天晚上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組成佳音隊,手拿詩歌彈著吉他,走在涼涼的雪地上,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
傳說耶穌誕生的那一晚,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有聲音發出,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消息。據聖經記載,因為耶穌來是要作世人心中的王,因此天使便通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為了把耶穌降生的消息傳給大家知道,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去向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個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然後在平安夜晚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家庭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再一起禱告唱一兩首詩歌,最後,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還會派送聖誕禮物給該家庭的小孩,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④ 12月24日為什麼被稱為"平安夜"
《聖經》里記載過,耶穌誕生的前一晚,天空傳來聲音說,耶穌要來到人間為王,成為大家信仰的人,後來大家也模仿天使在人間傳佳音。這個活動就形成了平安夜。
平安夜又叫聖善夜,西方還有一首與此相關的聖誕頌歌,就叫做《聖善夜》(英語:O Holy Night,法語:Cantique de Noel),該歌曲是阿道夫·亞當在1847年為法國詩歌《聖誕午夜》(Minuit,Chretiens)譜曲而成。原詩歌的作者是一位釀酒師普拉西德·卡波(1808-1877),亦是一名詩人。
平安夜送蘋果的原因
1、「平安果」寓意平安、吉祥,平安夜人們互送「平安果」也是在傳遞一份美好的祝福。西方一些國家,家長們會把自己扮成聖誕老人,將蘋果和堅果放進孩子們的鞋子或襪子里。
2、在中國文化里,蘋果象徵平安、吉利,贈送蘋果表示祝福受贈人平平安安。所以國人過其他節日時也喜歡吃蘋果、送蘋果,或者把蘋果擺到果盤中增加節日氣氛。
3、另一種說法是,平安夜送平安果,這個習俗其實是只中國才有的。人們把蘋果當做平安的代名詞,於是平安夜送蘋果就成了國人的一種傳統,在平安夜收到蘋果就表示收到了祝福,來年會過的很好。
⑤ 為什麼聖誕節前一天晚上叫平安夜
聖誕節原本是指耶穌的誕生,而在聖誕節的前夜,天使向世人傳遞佳音,將耶穌誕生的好消息告訴人們,而人們也因為希望的到來而高興的相互傳遞信息,聖誕節的前夜也因此成了贊美美好的節日,象徵著希望與和平的到來,因此聖誕節的前夜又稱為平安夜。
而我們所熟悉的聖誕老人、家庭聚餐,其實也是在聖誕節前夜,平安夜這一天進行。平安夜是非常重要的節日。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有燒鯉魚。
(5)聖誕晚上為什麼是平安夜擴展閱讀:
聖誕賀卡作為聖誕節禮物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聖誕節這天寄贈聖誕賀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尤其對在孤寂中的親友,更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聖誕節人物形象主要指聖誕老人(SantaClaus),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紀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聖尼古拉斯。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後被尊為聖徒。聖誕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安夜
⑥ 聖誕節與平安夜的由來是什麼
1、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據說: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
2、平安夜的由來:
平安夜的由來傳說是在耶穌誕生的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降生的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要作人世間的王,成為大家都信仰的人,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於是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耶穌即將要誕生。
後來,人們也就是模仿這天使,四處的去張揚耶穌誕生的日子,於是就有了人們在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變成報佳音這個活動。而這個活動也是逐漸的流傳了下來,於是就慢慢變成了人們口中的聖誕夜也就是平安夜,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
⑦ 聖誕節平安夜,這兩個節日的由來你知道嗎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
教會的布置全都以藍紫色為主。聖壇的桌巾、講台的台帷、牧師袍的肩帶都是紫色。並且聖壇中央通常會放置一個用長青樹的葉子作的花環,中間有五枝紫色的長燭,每個星期日,便多點上一枝蠟燭。到最後的聖誕夜裡的“普世同慶”點上中間的最後一枝蠟燭。燭光象徵著在許多年前的聖嬰孩耶穌其第一聲啼哭里,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一群小孩手拿唱詩單彈著吉他,一家一家地唱著詩歌報佳音。直至今日,報佳音已成為聖誕節不可缺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