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嬰兒晚上可以自己接覺
㈠ 抱睡危害多,寶寶自主入睡的秘訣在這里!
有段時間,岩岩明明抱在懷里睡得很熟,但每當我試圖將他放到床上的時候,無論我再怎麼輕手輕腳,他總會醒來大哭不止。於是,我徹底成為了岩岩專屬的「智能移動嬰兒床」。腰酸背疼是小事,半宿半宿地熬著,太讓人感到絕望了!
本期,我們就來聊聊抱睡。
抱睡是很多家庭都會使用的哄睡方法,尤其是對於夜間睡眠質量不好的寶寶,抱睡更為常見。
表面上看,抱睡的效果立竿見影,寶寶在大人溫暖柔軟的懷抱中舒適自在,能迅速進入夢鄉,解救了不少在安撫技巧和睡眠知識上還不到位的家長。
但從長遠看,無論是在生長發育、睡眠質量、還是心理進程上,抱睡都可能給寶寶帶來弊端。
首先它會影響寶寶的脊椎發育。大人的懷抱雖然柔軟親近,但無法給寶寶的脊椎提供均衡支撐。我們都知道,寶寶的骨骼比較軟,容易受外界影響。抱睡時,寶寶的脊柱必然呈彎曲狀態,身體得不到舒展,對骨骼發育不利。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建議讓寶寶睡硬一些的床,比如木板床、硬棕床等,而不要睡太軟的。
再來看睡眠質量,家長偏好選擇抱睡除了因為少哭鬧、入睡快這兩條,還有個更讓人難以抗拒的「優點」,就是寶寶看起來抱著睡的更沉更香,更不容易醒。所以為了讓寶寶有個好睡眠,即使辛苦,不少家長還是努力支撐著,但其實真相可能是「事與願違」。
抱睡時,移動和搖晃造成的振動不可避免,這種振動雖然能讓寶寶迷迷糊糊睡過去,卻也會刺激他的大腦始終處於淺睡眠狀態。原本小寶寶的深睡眠時間所佔比例就少,再被這么一干擾,就更少了,自然談不上優質睡眠。
而且,除非能抱著寶寶睡上一整夜不撒手,否則動輒寶寶就會因為被放下而醒過來,這樣的頻繁夜醒,也妥妥的降低睡眠質量。
除了身體上的影響,習慣抱睡後,寶寶還會在心理上形成依賴,不抱就睡不著。即使睡著了也惦記著,自己不要被放下來。被動入睡的過程,變相剝奪了寶寶學習獨立入睡和自行接覺的機會,對將來行為習慣養成和獨立性發展,都沒有好處。
鑒於抱睡的諸多弊端,還是建議大家盡早幫助寶寶糾正這個習慣,讓他試著自己入睡。當然已經養成了抱睡習慣,想過渡到寶寶自己入睡,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任務,大家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改變。
從這期節目開始,岩岩媽會介紹一些方法,來幫助寶寶逐步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希望這些方法可以讓你在糾正寶寶的時候,少一些阻力。
第一步,可以從「陪寶寶躺一會兒」這個小目標開始。
具體做法是:將以往習慣的入睡時間提前十分鍾,讓寶寶躺在床上,大人可以陪在一旁撫摸、輕拍寶寶或是哼唱搖籃曲。記住,不要急著想讓寶寶快點入睡,這是不切實際的目標。我們只是給他時間,適應在床上放鬆的感覺就好。
在這十分鍾里,不要抱寶寶,多嘗試用其他方式安撫。十分鍾後,如果寶寶表現出哭鬧、煩躁,可以抱起來像往常一樣哄睡,但盡量避免晃動或來回走動,坐著或站定輕拍他就好。
㈡ 接覺甚至比哄睡更重要嗎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接覺甚至比哄睡更重要嗎?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新生兒期的寶寶(特別是在0~6月小寶寶)自主入睡能力較差,只是翻個身就忘了該怎樣睡覺,所以需要媽媽來幫助寶寶「接覺」入睡久一點。
不容置疑,寶寶晚上醒來時是需要接覺的,由於那也是練習寶寶睡整覺必備的全過程。依據小寶寶睡醒後的狀態分辨:小寶寶睡醒後,心態好,這一覺並不接寶寶的小覺時長度頻次會隨著寶寶長大漸漸地產生變化,一般是年紀擴大小覺時間減短、頻次減少。在白天盡管小寶寶只睡了三十分鍾,但寶寶在睡醒後,心情很好無又哭又鬧、心態無心煩不適。那樣證實此次小覺孩子睡好啦,這種覺不必硬接,否則容易危害小寶寶晚間睡眠質量。小寶寶哭著醒來,乃至表現出心煩感,這一覺要接寶寶在睡醒後是哭著的,乃至情緒上表現為心煩、打呵欠、揉眼睛等睏乏姿勢,這也是意味著小寶寶還沒睡好。那樣父母一定要給寶寶接覺,幫助寶寶再度入眠。那樣接覺的目的是「根據接覺讓孩子睡到2小時以上,來保證寶寶的睡眠和精神」。
㈢ 那些抱睡的寶寶後來能自己入睡了嗎注意什麼
那些抱睡的寶寶後來自己入睡了嗎?我女兒在1歲前經歷了2個抱睡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3個月之前,第二個階段是在4-6個月,作為一名過來人,抱睡並不影響孩子自主入睡,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孩子來進行過渡。
我的兩次抱睡經歷我女兒的第一次抱睡經歷在出生後的第二個月,這段經歷我和我媽媽都記得特別清楚,因為那個時候剛好是回到了娘家,每天晚上我們兩個人輪流照顧孩子,我家姑娘白天不睡,晚上一兩點才睡,不睡、哭鬧、只能抱睡,兩個人看孩子都累到不行。那個時候為了讓她睡得好,白天都是讓她趴在我的身上,有時候能夠睡2個小時,但是一放到床上可能也就三四十分鍾。晚上抱著睡。
這種狀況持續到2個多月,進入3個月後 ,孩子的睡眠突然開始變得更加有規律,抱著哄睡也能放到床上。四個月的時候,我需要回去上班,這個時候我女兒的睡眠已經特別有規律,每次可以睡2-3個小時,但是奶奶因為臨上班前一天才來,我上班後,孩子又開始白天晚上不睡,哄覺變得特別難,每次抱在懷里可能需要抱著哄幾十分鍾,這種狀況直到我自己開始照顧她,重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如何避免寶寶抱睡1個月的寶寶,用包襁褓代替抱睡;2個月的時候,避免養成抱睡習慣;3個月的寶寶開始建立正確的睡眠關聯,比如睡覺的儀式感;4個月寶寶做好分離焦慮的提前准備;抱睡的寶寶放不下怎麼辦?抱睡的寶寶放不下怎麼辦?嘗試過了各種方法都是沒用,媽媽們就需要自查了。自己是否有耐心,幫助孩子養成睡眠習慣是一件需要時間和耐心的事,堅持一兩個禮拜沒有效果也正常,頻繁的改變方法不一定有用,最重要的是堅持喝耐心。
自查你家寶寶是不是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更難帶,只能逐漸去讓孩子適應。可能真的遇到一個睡渣寶寶。睡渣寶寶有哪些特徵?睡眠差,容易清醒;對睡眠環境要求高,改變睡眠環境可能會入睡困難;晚上醒來後總是有無緣無故的哭泣;過了一歲睡眠仍然很差。朋友家的寶寶2歲多才開始睡整覺,所以說每個孩子不一樣,如果用盡各種方法依然沒用,那麼耐心接受,慢慢等待吧!
㈣ 想讓寶寶夜間睡整覺,自動接覺,家長一定要注意哪3點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後,就沒睡過好覺。比如有不少媽媽在網上抓狂地求助:
娃晚上會醒兩次,2點左右一次,5點左右一次,每次都大聲嚷嚷55555。要麼就得抱起來哄哄,2-3分鍾以後睡著了再放下繼續睡。要麼就是嘬吧嘬吧奶,稍微一嘬吧就睡了,所以感覺應該不是餓了要吃,就是需要安撫而已。怎麼訓練他自己能接覺睡整覺呢?
白天不談了,半個小時必醒,需要抱哄接覺,睡眠總量一直不達標。從兩個半月開始,夜裡一個小時一醒,不是餓,抱哄放床接著睡。現在四個半月,發展到四五十分鍾必醒,不抱哄就小哭變大哭,不理他就嚎半個小時不睡,這是夜裡啊!!!
相信有此疑問的不在少數。為什麼我的寶寶晚上醒來就要抱著哄,而別人家寶寶晚上醒來可以不哭不鬧自己睡過去?
如果寶寶能不依靠家長的幫助就能自己入睡,那麼他就get了一個技能,叫做「自主睡覺」,掌握該技能的寶寶即使半夜醒來,通常也能無需他人幫助就睡回去,自動接覺。
大約60%的寶寶在6個月時就能做到這點了。有的家長可能會擔心讓寶寶自己睡眠會掉母子之間的好感度,事實上,只要在寶寶醒的時候,你足夠關心他,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更小的寶寶可能還做不到睡整夜或者自己接覺,不過,家長可以在寶寶出生的3-4個月開始,逐步做好下面這3點,這樣當你寶寶再大一點,就能很快睡整夜覺了。
幫寶寶形成晝夜感知
在寶寶困得迷迷糊糊時就把孩子放嬰兒床里。
每天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吃、玩、睡。
寶寶在3-4個月時,睡眠會逐漸形成規律,很適合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也有一定彈性,像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或者當寶寶不安的時候你抱著搖著把孩子哄睡,如果只是偶爾幾次,那也是可以的。
下面依次介紹這3點。
3. 斷夜奶。
6個月以上的寶寶理論上可以逐漸斷夜奶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在夜裡喂。
但是,盡量不要讓寶寶叼著奶頭睡,而是在寶寶昏昏欲睡時把他放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