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真菌和細菌培養時間不同
Ⅰ 細菌和真菌恆溫培養多長時間,形成菌落
具體菌種不同,但是細菌一般培養24個小時,真菌3-4天左右。
Ⅱ 培養大腸桿菌 細菌 放線菌 黴菌 一般都要多長時間
大腸桿菌屬於廣義細菌,和你所說的細菌一般培養18--24h就可以,溫度在37度左右;黴菌屬於真菌,培養時間較長一般長出菌絲體要24h左右,然後形成孢子大約要2--3天時間,培養溫度在27度左右;放線菌是介於細菌和真菌之間的,培養時間和真菌差不多或者是時間更長一些,要一周左右,培養溫度也是27度左右.
Ⅲ 放線菌,酵母菌,細菌,黴菌生長時間,生長條件有何不同
真菌:黴菌生長周期5~7d
放線菌生長周期5~7d;
細菌生長周期24h;
生長條件不考慮碳氮源,就是溫度、濕度、通氧
Ⅳ 真菌在細胞培養基里培養多長時間
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污染情況總結如下:
常見的污染如下:
1、細菌:細菌在普通倒置顯微鏡下為黑色細沙狀,根據感染細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養液一般會渾濁變黃,對細胞生長影響明顯。
仔細檢查一下器皿的滅菌情況,是否在高壓滅菌時放氣時間足夠,壓力足夠!尤其是和儲存培養液接觸的移液管等物品,連續兩次污染的話有可能造成儲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檢查一下培養液是否存在渾濁的現象!
可在培養液中加相應的抗生素處理
2、黴菌:培養液是清亮的,倒置顯微鏡下無雜質,37度孵箱培養2-3天,仍清亮,但出現絮狀雜質,鏡下可見呈細絲狀的團狀漂浮物,可看到明顯的菌絲,細胞仍可生長,但時間長之後,細胞的活力狀態變差,
用硫酸銅溶液擦拭CO2孵箱內,再把水盤里也加上飽和量的硫酸銅。或者在培養箱的托盤加入飽和的消毒磷酸氫二鈉高鹽液體,可以防止黴菌污染。
CO2孵箱被黴菌污染後,可把所有細胞暫時轉移,採用過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並把過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內一個小時,使其蒸汽彌漫。待過氧乙酸的氣味消散後,再移入細胞。孵箱應定期清潔(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節。
其它培養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燈照。
預 防黴菌污染,可在培養基里加3u/ml的兩性黴素或制黴菌素或放線菌素D或雙抗;但細胞一旦污染,很難挽救,制黴菌素或放線菌素D或雙抗都於事無補,建議 舍棄該污染細胞。,將環境徹底消毒,如果所有細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統污染,檢查一下培養基和器材,如果只是個別污染,可能是操作問題,就要注意操作
3、支原體:黑色的,好象多為多形,培養液一般培養液一般會渾濁,原體感染,國內血清很多都沒有做支原體陰性檢測,而支原體是牛血清中最常見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過濾的辦法除去。支原體感染細胞以後,細胞病變不很明顯,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樂菌素,獸用支原體病的葯,但可用於細胞培養,無任何不良反應。Sigma公司的使用時用50ug/ml Tylosin培養液培養6天或連續傳兩代即可清除支原體污染。如果作為常用的抗生素的話, 建議用8ug/ml的濃度。
4、 黑蛟蟲:可以穿透濾膜,也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低倍下為黑色點狀,高倍下可看見黑色的小蟲游來游去,培養液也是不渾的,一般不會太影響,細胞還是可以用的。 常常是細胞生長狀態良好,且觀測到的運動物無明顯增多,且培養液顏色、透明度無明顯變化,可在同一批號的血清養的細胞中發現類似現象。對細胞生長狀態不會 有明顯影響,在細胞增殖旺盛之後會自然消失,除更換血清外無須特殊處理。建議如果細胞有可能是此種污染的話,可以增加細胞的種板密度,以提高細胞的生存 率。
5、真菌:一般培養液清亮,不變色,鏡下有絲狀物,有些真菌開始很像死細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塊很清楚,象珊瑚狀,不象細胞碎 片分不清,慢慢的會長出很細的黑色絲狀物。真菌生長的比較慢,不象細菌那麼容易被發現,但是一旦發現有它的存在細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難救活了。
6、 原蟲:培養液可輕微渾濁,顯微鏡下那些細小的點狀物數量非常多,輕微活動,細胞雖然可以生長但繁殖速度卻明顯減慢,而且細胞狀態不好,邊緣不清楚,細胞不 透亮。他們與細胞可共生但會與細胞爭奪營養。這種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們的數量小,細胞站優勢所以不會影響到細胞的正常生長,只有當他們到達一定的數量 時就會影響到細胞的生長,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問題、操作問題、環境問題等等
關於培養基的無菌狀況,取培養基至培養瓶中(不加細胞),37度試培養一段時間後觀察。如果沒有細菌生長 就是操作的問題。
也可以在培養基中事先加入雙抗(硫酸鏈黴素和氨苄青黴素)。但雙抗有時會影響細胞的狀態,所以在做轉染、檢測細胞某項指標前一定要撤去雙抗,以避免影響實驗結果。
1、孵箱應定期用三氧機消毒 或者 紫外光照射,並用酒精和新潔爾滅試擦孵箱同時孵箱內的水應是三蒸水
2、超凈台\取材\器材\培養液\培養瓶\操作等因素
3、超凈台的風機不能過大,風機到6-8格。否則也可能能致黴菌污染
4、無菌室經甲醛熏蒸消毒後,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噴灑中和,約幾小時即可進入操作。
Ⅳ 細菌培養的適宜時間是多少
不同細菌不同的時間。如果你實在不知道種類,不知道你是否能知道細菌的大種。
普通細菌是24小時即可。
真菌要48小時。
黴菌要72小時以上
Ⅵ 細菌污染和真菌污染發生時間的區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5
Ⅶ 微生物的生化試驗中,微生物接種後的培養時間對結果有何影響
微生物的生化試驗是神馬試驗???
如果是培養微生物的話,一定的培養時間里微生物無太大影響,如果培養時間超過一定范圍就會有很大影響。
時間太短:微生物繁殖時間太短,菌太少,濃度低,做後續試驗濃度啊數量啊什麼的都不足;
時間太長:菌長滿了,可能會因為營養耗盡、pH變化啊、空間不足(菌太多了)、接觸抑制、代謝廢物濃度過高等原因,微生物停止生長、狀態改變甚至死亡。同時微生物在極限的條件下可能會改變代謝途徑,產生新的代謝產物,也可能影響後續試驗。
Ⅷ 為什麼真菌與細菌培養溫度不同
因為真菌和細菌的最適培養溫度不同。
一般來說,真菌在25℃左右生長狀況最佳,而大多數細菌在36℃左右生長良好。因此,為了讓它們都能夠在最適生長溫度下生長,真菌和細菌是放在不同培養箱下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