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天體時間過的慢
⑴ 為什麼越靠近黑洞,時間過得越慢
1.同時從同一目的地到達同一終點,A飛船運動速度增加,在A飛船內乘客的時間相對於沒增加速度的B飛船中乘客的時間過得慢些,即在速度快的A船內時間變慢。2.在質量大的天體附近運動的天體A,比如在黑洞附近圍繞黑洞旋轉,相對於稍遠於黑洞附近運動的天體B時間過得慢,即接近大質量物體的天體A上的時間過得慢。3.擁有相同能量的情況下,靠近太陽的天體圍繞太陽轉速很快,遠離太陽的天體圍繞太陽轉速慢,轉得快的即可看做飛船的加速運動,速度越快,船內的時間過得越慢。時間變快變慢是相對的問題,相對加速前後的時間,還是相對於在質量大的物體附近遠近運動的時間。PS:自己編寫的,希望能淺顯易懂,對你有幫助。
⑵ 為什麼質量越大的天體時間變的越慢 也可以理解為引力的意思.引力越大時間慢
那是因為質量越大在宇宙時空中造成的彎曲度越大,若是用廣義相對論到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在大質量的天體旁邊時間會變得越慢,愛因斯坦也曾用理論公式證明了這點,質量越大造成的彎曲度越大,當然了引力也就越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⑶ 神奇,為什麼越靠近黑洞時間越慢
只是對站在遠處的觀察者來說,時間看起來靜止了而已,視界上的時間並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想像一下 你在視界外向黑洞扔一個秒錶 而它每秒都會輻射一次。在它不斷靠近黑洞的過程 黑洞的引力也越來越大。你每次接受到秒錶讀秒的間隔也越來越長。 而等秒錶落到視界表面的時候, 因為視界以內所有光的傳播路線都是向內的 , 所以你再也無法接收到秒錶傳來的信號。 對你而言 就像是時間在那靜止了一樣。
⑷ 《星際穿越》中有個星球,星球上的7年等於地球的1小時這是由什麼造成的
這種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科幻思想,而是真實的科學理論。是由於引力過大造成的「引力時間膨脹」效應,簡單說,就是引力越大,時間就過得越慢,具體慢多少,有一個具體公式可以加以計算,這里不再列舉,有興趣的可以搜索計算,並不難!
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已經被實驗所證實,而且也被應用於實際之中。雖然地球在其周圍所產生的引力場較弱,但依然可以測得這種現象。例如,GPS衛星距離地球表面大約兩萬公里,它們所處的引力場要弱於地球表面,所以GPS衛星攜帶的時鍾走得比地面時鍾更快,通過計算可知,衛星時鍾每天累計快了大約45微秒。
雖然這個差別很小,但要知道光速大約為30萬千米每秒,因此,由於引力時間膨脹效應,GPS衛星每天累計的定位誤差達到了13.5千米。可見,如果不對GPS衛星的時鍾進行校準,就無法實現准確定位(另外還需考慮狹義相對論帶來的時間膨脹效應)。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主角等人在穿過蟲洞之後先去了米勒行星。這顆行星十分特別,因為它繞著一個名為卡岡都亞的黑洞運動。
由於黑洞產生的引力場極強,米勒行星又十分靠近這個黑洞,所以導致這顆星球上的時間流逝速率遠遠慢於地球上,從而使得米勒行星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兩者相差了6.1萬倍。
⑸ 為什麼在銀河系的深處時間就會被變慢拉長
引力越大時間流逝越慢,銀河系對其他河外天體的引力應是銀河系整體的引力。當然銀河系的星體主要受銀心黑洞的引力,但也受銀河系其它星體的引力作用。同時在場速可變的相對性原理看來,引力場中運動星體還存輻射場,輻射場之間也會相互作用。 當你非常靠近中心的巨型黑洞時 假使我們能在地球上觀察你會發現你靜止了,但是當你主觀回頭看向地球的時候會發現一切都運轉的飛快 理論上你可以看到宇宙盡頭,中間這一條,我們叫它銀河。
你可以把銀河想像成一個城市,我們處在城鄉結合部。夏天看到的是市中心的燈火,它們遠遠的扁扁一條,到了冬天我們看到的是反方向的郊區的燈火,雖然暗了很多,但也是扁扁的一條。
⑹ 為什麼太空比地球上的時間慢
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是地球的質量。愛因斯坦發現,物質會減緩時間運行速度,就像是河的下游一樣。物體越重,對時間的阻力越大。這種驚人的事實為通向未來的時間旅行開啟了大門。
愛因斯坦的公式E=mc²,這個公式代表著速度越大,質量也越大,例如:當坐在99.99%光速的宇宙飛船里的時候,在向前去奔跑的時候,就像是被放慢了1000幀的慢電影一樣。
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存在一個「時間膨脹」的作用。在太空梭飛行中,軌道速度僅為光速的很小部分(1/42857),因此所謂的「時間膨脹」的作用還是很小的,可以忽視。但是太空梭的實驗還是證明有一定影響。
例如,1985年在STS-61A挑戰者太空梭上的一個實驗中,使用一個非常精確的原子鍾進行所謂的NAVEX飛行實驗,發現每秒鍾飛行原子鍾就會慢0.000,000,000,295秒,幾乎與愛因斯坦公式中所預測的一樣。
在一個連續十天(864,000秒)的航天飛行中,時間慢了0.000255秒(=255微秒),這樣航天員在返回後會比待在家裡年輕。
(6)為什麼有的天體時間過的慢擴展閱讀
黑洞
霍金認為,時空旅行的天然「交通工具」是黑洞。在銀河系中心,擁有銀河系中最重的天體——一個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被壓縮為一個點。距離這個超大質量黑洞越近,遭遇的引力就越強。
一旦距離其過近,連光線都無法逃脫,會被吞噬。這樣的超大質量黑洞對時間具有顯著的影響,令其減緩的速度遠遠超過銀河系中的任何物體。這使得它是台「天然的時間機器」。
霍金想像宇宙飛船能充分利用這種現象。如果某個航天機構正在控制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他們會發現繞軌道運行一圈的時間為16分鍾。靠近超大質量黑洞,時間就會慢下來。在這里,引力影響遠比地球引力極端。
機組人員的時間將會減慢一半。對於原本每圈要耗費的16分鍾,他們其實僅經歷了8分鍾。
⑺ 為什麼在宇宙裡面時間過的慢
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就可以造成時間膨脹,引力越強的地方時間流逝得越慢。例如,海平面上的原子鍾就比珠峰頂上的原子鍾慢些,因為海平面的引力比山頂的強,盡管它們之間的偏差微乎其微,大概只有十萬分之三。
影響時間行走速度的不僅有引力,還有物體的運動速度。根據狹義相對論,當運動速度越快時,時間就越慢。有人計算過,如果你能將車子開到近光速(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時間會比正常情況下慢7000倍。
如果人類一直圍著地球高速運行,時間上也會出現「跨越」。比如說,待在太空最久紀錄的保持者帕達卡,這名俄羅斯宇航員花了大約兩年半(879天)的時間生活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在這期間,太空船上的時鍾和地球上的時鍾之間累積的時間差約為0.02秒。
(7)為什麼有的天體時間過的慢擴展閱讀:
宇宙不是任何地方存在時間。科學家認為黑洞中心是一個沒有時間的地方,這個空間被壓縮到最小的點,是一個擁有無限密度的時空點——奇點。
這里是難以想像的,因為黑洞本身具有非常巨大的引力,任何光子都沒能逃離它的「魔力」,因此沒有人能看得到它的內部,即使是利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
宇宙學家認為時間和宇宙的死亡密切相關。如果宇宙在未來發生了「大崩塌」,即裡面所有的物質就好像跌入了黑洞一般,坍縮到一個點,那麼宇宙也就終結了,同時,這也是時間的盡頭。
但還有另一版本的時間「死亡」設想,它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的。他預言數億年後,宇宙會走向「熱寂」——所有的恆星耗盡了燃料,黑洞也耗盡了能量,所有的物質都衰亡了。屆時空間將不存在任何原子,時間也將不復存在。
彭羅斯提出的這個版本的時間終結和一個人的死亡很像:人是由數十億個細胞組成的,而細胞又由原子和分子構成。這些沒有生命的成分以奇跡般的方式組織起來,創造了生命。而人類走向死亡後,身體又變成了一堆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