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把時間叫一小時

為什麼把時間叫一小時

發布時間: 2022-09-15 02:17:18

A. 為什麼一小時分60分鍾 一分鍾分60秒

因為這是為了使計算簡便,是一種科學計算的需要

數字60有12個因子,即1、2、3、4、5、6、10、12、15、20、30和60,其中2、3和5是質數。由於擁有較多因子,六十進制的數可被較多數整除;換言之,可以分拆成多種不同的時間長度,例如一小時可以被看作2個30分鍾、3個20分鍾、4個15分鍾等。60也是可同時被1至6整除的最小的數字。

古人的天文測量活動促進了幾何學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常需要等分角,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中學時候的尺規做圖就是從這種古老的幾何學流傳下來的),當然他們要先解決等分的數量小的情況,從二,三,四,五。

開始,如果採用60進制,由於60是2,3,4,5,6的公倍數,可以等分這些角,而如果用100進制,三等分和六等分就不能實現。古人定角度為60進制的原因很樸素,就是為了測量和作圖方便,做一個量角尺,就可以按照讀數來把角等分成很多份。


(1)為什麼把時間叫一小時擴展閱讀:


六十進制的特點:

(1)與其他進位制不同,六十進制在一般運算和邏輯中並不常用,主要用於計算角度、地理坐標和時間。一小時相等於60分鍾,而一分鍾則為60秒。於是,「3:23:17」(三小時廿三分十七秒)即相當於 或 小時。當中的六十進制數字(即3、23和17)均以十進制數字寫出。

(2)相類似的是角度,一個圓形被均分成360度,每一度有60角分,一角分等於60角秒。

(3)在農歷中,有六十甲子的概念,以天干與地支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

B. 為什麼一小時等於60分鍾,一分鍾等於60秒

原因如下:

要追溯到公元前約4000年到2000年前蘇美爾人他們發明的60進制演算法。六十進制也叫做六十分制。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傳到了古巴比倫人的手中,古巴比倫人就利用這個60進製作為記錄時間、角度、地理坐標的基數。至此沿用下來。

60進制:

六十進制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我們所習慣的印度-阿拉伯數字,就是一個以10為底的計數與演算系統。

例如,在234中的2代表200,25中的2代表20,而102中的2就代表2。在一個完整的進制系統中,必須要有代表「零」的符號,才能將可能缺項的位數補零。我們直式加減乘除,就是建立在這樣的位值系統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60進制

C. 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為什麼一小時是60分鍾為什麼一分鍾是60秒是誰把時間這樣劃分的

在應用公歷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准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規定了區時系統,還存在一個問題:假如你由西向東周遊世界,每跨越一個時區,就會把你的表向前撥一個小時,這樣當你跨越24個時區回到原地後,你的表也剛好向前撥了24小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鍾點了;相反,當你由東向西周遊世界一圈後,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鍾點。 為了避免這種「日期錯亂」現象,國際上統一規定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當你由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必須在你的計時系統中減去一天;反之,由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必須加上一天。

D. 為什麼時間是以60為單位一小時為什麼一定要60呢

陽歷是這么定的,原因的話,估計可能與60是很多個數的乘積有關吧

陽歷

(Solar calendar)太陽歷的簡稱,是和太陰歷相對而言的。

制歷的依據 陽歷是以地球繞日運行一周,即一個回歸年作為一年的歷法。一個回歸年,相當於四季循環一周,同二十四節氣完全一致。因此,陽歷的制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使陽歷的歷年盡可能地接近回歸年。這樣的陽歷才能與四季和節氣相符合。

制歷的方法 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即365日5時48分46秒,它的長度不是日的整數倍。為此,①使陽歷的歷年有兩種長度,一是小於回歸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一是大於回歸年,定為366日,叫做閏年。②合理設置閏年,解決「幾年一閏」的問題。一個回歸年的零數為5時48分46秒,大約積累四年就將近一日,所「四年一閏」較為合理。這樣的陽歷歷法,叫做儒略歷。它是羅馬皇帝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前100~前44年)在埃及天文學家協助下創立的。但4個回歸年的零數積累在一起,為23時15分4秒,還不足一日,尚差44分56秒。因此,「四年一閏」,年限一久,歷年與回歸年就要逐漸產生差距,每400年就將相差三日。為此,每400年必須少閏三次。凡一般公元年數能用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但公元年數尾數二位為零者,如1600、1700、1800、1900、2000……等等,能用400整除時,才能定為閏年。這樣每400年就可少閏三次,設置97個閏年。儒略歷經過這樣改革之後,就解決了「四年一閏」所帶來的問題。經過這樣改革的陽歷歷法,叫做格雷果里歷,簡稱格里歷。它是1582年羅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制訂的。格里歷也叫公歷,是20世紀以來世界通用的歷法。

陽歷原來是古代埃及人制訂的,後來傳入歐洲,最初規定單月為大月,每月31天;雙月為小月,每月天。但這與回歸年多出將近一日,遂把二月減去一日,改為29天。凱撒死後,其侄奧古斯都即位,他生於小月八月,為顯皇威,遂把8月改為大月。這樣一年又多出一天,於是又把二月減去一天,成為28天,其他有些月份也做了相應的變動。這樣的陽歷歷法,叫做奧古斯都歷。這種歷法,搞亂了歷月制度。

陽歷的評價 陽歷的歷年與回歸年十分接近,與季節和節氣吻合,便於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所以世界各國普遍採用。但由於奧古斯都搞亂了陽歷的歷月制度,而且格里歷本身也並不十分完美,所以對陽歷正在探索改革中。針對格里歷的不足,聯合國提出從下個世紀開始,將實行新的《世界歷》。
農歷是我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又名夏歷、中歷、舊歷,民間也有稱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
其他也是由習慣變為規則,都是按自然變化演變而成。

E. 一小時等於幾分鍾

1時(h)=60分(min)

換算:一天=1440分鍾 ,1小時=60分鍾 ,1分鍾=60秒;

一刻=15分鍾,一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 人類日常生活的時間度量一般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時刻,如早晨8點就是一天中的第八個小時。

(5)為什麼把時間叫一小時擴展閱讀:

1s=10^3ms(毫秒)=10^6μs(微秒)=10^9ns(納秒)=10^12ps(皮秒)=10^15fs(飛秒)=10^18as(阿秒)=10^21zm(仄秒)=10^24ym(幺秒)

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鍾表的兩個鍾點。當鍾表由西方傳入中國後,人們把中國的一個時辰叫「大時」,而把西方的新時間一個鍾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而「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人們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每份仍用「時」來表示。這時的「一時」就是現在的一個小時,只相當於過去(漢朝以後)「一時」或「一個時辰」的一半,所指的時間縮短了。接著,人們又把一小時分成60等份,每份的時間叫1分,把1分又分成60等份,每份的時間叫1秒。這樣,時、分、秒就確定下來了。

F. 一個鍾頭是多長時間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

一個鍾頭為一個小時。

鍾頭,方言詞彙,相當於普通話的小時。作為日常口語,廣泛用於北方方言及吳語區。

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

舉例:冰心:「我的周身好疼呀,最後四個鍾頭的掙扎,真不容易。」

(6)為什麼把時間叫一小時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辦法來計時,把一晝夜分為12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這些對應於今天的24小時。

按這個計時法,半夜的11點到1點為子時,1點到3點為丑時,其餘以此類推。古人的一個時辰,也就是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鍾頭叫「小時」。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G. 為什麼規定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呢

因為在機械鍾表發明的時候,表盤只有也必須有12等份,這樣下來,那秒和分就只好是12的倍數了,所以選擇了60

以後申請了專利,12和60進制就隨著機械表在全世界傳開了

另外,世界上第一塊表是中國的 蘇頌(1020-1101), 發明的,不過不是機械表,是水運儀象台

有興趣的請看資料:

不是故作驚人之語,中國古代應有「五大發明」。在紙、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之外,還有一項——鍾表。這項發明的地點就在北宋都城開封,發明人名叫蘇頌,鮮為人知。這是歷史的疏忽,其實,他與奉獻了《夢溪筆談》的沈括一樣是偉大的古代科學家。
10年前,在江詩·丹頓的一次古董鍾表收藏家演講會上,世界著名的鍾表大師、香港鍾表歷史學家矯大羽先生語出驚人:世界上第一座具有擒縱系統的水運儀象台,出自中國人之手,他就是北宋宰相蘇頌。矯大羽十分自豪地宣稱:中國人開創了鍾表史。抖落了時光留在上面的灰塵,智慧依舊熠熠生輝。重拾的驕傲依然是不能忘記的驕傲。
一、蘇頌其人
對於一個人,是大名鼎鼎,還是鮮為人知,也許偶然,也許必然。如果水運儀象台像《夢溪筆談》一樣的傳世,蘇頌也許會明星耀眼。但那台大鍾表在金兵的戰火中消失了,人們對它的價值又認識不夠。於是,蘇頌和水運儀象台一道成了泥土裡的珍珠。
蘇頌(1020—1101),福建泉州人士,至今同安縣還有他的舊居,且已成旅遊景點。他年輕時就很聰慧,博學強記,參加鄉試即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他的一位同窗學友智力稍差而落榜,不免氣餒,但在他的鼓勵下從商下海,後來成了福建有名的船王。
蘇頌文學修養頗佳,詩文富有靈氣,若鑽研下去,也會成就非凡。但人各有志,他喜歡科學研究,常對發明創造興趣盎然。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在他的主持下,製成了水運儀象台,兼有觀測天體坐標、演示天體運動和機械計時等3種功能。國際科學界高度評價這一發明創造,認為他很可能是後來歐洲中世紀天文鍾的「直接祖先」。他還專門撰寫了一本書《新儀象法要》,詳細記載了水運儀象台的構造、用法和相關說明,反映了當時科學技術的卓越成就。於是,也無形中證明了蘇頌在世界鍾表史上的始祖地位。
蘇頌與文學家蘇軾同朝為官,雖非兄弟,但在文學、醫學方面有著共同愛好。史載熙寧六月二十一日,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蘇頌剛從江西婺州卸任,到安徽亳州當太守路過杭州。因此在東坡處留住幾日,暢敘友情,並與陳襄、孫奕、黃顥等一起游覽石屋洞風光,還留下了幾人共同的題名,今乃珍貴的文化遺跡了。
二、水運儀象台
蘇頌發明的水運儀象台是一個大型的儀器與鍾表合一的科技裝置。其高度按宋時木矩尺計算是35尺6寸5分,將近12米,相當於現在的3層樓那麼高,寬21尺。龐然大物也!全台是一座正方形上窄下廣收分的木製建築。用木板做台壁,板面畫有飛鶴。台分3層,底層南向有兩個門,靠北台壁設有木板長台,系操作場所,打水人運轉水輪的地方。操作台前面有一組提水機械:由升水下輪、升水下壺、升水上輪、升水下壺、河車以及天河組成。轉動河車把水由升水下輪(筒車)逐級提升灌入到天河(受水槽)中。在這組提水機械的東側,有一組「銅壺滴漏」式的裝置:在一個木架上設兩個方水槽,高的是天池,低的是平水壺。平水壺有泄水管,使平水壺經常保持一定的水位。平水壺下邊的出水口就可以保持恆定的水量。平水壺之西,有一座直徑11尺的樞輪,它是全台機械結構的原動輪,由水來推動。那是一個由36個水斗和鉤狀撥子組成的水輪。樞輪頂部附設一組杠桿裝置,相當於鍾表裡的「擒縱器」(俗稱「卡子」)。它和公元17世紀歐洲的錨狀擒縱器非常相似,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
樞輪下面有退水壺,退水壺上有水管與升水下壺相通。這樣周而復始,水流循環一周,泄水槽就又成為水源了。當樞輪水斗注滿一斗的時候,它的重量使樞叉失去平衡。這時格叉又向下傾,樞叉向上仰起。樞輪的鐵撥子撥開關舌,拉動了天衡,是天關向上開啟。樞輪向下轉動一斗,天關又隨即下落。由於左右天鎖的擒縱和抵拒作用,使樞輪只轉動一個水斗。樞輪轉動的速度是由漏壺的流量決定的,由一套擒縱器加以控制。擱下天文方面的功能不講,單是計時方面,一天一夜的誤差只有一秒,相當精確。
蘇頌在《新儀象法要》中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只寫出天輪和撥牙機輪各具有600個齒,餘下的齒數都未寫明。也許是為了技術機密吧?我想,當時這樣大的儀器擺在都城裡,不但方便報時,而且是別具一格的城市景觀。如能保存至今,那麼蘇頌的大名不會在發明活字印刷的畢升之下呢。
三、矯大羽其人
如果說蘇頌是重新被認知的古代著名科學家,矯大羽則是讓我們認識蘇頌這位世界鍾表之父的當代傳奇鍾表家。
1965年,19歲的矯大羽還是蘇州開關廠的青年工人,他第一個設計製作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像章後刻有「大羽」字樣。現在該像章已是收藏珍品,難以尋覓。1970年他手工製作了一塊手錶,又成了第一個「蘇州製造」,並由此催生了蘇州手錶廠。1980年他攜妻女移居香港,為了升級,他從手錶商那裡領回300萬個零件,夫妻加上一個幫工終於組裝成50萬只手錶,准時交給廠家。廠方非常吃驚,以為他們有一雙神手!而且他從不名一文一下子擁有了60萬元家資,更在香港傳為奇人。創造的熱情尤使他勤奮不已,從此,每年一塊「慢功細活」的「陀飛輪」表在他手下誕生。從1990年到2004年,矯大羽共造出15隻「陀飛輪」腕錶。2003年12月31日,瑞士發給他專利證書,確認了「天儀飛輪」為世界第一發明。矯大羽也因此獲得「陀飛輪」的雅號。瑞士同行這樣稱呼他,是因為「陀飛輪」是鍾表工藝中最為精密的一個部件,是機械製造者最大的技術挑戰,在鍾表界享有很難逾越的尊崇地位。
從1991年起,矯大羽每年都赴瑞士巴塞爾國際鍾表展,那是一個具有鍾表界「 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盛會,每年他都推出至少一款自己的新作品,每年參展他都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人物。你說是欲擒故縱也好,你說是敝帚自珍也罷,矯大羽的確與眾不同,不管怎樣,「只展不賣」已成為矯大羽最獨特的LOGO(標志)。
2001年,矯大羽在赴巴塞爾鍾表博覽會時,得到中國鍾表協會的大力支持,他在博覽會上打出橫幅,落落大方地在世界鍾錶王國里宣稱是中國人發明了鍾表。當時,雖然有人提出異議,但當他出示了有關研究資料後,對方啞口無言。因為,連瑞士鍾表最權威的《百達翡麗》刊物也明確無誤地承認是中國人發明了鍾表。2002年,中央電視台《人物》欄目為他拍攝了長達30分鍾的專題,他再次侃侃而談自己的這一觀點。他說中國古代的日晷、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只能算計時器,只有蘇頌在1090年製造的水運儀象台不但計時准確,而且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才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是鍾表與計時器的根本區別。他還在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一本書中找到一句話:「蘇頌把鍾表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6個世紀,比方和斐(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鍾表的發明人)先行7個半世紀。」
四、今天的驕傲
有人不無嘲諷地說:開封人常常沉醉在歷史的驕傲里。仔細想想,我們今天的成就無論如何也不能與歷史的輝煌相比。個中原因多多,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其實,歷史的驕傲不是資本,不是護著面子的臉譜。它應該成為一種激勵,一種動力和是一種鞭策。從蘇頌到矯大羽,發明創造總是體現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種敢為人先的氣概。假如重建一座仿宋水運儀象台,作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築,或者置於旅遊景點中,再塑蘇頌高大塑像一尊。我想,那嘀達嘀達的鍾聲一定更像一種叮嚀,催人奮進!

H. 時間單位是誰發明的,一小時,一分鍾,一秒

古代中國的時間制度,與對時間的認識過程和定時器的使用有關。古中國的計時單位是年、月、日、時、刻,時和刻是一日中的基本單位,時是指時辰,刻是漏壺的箭尺上的分度。古代中國早期對一日時段的劃分並不統一,即使在西漢之後,仍並行著3種時制,即十時制的更點制度、十二時制及漏刻制,且各朝代的時刻劃分也有所不同,其中,更點制只用在夜間的記時。下面就十二時制、漏刻制與其變遷做一探究與考證。
</FONT>下載 (40.01 KB)
[轉帖]中國古代的時間記錄制度
2009-5-6 11:56 唐代以前,十二時制的最小單位就已經精確到相當於今天的10分鍾
十二時制(唐代時辰制已經細分精確到相當於今天的10分鍾)
古人很早就發現日月星辰等天象的運動和時間有某種聯系,掌握天象運行的規律,觀測日月的方位,了解星辰的擺陣,便可向天問時。十二時制源自古人觀察太陽所在的方位來決定時刻。

所謂「方位」,就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天文歷算學家為了研究的需要,把天穹以北極為中心劃分的十二方位,分別以十二辰表示,認為太陽每晝夜繞北極旋轉一周,依次經過天穹上的十二個方位,因而這十二辰便成為劃分一日時段的單位,以太陽所經天穹的方位來計時。

這十二辰也等同於後來渾天論者把天球沿天赤道劃分的十二等分的天區,稱為十二星次,其計時方式從原先稱日加某方位或時加某方位(例如日加卯或時加卯),最後簡稱某時(卯時),這種計時方式最早出現在西漢時的文獻,如《周髀算經》言日加酉之時、日加卯之時;《漢書·翼奉傳》言日加申,又言時加卯;而《吳越春秋》亦雲「今日甲子,時加於巳」,至《南齊書·天文志》始有子時、丑時、亥時等十二時辰的時稱。

為了提高測量精確性,後來更精細的二十四方位制也用來表示時間,尤其是在南北朝時經常使用。如《晉書·律歷志》記載黃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乃描述月食時間在二十三點左右,且日、月所在方位相對。又如《隋書·律歷志》記載北齊後主武平「六月戊申朔,太陽虧……至日食,乃於卯甲之間。」即說明日食在五至六點之間。

唐代以前使用的十二時辰或十二方位,為了記載的更詳細准確,又把它劃分為更細的單位,把一時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稱來表示。其後又把每個1/4等分,以強弱的名稱區分為3等分,因此一時辰可細分為12個分單位,其中每個分單位等於現今的10分鍾。其計時的劃分方法,在《晉書·律歷志》景初歷的記載較為詳細。

例如《隋書·律歷志》記載「見行歷九月十六日庚子,月行在胃四度,時加丑,月在未半強上,食十分之三半強,虧起正東」,預測月食發生時間是在時加丑,月在未半強上,就是凌晨2點10分至20分(02:10 ~ 02:20)之間。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己未,依歷月行在室七度,時加戌,月在辰太強上,食十五分之十二半弱,虧起西北」,則預測月食發生時間是在時加戌、月在辰太強上,即晚間8點40分至50 分(20:40 ~ 20:50)之間。

漏刻制
《隋書·天文志》:「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其法,總以百刻,分於晝夜。」這段話是描述古中國的漏刻計時制度。漏刻,是古中國的水鍾,以水量的變化來計量時間,自周朝以來,歷代都設有專職機構負責管理與開發,民間應用也相當普及,是古中國最重要而普遍的定時器。

漏刻的計時單位是刻,是在用竹或木製成的指示水深的箭尺上,於對應一個晝夜升降的長度內分劃為100個間距,每個間距就是1刻。箭尺下端固定在浮舟上隨水面升降,利用箭壺水位的等速變化,觀測箭壺上箭尺顯示的刻度來計量時間。在形制上主要有下漏(泄水型)、浮漏(受水型)及秤漏(權衡型)。主要的發展順序是單壺泄水型沉箭漏、單級受水型浮箭漏、二級補償式浮箭漏、三級補償式浮箭漏、秤漏、四級補償式浮箭漏、以及漫流式浮箭漏。

因漏刻制早就與夜間的更點制結合,古人把漏刻分晝漏和夜漏兩種。因為不同季節晝夜長短不等,即在冬夏之間,晝夜漏都隨節氣的變化而有增損,所以全年不能僅以單一箭尺來測量時間。自古一般以使用41支箭或48支箭為多,而使用箭尺數目和漏刻本身的精確度與其所在的緯度有關。因此,漏刻計時制度主要在解決晝漏和夜漏刻度的分配與箭尺的更換問題。

在實用上,不同季節晝夜時刻的分界點是經過具體測量日出與日落時刻而制定的,古人定「日出前二刻半而明(旦),既沒後二刻半乃昏」,以昏為入夜,旦是晝的開始。因此從昏至旦的刻數是夜漏刻數,百刻減夜漏刻數就是晝漏刻數,一般都以正午為起漏之時。例如在北緯36.5度地區,若1年用48支箭,則冬至時晝漏是四十刻。冬至之後,白晝漸長,晝夜漏都隨節氣變化而增損,並需每半個節氣(約7.7日)換一次箭尺,直到夏至,這時晝漏是六十刻。夏至之後,白晝漸短,晝夜漏都隨節氣變化而損增,直到冬至。 十二時制與百刻制的配合</SPAN>(隋代記載,百刻制已經細分精確到相當於今天的14秒多)
</FONT>漏刻也是古中國重要的天文計時儀器,因此十二時制與漏刻制的結合是必然的事。然而十二時與百刻之數並不成整數倍的關系,兩者的配合較為困難。自東漢以來,歷代都提出改革漏刻制的意見,改百刻為十二的倍數,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有實踐施行者,如新莽始建國元年至地皇四年(9年~23年),實施一百二十制有15年;梁武帝天監六年至大同十年(507年~543年),實施九十六制有36年;梁武帝大同十年至陳文帝天嘉年間(544年~560年代),實施一百零八制約有20年,但是時間都不長。

實踐證明改革百刻制的途徑不易行得通,只能從十二時制與百刻制的調合方面尋求配合。在實用上,漏刻制度中也把每刻細分成較小的刻度,自漢代到南北朝把每刻分為十分,因此不能提供十二時制與百刻制調合的條件。

隋《大業歷》(597年~618年)以來,十二時制與百刻制二者配合運用日益明顯,每刻細分的數目必是12的倍數,有每刻是二十四分或六十分,其中大都採用一刻是六十分。又因隋唐漏刻發展上已使用多級補償式浮箭漏,精度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提供一刻是六十分的客觀條件。

兩者配合的方法就是:「晝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晝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於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這是古法。」用法如隋《大業歷》在二十四節氣的日出日入時刻的記載,有卯八刻十九分和辰初刻五十分等。</p> 相當於現在的2個小時。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鍾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希望對你有幫助。 1960年以前,CIPM(國際計量大會)以地球自轉為基礎,定義以平均太陽日之86400分之一作為秒定義。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穩定度在10-8左右。
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穩定度約為10-9。
二十世世紀中葉,由於量子力學的發展,發展了諸如光譜超精細結構、鎂射及雷射、光磁共振(Optical Pumping)、分子束磁共振、分離震盪場等實驗及研究,使量子頻率標准取代以天體運動為標准之天體時而成為計時標准。1967年,CIPM定義秒是銫133原子(Cs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此秒定義一直維持至今。
秒定義可以以銫原子頻率標准器來實現,其穩定度依據各標准器的製造方法、維護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商用的銫頻率標准器HP-5071穩定度約在10-12左右,法國LPTF實驗室以絕對溫標10-6度的銫原子噴泉製成的原子鍾,穩定度約在10-16左右。

地球自轉一周不是24小時,24小時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共同結果!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
地球自轉一周(360度)時間為23小時56分04秒,比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為一日計24小時」少一點。人類自己感覺不到地球在自轉,故習慣於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稱之為一日。
一日劃分為24小時是古埃及人制定的。每小時又劃分為60分鍾,每分鍾又分為60秒。這樣一日就有24×60=86400秒。這些時、分、秒都成了時間單位。

I. 為什麼把1小時定義成現在這么長的時間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

咱中國古時是按十二個時辰來劃分一天的時長的.外國按24小時就按24小時吧.

J. 為什麼時間計量詞叫「小時」

小時是計量時間的名稱,而且它還是一個土洋結合的實踐的名稱。你們會問小時為什麼不叫大時呢?因為在古代的中國社會中,人們是有自己的計量時間的方法的。以半夜11點到凌晨一點作為子時,凌晨1點到3點作為丑時??以此類推。現今的一天中的24個小時,在古人的觀念中是以12個時辰來計量的,即二個小時為一個時辰。直到明朝萬曆年間,義大利的傳教士利馬竇把西洋鍾表傳入了中國:那是一大一小兩只精緻的自鳴鍾,是以現代的小時計算時間的。因此,那時候的人就有了大時和小時的稱謂和區分,即大時等於兩個小時。至於現在流行的計量時間的名稱都是叫做小時,就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

熱點內容
為什麼粒子有不同顏色 發布:2024-05-18 16:05:09 瀏覽:430
為什麼不喝水晚上也會尿頻 發布:2024-05-18 15:38:41 瀏覽:759
為什麼踩死的蟑螂第二天找不到了 發布:2024-05-18 15:37:39 瀏覽:360
男人為什麼沒骨頭 發布:2024-05-18 15:24:39 瀏覽:31
同一網路為什麼找不到其他電腦 發布:2024-05-18 15:22:56 瀏覽:661
按摩手指上為什麼不能帶東西 發布:2024-05-18 14:46:12 瀏覽:614
為什麼小寶貝喜歡晚上起來玩 發布:2024-05-18 14:46:04 瀏覽:881
紫薯粥顏色為什麼是綠色的 發布:2024-05-18 14:25:53 瀏覽:713
醜男為什麼找不到對象 發布:2024-05-18 14:06:14 瀏覽:907
為什麼微信收款聲音很小聽歌聲音很大 發布:2024-05-18 14:00:07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