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白天張開晚上閉攏是為什麼
⑴ 牽牛花在白天開花晚上合攏,是生物的什麼現象
生物休眠現象,就像我們晚上睡覺要閉上眼睛一樣,以下是理論上的說法:
達爾文
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人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一百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長行為的過程中,曾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一些積滿露水的葉片,因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運動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運動的葉片容易受傷。後來他又用人為的方法把葉片固定住,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達爾文雖然無法直接測量葉片的溫度,但他斷定,葉片的睡眠運動對植物生長極有好處,也許主要是為了保護葉片,抵禦夜晚的寒冷。
月光理論
最初,解釋植物睡眠運動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提出這個論點的科學家認為,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盡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幹擾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機制,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然而,使人們迷惑不解的是,為什麼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犯困」?這一點用「月光理論」是無法解釋清楚的。
由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壓變化引起
後來科學家又發現,有些植物的睡眠運動並不受溫度和光強度的控制,而是由於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壓變化引起的。如合歡樹、酢漿草、紅三葉草等,通過葉子在夜間的閉合,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合歡樹,葉子不僅僅在夜間關閉、睡眠,當遭遇大風大雨時也會逐漸合攏,以防柔嫩的葉片受到摧殘。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恩瑞特
科學家們提出一個又一個觀點,但是未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正當他們感到困惑的時候,美國科學家恩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他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總比垂直方向(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認為,正是這僅僅1℃的微小差異,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不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相比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
植物的午睡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有關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現象:植物竟能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植物午睡的時間,大約在中午11時至下午2時。此時,葉子的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明顯降低。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種現象?科學家認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於大氣環境的乾燥、炎熱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為的是減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環境中生存下來。
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滿意!
⑵ 牽牛花為什麼白天開晚上合攏
1、牽牛花早上開放,因為早上空氣濕潤,陽光柔和適合開放,而晚上閉合,因為陽光落下,且夜晚氣溫過低,所以花朵閉合。
2、對牽牛花來說,開花既需要陽光,又害怕過強的陽光,而早晨的空氣比較濕潤,陽光比較柔和,這樣的外界環境對於牽牛花最為適宜。
3、這時,牽牛花花瓣內側的上表皮細胞,比下花瓣外側的表皮細胞生長得快,於是花瓣向外彎曲,這樣,花就開了。然而到了中午,陽光強烈,空氣乾燥,嬌嫩的牽牛花花朵不得不因缺少水分而萎謝了。
4、牽牛花順應性較強,喜陽光充足,亦可耐半遮蔭。喜暖和涼快,亦可耐暑熱高溫,但不耐寒,怕霜凍。喜肥美疏鬆土堆,能耐水濕和乾旱,較耐鹽鹼。種子發芽適合溫度18-23℃,幼苗在10℃以上氣溫即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