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晚上容易發燒為什麼
『壹』 每到晚上身體會發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你好
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循環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
把冰冷的四肢泡在冷水中泡到不覺得水冷時,再起身擦乾,放進被窩或衣服口袋,幾分鍾內就會回暖,效果相當快。
當然,這只是暫時解決。
要徹底解決還需要使用補養葯,要補氣養血的需要鹿茸、肉桂、高麗參、紫河車、附子、人參、蓯蓉、補骨脂、菟絲子、熟地、當歸、阿膠、枸杞、龜膠等,都是常使用的葯材,在煎煮時,可以和雞、鴨、羊肉,鰻魚、土虱一起燉煮滋補與美味兼收。
使用葯酒炮製的方法,也對某些症狀可行,像一些四肢麻木、骨頭經常容易酸痛的病患,吳勝賢建議,不妨拿高粱酒、米酒、或是米酒頭,將中葯切成細片或是磨成粗粉放入,以八比二的比例,浸泡其中,大約2個月左右便可飲用。這類葯酒,可以用每天小飲2次的方式飲用。
此外,如果本身脾胃較弱,則可將各種處方先煎煮後,再去掉渣汁,讓它變成膏狀後,再加上冰糖,每天晚上以溫開水化開後,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樣,服一湯匙。這種方式,對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差的人最適合。
『貳』 每天晚上有規律發燒是怎麼回事
出現每天晚上發燒的情況,首先是因為人體有體溫的變化,比如在傍晚5-7點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體溫的升高,這個時候體溫要比白天稍微高一些,所以出現發燒的症狀,往往在晚上更容易表現出來。
另外,肯定有一些導致發生的病因持續性存在,比較常見的是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發燒,比如細菌性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出現感冒或者肺炎、支氣管炎,都有可能會導致晚上發燒的症狀出現。
還有非感染性因素,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或者惡性腫瘤,也有可能會導致每天晚上發燒,因為在晚上的時候,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往往不如白天強,調節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在晚上更容易出現發燒的情況。
在白天的時候,除了抵抗力比較強之外,調節活動也比較強,肝臟、腎臟的解毒功能也比較強,所以不太容易出現發燒的表現。
『叄』 為什麼疾病多數在晚上發燒請中醫
夜屬陰,體外寒邪入侵人體,發燒是身體自然反應。適合用解表發汗葯。
『肆』 為什麼晚上容易發燒,造成發燒有哪些因素
小兒晚上發燒多數都是積食時間較長,脾氣壅滯,耗傷人體陰液,導致陰陽失調,形成陰虛內熱。
『伍』 每到晚上就發高燒是怎麼回事
發熱時人體正氣與病邪抗爭的保護性反應,是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症狀。祖國醫學屬「溫病」和「傷寒陽症」范疇。
現代醫學認為,發熱是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傳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統或免疫性疾病,產熱過多,散熱過少或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失常所致。
傳統醫學審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溫解表,清熱解毒,使溫降熱退病治癒。
1:處方:生石膏30克,板藍根、大青葉各1克,柴胡、僵蠶各9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兩次
療效:用葯1-2劑,有效率達98%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黃5克,麻黃3克,桂枝2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
療效:用葯後6-12小時,退熱有效率達100%
『陸』 為什麼一到晚上就發燒
不像是結核。結核一般都是下午才開始發燒。你白天也燒應該是哪裡有炎症,晚上抵抗力低燒得高很正常。
『柒』 白天體溫正常,夜間發熱是為什麼
你好,當夜間出現盜汗症狀時,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必要時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葯,隨意進補,以免引起不良後果。有些疾病如結核病、心內膜炎或惡性腫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現夜間盜汗的情況;此外,內分泌失調,如有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以及有情緒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間大量流汗。
中醫觀點來看,夜間盜汗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陰虛火旺的盜汗,五心煩熱,宜滋陰降火,用之以當歸六黃湯加減方,但仍建議由中醫師鑒別診斷後,再服葯改善。
『捌』 為什麼傍晚愛發燒
病情分析:
一般來說,小兒最好多見的發熱時間就是下午和晚上為多的
指導意見:
這個用中醫的原理很好解釋的,中醫認為小兒體質偏於陽盛,,下午時間按陰陽分類也屬於陽,所以容易出現發熱..
當然了西醫認為可能是由於本身的上呼吸道炎症根本沒有控制住有關的,關用退熱葯是無效的
『玖』 晚上就會發燒。白天就沒事了。
中醫上有一種發熱叫陰虛發熱,每次發燒有規律,多發生於午後或晚上上半夜,上午不會發燒!家長會感覺無故低燒,不管它,自己也會退去。
陰虛是什麼呢?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相互依存,維持著動態平衡。如果陰陽的這種平衡受到破壞,陰陽的某一方出現偏盛或偏衰,人就會發生疾病。打個比方,陰表現為水,陽則表現為火,當身體內的水少了,相對水而言,火就多了,這是火,是虛火,就是我們常說的陰虛內熱。
怎麼判斷孩子陰虛呢?
1、臉頰潮紅,形體廋弱,嘴唇會很紅,有眼袋,陰虛體質大多是吃肉吃出來的。
2、孩子好動,風一吹就感冒,不斷感冒,一感冒嗓子就腫。
3、孩子愛心煩,耐性差,脾氣急躁往往好動。因為他們體內的熱太多了,所以控制不住自己
4、盜汗,睡覺不踏實,翻來覆去。
5、舌頭的顏色比較紅,舌頭上苔薄或沒有苔,顏色是紅的。而且舌苔分布不均、舌質偏紅,或者地圖舌,絕大多數是陰虛引起的。
陰虛發熱怎麼治呢?
陰虛發熱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個病證,特別是在孩子出現高燒退後,因身體津液虧虛,陰虛內熱更加突出,而出現有規律的持續低燒。
我們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是不應該去火的,而應去滋補津液,將陰補起來,達到陰陽平衡。中醫小兒推拿效果非常好,主要採用滋陰清熱的方法,而且還有一個獨穴療法,揉二馬穴,以愈為度。
揉二馬可滋補陰液、壯水制火
清補脾可健脾和胃、增進飲食
清天河水可清心除煩,以退虛熱
揉湧泉引熱下行,以清虛火
久熱不退者+分手陰陽
一次推拿大約30分鍾左右。如果不會小兒推拿手法,可以私信我輸入陰虛手法,供參考視頻。
如果使用滋陰類中葯,常用的有沙參、麥冬、生地、天花粉、青蒿、玉竹、地骨皮等。對體質虛弱的寶寶可西洋參煎水服,西洋參既能滋陰,又能補益氣血,有利於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