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手機正面硬剛蘋果
① 如何看待華為mate50硬剛蘋果
隨著國產智能手機的發展,類似「華為正面硬剛蘋果」等標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從第三方機構的分析看,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的佔比仍低於蘋果,部分技術與蘋果仍有差距。
事實上,早在發布會之前的爆料期,華為Mate 50系列與iPhone 14系列就已經「隔空對標」,從新機配色、到衛星通信,再到影像升級,每一次兩大旗艦的新爆料總能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外界廣泛討論。
毫無疑問,華為Mate 50系列與iPhone 14系列備受關注的背後,其實是華為和蘋果創新實力和引領手機行業發展的能力比拼。
簡評:
華為Mate50和蘋果iPhone14發布時間正好撞上,雖然很多廠商都會和iPhone做對比,但貌似從沒有過敢和iPhone系列同期發布的。華為應該是國產廠商第一個,足以看出華為的底氣和實力。
② 華為將發布「向上捅破天」的新技術!這是要搶走iPhone 14的風頭
iPhone 14的風頭?目前來說,由於華為這兩年晶元被制裁,硬鋼蘋果14還是有點困難的,今年如果華為有發布了MATE50系列,也只有華為MATE50PRO可以跟蘋果14硬鋼了,除了晶元其他都能硬剛蘋果14。
總結:從華為Mate 50系列和蘋果14系列的差異簡單對比來看,影響最大的其實還是處理器部分,華為這次用的驍龍778G和驍龍8晶元,在蘋果A15和A16面前真的沒有任何勝算,而且更要命的是驍龍8這個晶元在這種天氣下,日常使用的體驗都不能保障,廣受消費者的詬病,驍龍8的手機賣得越多,對品牌的負面影響會更大,這對於華為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坑。
③ 蘋果靈動島是偽創新,華為性能甩蘋果幾條街,如何看待此評論
當年華為高端旗艦手機硬剛蘋果正面,性能甩蘋果好幾條街?從這句就知道他是一個胡說八道博眼球
的!在不懂的領域打嘴炮!
蘋果這么差勁還能甩國產手機幾條街,我們是不是更該反思一下?羅永浩和這個任澤平都知道「罵蘋
果」就可以火,就可以有流量,自己就可以有人氣,就可以賺錢。
抄襲個外觀抄襲個功能,讓人感覺蘋果也就這樣呀,但是到了華為這種程度,華為的人也不得不感慨蘋果真的很厲害。最後差距還是很大,學蘋果的研發戰略思路是學易筋經,對自己的整個研發系統的洗經伐髓,這才是真正的強大之路。
④ 華為Mate50系列發布會籌備中,這款機型與蘋果14比有哪些優勢
隨著如今生活質量的提高,手機行業的競爭也就越發猛烈。想要在同行裡面脫穎而出,手機行業就要做到符合消費者的要求。現在的消費者不僅注重手機質量,現在也對手機的外觀質感的追求也開始變得注重了。自從小米MIX開發了全面屏,從此全面屏的時代來臨。現如今消費者們不僅追求手機的性能,對拍照的要求也不低,以及顏值也不可以太丑。現在的手機市場主要分布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高端機,擁有高級的晶元,流暢的體驗,通常被稱為高價高配。第二是中端機,終端機一般主打性價比,擁有低價高配,但由於價錢的不足,雖然晶元好,但會對其他地方做出取捨。之後就是低端機的,通常是低價低配。
⑤ 官宣!華為Mate40即將問世,正面「硬剛」蘋果誰的勝算大
慢慢的、慢慢的傳來一個引起人們熱議的消息,那就是華為的Mate40系列手機即將開啟新品發布會,時間就在10月22日的晚上八點。細心點你就會發現華為發布會就在蘋果發布iPhone 12之後不久,就馬上開始舉行這場重磅發布會!從官方的海報上我們只能看到一個類似「八邊形」的後置攝像頭恍惚可見,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並且最近幾天網上屢屢傳出了關於華為Mate40系列的相關圖片,只不過可見度極少,無法真實看清其本來面目。據悉這次華為Mate40的起售價大約為4499元,同隔壁的蘋果相比確實更有吸引力。為什麼這么說呢?
華為Mate40就有很多值得大家期待的地方,不管是晶元還是系統都給華為Mate40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華為本身面臨的難題——美國的打壓,更加使得華為Mate40的關注度超乎所有,甚至就連P40也得在華為Mate40的面前俯身讓路,一切焦點幾乎都集中在了華為Mate40身上。
這次發布的新品依然是四款類型: 6.5英寸的Mate40,6.76英寸的Mate40 Pro,6.76英寸的Mate40 Pro Plus,以及6.76英寸的Mate40 RS保時捷設計款 。四款設計幾乎和某果相同,看來也是有著不少的小心思的。關於顏值這些我們就不說了直接上圖,下面來了解一些我們最關注點吧!
首先當然是晶元了,採用的是麒麟晶元9000,不過在高配和低配上也是有所差異的,因為美國的斷供導致了華為一度傳出內需緊張的消息。在自主生產上面特別是Mate40晶元上遇到不小不的困難,很多人因此更加期待這一次新品將會搭載什麼晶元進去。
據悉標准版的搭載的是降頻版的是7nm的工藝麒麟9000E,而Pro版及以上的高配版都是搭載的是5nm工藝製成的麒麟9000。跟上一代的相比貌似在性能上提升不少,跑分也足夠美麗,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這款晶元在全球都是上乘的,在性能方面完全不遜色於蘋果,不過大家擔心的就是供應問題,畢竟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除開晶元每一次華為新品發布萬眾期待的就是它的黑 科技 了,去年的Mate30系列的AI技術還是很驚艷的。這次的攝像頭的設計感覺上就是為了在交互體驗上帶來更豐富的使用場景,能拍好照且更加智能。另外此次華為Mate40系列的交互系統會從識別率以及操作邏輯上進一步升級,用戶可實現隔空播放和暫停音樂、隔空切換下一首歌曲、隔空增加手機音量。相信還有的要等正式上映了之後才清楚,看來還是有所隱藏的。
最後來看看網上流出的預售價: 預計售價:
華為Mate40:4499元起;
華為Mate40 Pro:6499元起;
華為Mate40 Pro Plus:7999元起;
華為Mate40 Pro RS:12999元起;
暗自較勁
另外等華為上線自然免不了跟蘋果一較高下,畢竟兩家都在十月份先後開啟發布會,這兩大巨頭勢必會展開一場激烈的用戶爭奪戰。華為這幾年一直都是主打M系列和P系列的高端機,去年售出4400多萬台,特別是高端機型出貨量合計2875萬台,僅次於蘋果、三星。但是在這樣冉冉升起的時候,卻遇到了晶元等零件被斷供的窘境,勢必會讓華為對手機新品的規劃有所改道。
同蘋果相比今年的蘋果反而更被一些調研機構看好,因為隨著疫情的緩解和首款5G手機的噱頭,蘋果12的預售量已經十分可觀了。隨著蘋果和華為的相繼推出的新品,接下來手機市場的消費熱情應該會被提升到一個頂點。
並且國產手機在默默之間已經在全球占據了不少的市場份額,而華為則是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市場份額佔比最大的就是華為、三星,其次是蘋果,然後是小米、OPPO、vivo、聯想。
如今華為Mate40來襲想必也會引發一陣熱潮吧,其實華為除了自身發展得不錯外旗下的很多產品、公司在相關行業也是做得風生水起。像榮耀子公司也是手機行業最為重要的一環,很多親民機型收獲不少消費大眾喜歡。而且前段時間榮耀生態的清易吸塵器更是以黑馬之勢打入了國內吸塵器市場,在眾多外資品牌相繼發力時候拿下了不少的熱度和關注。
作為國產吸塵器榮耀清易表現不俗,先後登上德國IFA大會、時代廣場、華為開發者大會、榮耀新品發布會,為其造勢不少,更讓很多人看到了在家居清潔領域榮耀清易的創新。畢竟我們國內在智慧清潔這一塊還是很薄弱的,這次榮耀清易的進場相比會讓國產引入不少的新鮮血液。
話說回來如今蘋果華為相繼召開發布會,各種免不了兩家較勁和兩邊粉絲較勁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前幾天蘋果預售官網直接崩潰,京東等電商平台被秒光,說好的支持國產呢? 此前那麼多說在抵制蘋果,各種的不屑的人群,彷彿在前幾天被狠狠的打臉了一番。各種緣由確實值得我們回味,究竟是誰說的支持國產呢?當然蘋果本身確實優秀這毋庸置疑,只是當新聞消息傳出蘋果預售官網癱瘓時,不知道曾經的那份堅持又是在說給誰聽?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
⑥ 為什麼只有華為可以對抗蘋果
親 華為跟蘋果兩家巨頭公司主打業務完全不是一種類型,華為主打的通信,華為手機只是華為順手做出來的。完全沒有比較的意義呀
⑦ 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競爭為什麼能占上風
華為和蘋果手機競爭哪裡占上風了?明明是蘋果手機的銷售額遠超於華為呀,蘋果手機的利潤多大呀,人家的創新你是華為是無法超越的。人的系統都是自己做的,你的系統是搞得別人,谷歌的。而且你的,CPU說是自己造的,其實是買的am的專利。華為和蘋果競爭還差得老遠呢。誰告訴你占上風的,他只不過在安卓的競爭中佔了上風。
⑧ 華為mate50硬剛iPhone14:到底有沒有戲
華為mate50已經正式發布,Iphone14也是即將迎來發布會,可以想像在未來的高端手機市場,這兩部手機之間的明爭暗鬥絕對是重頭戲,不過因為受到制裁的影響,如今的華為已不再像曾經那般耀眼,因此很多人都擔心華為沒有能力應該iphone,此前或許我有些擔心,但是華為mate50發布之後我就完全不擔心了,這次兩者之間的比拼絕對有戲。
不可否認蘋果依舊是如今綜合性能最好的手機,但是華為與其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華為的品牌效應也已經絲毫不弱於蘋果,蘋果手機在廣大用戶中的優越感已經逐漸消失,甚至在未來華為還有可能會實現反超,可以想像這一次華為與iPhone的比拼一定會是勢均力敵,接下來就讓我們靜靜的期待兩大王牌手機廠商之間的殊死搏鬥吧。
⑨ 華為Mate50系列搭載了哪些黑科技能硬剛蘋果嗎
華為Mate50系列搭載了如下的黑科技,能夠硬剛蘋果。
一、華為昆侖玻璃
華為的XMAGE影像技術獨樹一幟,Mate50系列的主攝都增加了可變光圈技術,在專業模式下,擁有10級的光圈可調,景深和虛化的范圍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動模式也有四級光圈可調,再加上主攝的5000萬F1.4 RYYB感應器,大大提高了手機的成像性能。
⑩ 如何看待國產手機Mate50硬剛蘋果呢,大家覺得可以剛過嗎
一、Mate系列的內核到底是什麼,品質、科技、能力、影像、大屏、長續航等等。這些東西共同構築而成的,產品信任感和認可度。 而這種信任感和認可度的關鍵,並不在於參數突破,而在於可感知的體驗提升。 8+是一個很重要的點,這個點不在於性能,在於功耗控制和續航能力提升,這是Mate系列這么多 年一個非常重要的標簽,也是Mate系列核心用戶的關鍵點。
長續航和低發熱的本質是產品的可持續使用能力和日常品質感知的關鍵一環,對於非數碼愛好者來 說,他們不會關注續航和發熱背後的理由,他們更在乎的是他們的實際感知,所以我們看到,驍龍 788G這顆數碼愛好者眼裡不值一提的晶元成為常青樹和銷量擔當。 昆侖玻璃是另一個很重要的點,我看到有人說,我買手機難道是為了摔著玩兒的?
六、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Mate這樣的機子,使用周期一般是持續3年以上的,在更長的使用周期里,
各種偶然巧合下,摔手機幾乎是必然,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摔手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昆侖玻璃這個點,在線下我相信會成為Mate50系列一個非常關鍵的吸引點,要比大家想像中更重
要。
低電量下的應急模式,我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上地鐵的時候手機已經低電量了,下地鐵之前自動關
機了,然後無法掃碼出站了,而我又不習慣帶充電寶,然後尬住了。
我不得不去找人借充電寶充電開機,才能掃碼出站。
應急這個東西,平時不會有感知,但只要急了那麼一次,就真香了。
北斗通訊,這又是一個應急的東西,比如自然災害下的救援,這種事兒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遇不
到,但一旦遇到了,也許就是決定生死了。
Mate50上有很多的點,但這幾個點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為什麼?
因為我們在Mate50上能夠深刻認識到,華為對於Mate的品質內核是有清醒認識的,這個東西和
iPhone 的科技與潮玩特點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