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必背篇目不一样
‘壹’ 2019年也就是明年的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到底是64还是72篇搞不懂啊
2019年高考仍然是旧课标的64篇。
2021年高考才是新课标的72篇(新课标是2018年才开始实行的)。
‘贰’ 苏教版语文高考每年规定的背诵篇目一样吗
现在江苏教材正实行新课程改革,每年高考规定的背诵篇目都要视每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来规定,但就目前教育教学情况而言,《使得西山宴游记》和《六国论》是要不背的,《逍遥游》是明确要求的。
《逍遥游》篇幅较长,但是第二、三段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滚瓜烂熟,其他段落可以挑重点句子背诵。
‘叁’ 高考必背篇目2020版跟2021版有什么区别嘛
这两者可能根据当年的高考必背篇目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据我所知应该差别不是太大。
建议还是选择当年的版本,会比较有保障,不过可以将2020版作为一个参考书目,这样也是可以的。
‘肆’ 今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变化啦吗
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去年考过的古诗词,但再往前的年份就有可能出现相同的,仅仅是有可能。因为一般高考会避免重复考,尤其是连着两年,但也可能有例外。
总之,需要背的也就那么些篇,实在背不过,常考的句子也就那么多句,多背几句也没坏处,至少心里踏实。
[高三作文]又见槐花开
‘伍’ 2020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文言文(30篇)
一、必修(8篇) ——2020年高考必考
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3.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4.师说 韩 愈
5.阿房宫赋 杜 牧
6.六国论 苏 洵
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8.赤壁赋 苏轼
二、选修I(10篇) ——2020年高考必考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
3.过秦论(上) 贾 谊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5.陈情表 李 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 潜
7.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9.石钟山记 苏 轼
10.登泰山记 姚 鼐
三、选修II(12篇)
1.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2.《老子》选段(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持而盈之;五色令人目盲;宠辱若惊;知人者智;天下莫柔弱于水;信言不美) 《老子》
3.《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 孟子
4.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
5.谏逐客书 李 斯
6.兰亭集序 王羲之
7.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8.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9.沧浪亭记 苏舜钦
10.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11.项脊轩志 归有光
12.卖柑者言 刘基
诗词曲(40首)——2020年高考必考
1.静女 《诗经》
2.无衣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 原
5.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6.短歌行 曹 操
7.归园田居(其一) 陶 潜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9.山居秋暝 王 维
10.蜀道难 李 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12.越中览古 李 白
13.将进酒 李 白
14.蜀相 杜 甫
15.客至 杜 甫
16.登高 杜 甫
17.登岳阳楼 杜 甫
18.石头城 刘禹锡
19.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20.李凭箜篌引 李 贺
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22.锦瑟 李商隐
2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 煜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25.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26.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 王安石
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28.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苏 轼
29.登快阁 黄庭坚
30.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31.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3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33.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34.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 游
35.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辛弃疾
3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38.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4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1.以上篇目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拟定。
2.2020年必考篇目共58篇,其中黑色字体的篇目是新课标没有的,教学时注意补上这些篇目。
‘陆’ 为什么高考背诵篇目高中的必背只有14篇 而其中初中的必背却有60几篇,初中的古诗文占比为何比高中的
高中14篇: 荀子《劝学》(3) 庄子《逍遥游》(5) 韩愈《师说》(3) 杜牧《阿房宫赋》(诗歌) 苏轼《赤壁赋》(2) 《诗经·卫风·氓》(2) 屈原《离骚》(2) 李白《蜀道难》(3)
‘柒’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什么
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以下文章:
1、《劝学》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诗经•氓》
7、《蜀道难》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锦瑟》李商隐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娇》苏轼
13、《永遇乐》辛弃疾
14、《离骚》(节选)屈原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
1、熟背如流
平时的复习中,要做到每一篇都能熟背如流。要达到这个要求,背诵时,要口、手、脑一起动。动口,读通读熟每个句子;动手,写一写难写的字词;动脑,想一想上下句、上下段之间的联系。
2、深度理解
最近两年,新课标默写题型以理解性默写为主,这就要求考生要深度理解背诵默写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内容、含义、作用、手法等等。
3、及时复习
“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再忘,”高考语文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遗忘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注意“及时复习”。
‘捌’ 高考必背篇目高中14篇是什么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
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1、《劝学》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
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玖’ 每年浙江高考必背古诗文都会变的吗
才高一呀,呵呵,用功哦,一般考纲是会变的,但主要的名篇名句是不会变的,多背些没坏处的,建议不要忘了初中的,高考也考初中的哦,另,多看些诗歌鉴赏吧,是个难点,祝你学习进步,不懂追问哦,还望采纳呀
‘拾’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篇目有哪些
一、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
3、《再别康桥》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
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二、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
1、《诗经》《氓》
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
5、《赤壁赋》
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
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三、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
1、《蜀道难》
2、《秋兴八首》(其一)
3、《咏怀古迹》(其三)
4、《登高》
5、《琵琶行》(并序)
6、《寡人之于国也》
7、《劝学》
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
10、《马嵬》(其二)
11、《师说》
四、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
9、《望海潮东南形胜》
10、《雨霖铃寒蝉凄切》
五、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
1、《归去来兮辞》(并序)
2、《滕王阁序》(第2、3段)
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高中必背古诗文十四篇
荀子《劝学》
庄子《逍遥游》
韩愈《师说》
杜牧《阿房宫赋》
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
李白《蜀道难》
杜甫《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
李商隐《锦瑟》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高中语文背诵技巧: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