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胖头鱼长得不一样
㈠ 花鲢鱼与大头鱼的区别
花鲢鱼与大头鱼没有区别。
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身体偏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花鲢是中国民间重要的淡水鱼鲤科的一种,生于各水系和湖泊中。
身体偏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自度。口亦宽大,稍上翘抄。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㈡ 胖头鱼是什么鱼呢
胖头鱼是花鲢。
俗称有很多,熊鱼、花鲢、黑鲢、黄鲢、松鱼、大头鱼,其中花鲢这个俗名流传最广,和白鲢并称鲢鳙,同属四大家鱼。胖头鱼生长极快,3龄的成鱼,体重就能达到8~10斤,在野外大型水域,体重可达到60~80斤左右。
胖头鱼的性情比较温顺,行动比较迟缓,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有洄游的习惯,主要以水中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水生昆虫为主,同时水中的浮游植物,如硅藻、蓝藻等,也是主食之一,在秋冬之际,为了补充脂肪应对过冬,也会以水中的小鱼虾为食。
名字来历
1、胖头鱼的胖头鱼的头部宽大,鱼口也比较宽,而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所以被称之为胖头鱼。
2、胖头鱼背部及体侧的上半部分发黑,有很多的不规则黑色斑点,看上去如同长着花斑,所以被称之为花鲢。
㈢ 胖头鱼与混子鱼区别
胖头鱼即花莲,混子鱼即草鱼
1、科属区别:花鲢和草鱼不同,就是因为二者的属不同。花鲢是鳙属的,草鱼是草鱼属的,充分说明了二者的差异。
2、头部区别:从外观特征来看,头部是重要的差异之一。花鲢的头部非常大,占身体很大一部分,而草鱼的头部则相对来说比较小。
3、颜色区别:颜色差异也是外观差异之一。花鲢的颜色暗,是淡黑的。草鱼的颜色淡,是茶黄的。且花鲢身体上还有不少暗的斑点,这个特征也是草鱼不具有的。
4、食物区别:花鲢和草鱼所吃的食物也有差异。由于花鲢是滤食鱼类,它们吃的基本都是浮游植物。但草鱼则不同,它们是典型的草食鱼,吃的是水中的藻类植物。同时,它们有时候还会吃动物,比如蚯蚓等。
5、生活水层区别:花鲢和草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花鲢喜欢在中层或者上层活动,而草鱼喜欢在中层或者下层活动。
6、别称区别:二者还各自有不同的名字。前者其它的称呼还有“大头鱼”、“麻鲢”等,后者其它的称呼还有“草鲩”以及“油鲩”等。
㈣ 大头鱼的雌雄怎么区分
大头鱼雌的,鱼肚相对大。
大头鱼分布水域很广,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清洁作用,一般鱼池、水库多于其它鱼类一起混养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鳙鱼的鳃毛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为主,有时鱼虫小虾也照吞不误。
形态特征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体长最大可达146厘米。
生长速度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可重达0.8至1公斤。成熟年龄与草鱼相同或稍早。初成熟个体重在大部分地区需10公斤以上,但在两广地区,通常不足10公斤的亲鱼也可产卵。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态条件大致与鲢鱼相同。
食用指南
1.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鳙鱼头大且头含脂肪,胶质较多,故胖头鱼还可烹制“砂锅鱼头”。
3.切鱼方法: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大头鱼食谱
胖头鱼炖豆腐
原料:胖头鱼、大豆腐、葱段、姜片、蒜末、干辣椒和香菜末;料酒、生抽、糖、醋、盐。
制法:
1.鱼洗净后切成几段,鱼头劈成两半,用料酒和盐拌匀腌制10至15分钟;豆腐切块。
2.锅热倒油,油温九成热时先煎鱼头,煎成金黄色时盛出,再煎其它鱼段。煎好后把鱼头再放回锅内。
3.放入料酒、生抽、葱姜蒜、干辣椒、糖醋盐,加水,倒入豆腐块(水要没过豆腐)。用大火烧开转中火炖。锅里汤剩下三分之一时,加香菜末出锅。
砂锅胖头鱼
原料:鳙鱼头1个,粉皮,青蒜,冬笋,冬菇,猪肥瘦肉,酱油,料酒,盐,味精,水淀粉,泡红椒,白糖,清汤,花生油。
制法:
1.粉皮泡好切成1厘米宽的长条。冬笋、冬菇、猪肥瘦肉切成片,青蒜切在段。
2.花生油烧沸,把鱼头用料酒抹一下,放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起,放入砂锅内。
3.油锅烧热,把肉片、冬笋、冬菇煸炒均匀,随下泡辣椒、酱油、料酒、白糖、清汤、盐,汤开后倒入砂锅内。
4、砂锅烧开后,盖好盖,移小火烧之,鱼头烧透后,把粉皮放入,略开片刻,放入味精,调好味,放进青蒜段,原砂锅上桌。
特点:汤浓味鲜,家常风味。
鳙鱼川芎白芷汤
配料:鳙鱼1条,川芎、白芷皆60克。
制法:鳙鱼去杂,洗净,川芎、白芷装入纱布袋,入锅炖熟时加调料。
鳙鱼头银耳汤
配料:鳙鱼头1个,银耳15克,味精、胡椒粉、姜丝。精盐、麻油适量。
制法:鳙鱼头剖开,银耳水发后去蒂,撕碎同,同入水锅中,烧沸后,加入姜丝,小火炖半小时,放精盐、味精、胡椒粉,浇麻油。
鳙鱼茼蒿汤
配料:鳙鱼1个,茼蒿200克,味精、胡椒粉、麻油、姜片、精盐适量。
制法:鳙鱼去杂,剖开。水400毫升,烧沸,放入鳙鱼、姜片、精盐,煮熟,放茼蒿,煮熟,放味精、胡椒粉,麻油。
黄酒鱼头
配料:鳙鱼头1个,葱50克,生姜15克,黄酒、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鳙鱼头去杂,剖开,葱打成白,生姜拍裂,同入大瓷碗中,加黄酒、水100毫升,上姜,隔水蒸熟。放精盐、味精、麻油。
㈤ 白鲢鱼就是胖头鱼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把白鲢鱼就当成是胖头鱼,这两种鱼看起来确实有一点点相似,但其实白鲢鱼并不是胖头鱼,这两种鱼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对于有些朋友一问白鲢鱼就是胖头鱼嘛,在这里小编可以确切的告诉大家,白鲢鱼不是胖头鱼,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通过介绍,我们得知白鲢鱼跟胖头鱼是有区别的,白鲢鱼不是胖头鱼,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购买来点鱼食,不要误以为就是胖头鱼哦,白鲢鱼和胖头鱼的做法也是有很多的,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来进行烹调,可以煲汤也可以红烧,都是非常不错的做法。
㈥ 为啥胖头鱼长得比较肥可是长得不大
鲢鱼目前在市场上有二种,一种是花鲢,一种就是大头了。相对来说,花鲢长得快一点。大头主要就是一个大头,小身,特别是1斤左右的,就只看得到头。相比价格来说,大头价格要高一点。主要是都以鱼头做菜。有些地方,鱼头的价格比鱼肉要高。但大头达到2斤以后,长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了。价格也是比花鲢要高的。有的专业养大头的,鱼苗都是2斤以上的。
㈦ 查干湖的胖头鱼和其他地方的胖头鱼长相上有区别吗
胖头鱼也叫鲢鱼。一般分花鲢、白鲢两种,头大的是花鲢,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胖头鱼,颜色有白有黑。头小的是白鲢,颜色就是白的。也有人叫胖头鱼。
㈧ 怎么区分胖头鱼跟鲢鱼
胖头鱼
开放分类: 鱼
鳙(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熊鱼,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rap 。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鳙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鳙肌肉的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质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无氮浸出物0.1-1.3克,热量69千卡,钙36毫克,磷187毫克,铁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鳙和鲢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鲢、鳙都是滤食浮游生物,但鲢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而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鱼类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们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显出差异。鲢含脂量比鳙高,而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鲢高。鳙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计有15种,其中8种为饱和酸,3种单烯酸,1种二烯酸,2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3-20之间。鱼体的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鳙的精华在于头。被日本棋界誉为“超一流棋手”的聂卫平,嗜食鱼头,一顿可吃5、6个。这既由于味美,也由于他认为鱼头可以补脑。鳙肉性味甘、温,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用鱼头入药可治风湿头痛,妇女头晕。其胆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加大剂量,则作用持久。由于鳙鱼胆有毒,降压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故临床上使用需要慎重。吞服鱼胆也会发生中毒现象,其症状与草鱼胆、鲤鱼胆相同。目前无特殊疗法,应引起注意;如无必要,不宜滥服鱼胆,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