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放在沙發上會猝死
⑴ 在沙發上睡覺有什麼害處
很多人喜歡躺在沙發上小憩或看電視,這種習慣很容易傷害脊柱或引發頸椎病。
(1)由於沙發比床接觸細菌的機會更多,沙發墊中的蟎蟲污染非常嚴重。人躺下時口鼻與細菌近距離接觸,容易引發過敏性疾病或皮膚病。
(2)沙發過於柔軟,人躺在上面時,會使脊柱呈彎曲狀態,讓人感到腰酸背痛。長期這樣會造成腰肌和骨質勞損,甚至影響頸椎的健康。
(3)有些人躺在沙發上時喜歡將頭枕於扶手上,這樣輕則容易落枕,重則會得頸椎病。
(4)沙發一般較為狹小,睡在上邊不能隨意輾轉反側,不僅調整不了椎骨小關節的輕微活動,還會使四肢和腰背保持固定的僵硬體態,容易引起脊柱病變。
溫馨小貼士
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骨質較軟,這一階段脊柱很容易變形,因此不宜睡沙發床。
⑵ 嬰兒猝死常見的幾個原因有哪些呢
對於嬰兒猝死這個話題比較沉重,但是不管怎麼沉重,我們都需要注意避開一些不良的行為,避免因為寶寶出現猝死而讓媽媽們傷心欲絕啊。
第一,嬰兒跟父母一起睡。
寶寶處於發育階段,各個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善,如果寶寶趴著睡,那麼是非常容易引起猝死的。經過相關部門的研究,寶寶趴著睡會導致肺部受到一定的擠壓,影響到寶寶的一個呼吸,所以建議寶寶們帶寶寶睡覺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趴著睡,如果寶寶趴著,要及時將寶寶翻過來,保持一個正確的睡姿,這樣的話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猝死的一個幾率的。
⑶ 如何避免新生兒猝死
一名7個半月大男嬰被父母抱著跑進華東醫院,大喊救命。「救救我孩子啊!」聲聲凄厲。稱男嬰捂被子超過1小時窒息。半個多小時後入院即宣告死亡,父母悲痛欲絕。
這個場景是每一對新生兒的父母做夢都不想見到的,也讓所有新生兒父母聽起來就心驚膽戰。
如無意外,這個孩子就是不幸死於嬰兒猝死綜合征。
嬰兒猝死綜合征,醫學正規名稱是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孩子生下來到滿一歲為止,是最為脆弱也是最為危險的12個月。每年光美國就有約3500個孩子突然意外死亡(Sudden Unexpected Infant Deaths,SUID),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嬰兒猝死綜合征,不明原因死亡、呼吸道被堵所致窒息死亡。而其中,嬰兒猝死綜合征佔了新生兒死亡的一半以上。
那什麼是嬰兒猝死綜合征呢?
醫學上的定義是一歲以內(0-12個月)的新生兒猝死,但即便經過屍檢,現場檢查或者病史回顧也找不到可供解釋的原因的死亡,就歸類於嬰兒猝死綜合征。高峰期出現在2-4個月。90%的嬰兒猝死綜合征出現在頭6個月以內。嬰兒猝死綜合征有個別稱叫做crib death(嬰兒床死亡),因為絕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睡眠時間。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嬰兒猝死綜合征呢?
很遺憾,目前為止,還不是很確切。盡管各國醫學工作者們試圖找出確切原因,但目前的結果只是提示這些孩子可能是有某些大腦的缺陷或者異常,心肺控制功能不完全。確切原因仍然是不知道的。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是,嬰兒猝死綜合征不是因為窒息引起的,不是因為疫苗接種引起的,不傳染,也不是因為父母忽視或者虐待引起的,不是因為嘔吐窒息引起的。嬰兒猝死綜合征無法完全避免,但是有途徑降低風險,盡量避免悲劇的發生。
2014年美國的統計數據是每10萬個存活新生兒死於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為38.7個,全年全美有超過1500個新生兒死於嬰兒猝死綜合征,占所有突然意外死亡的嬰兒數的44%。而1990年代初,這個數字為130.3/10萬人。
根據一項美國統計的嬰兒猝死綜合征發生率的數據,你可能會注意到1990年後,未知原因死亡的嬰兒數沒有什麼變化,事故或窒息死亡也變化不大(甚至輕度上升),但猝死綜合征的死亡率卻大幅下降,現在只有1990年代的1/3弱(數據來自美國疾控中心CDC)。
1990年後發生了什麼呢?
這一年美國全面推廣一項叫做「safe to sleep」(安全睡眠)的運動。宣傳教育新生兒父母讓孩子仰著睡。這一個簡單的舉措拯救了成千上萬的嬰兒。
為什麼這個簡單的舉措收效如此巨大呢?
因為嬰兒猝死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 第一個就是趴著睡覺。
2. 睡在軟的表面,比如成人用的軟床墊、沙發等。
3. 蓋著柔軟的毯子或者被子睡覺。或者嬰兒床上放有軟軟的絨毛玩具。
4. 睡覺時穿得太多,導致體溫過高。
5. 懷孕時媽媽吸煙,或者暴露於吸煙的環境。
6. 和大人同床睡覺,尤其是大人吸煙,或喝酒,或者過於疲勞,孩子蓋著被子或者毯子,床上不止一個大人,孩子小於14周,這些情況尤其危險。
怎樣做才能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呢?
美國兒科協會2016年10月再次更新了嬰兒猝死綜合征預防指南。
具體措施有:
1. 1歲之前,只要是睡覺,包括午睡,都要讓孩子仰著睡。側睡也不安全,不做建議。仰睡不會提高嗆奶或者吸入的風險。因為嬰兒的氣道有保護機能,除開極少數喉部解剖異常的病兒。也不建議抬高嬰兒床的頭部,因為不但沒有降低嗆奶的風險,反而可能導致孩子滑到下面影響呼吸。
2. 用堅實的床墊和床單。建議使用相對緊綳的嬰兒床床墊,和不會移動也不大不小的專用床單。最理想的狀態是床墊與床框之間只能插進兩個手指的寬度。孩子睡覺的時候,不要在床上放任何東西,包括玩具、枕頭、毯子、被子等。孩子應該穿上套手套腳的睡衣睡覺。
3. 建議和孩子同房間,但不要同床睡覺。最理想的是同房間1年,至少6個月。研究顯示這種方式能降低50%的嬰兒猝死綜合征風險。這種方式也能有效降低窒息、卡住的風險。嬰兒床應該靠近父母的床。餵奶的時候,可以把孩子抱到床上,但一旦媽媽有了睡意,就應該將孩子抱回小床。而且因為搖椅和沙發有極高的嬰兒猝死綜合征風險,如果媽媽有邊餵奶邊睡著的可能,也不要在沙發或者搖椅上餵奶。美國兒科協會一再在指南中強調父母不要與孩子同床睡覺,尤其是這些情況更是絕對不要同床:孩子3個月以內;父母一方是煙民;媽媽懷孕期間有吸煙;大人非常勞累的時候;大人有在服用葯物,或者飲酒;不是父母的任何人,包括兄姐;超過兩個大人;床墊過於柔軟;或者堆有柔軟的被子或者毯子。
4. 嬰兒床上不能有任何柔軟的東西,包括被子、毯子。嬰兒床周圍的保護墊也應該拆除。
5. 懷孕期間和產後,都不要讓孩子接觸到二手煙。
6. 懷孕期間和產後,媽媽都要避免飲酒和其他成癮葯物。
7. 因為母乳喂養能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風險,且對於孩子生長發育非常有利,建議母乳喂養。
8. 睡覺時候,可以考慮給孩子安慰奶嘴。應該在將孩子放進嬰兒床時給安慰奶嘴,如果睡著了掉了出來,不要再塞回去。安慰奶嘴絕對不要掛在脖子上或者夾在衣服上。母乳喂養的孩子應該延遲給孩子安慰奶嘴,直到孩子習慣了媽媽的乳頭,通常3-4周的時候就可以了。
9. 睡覺環境不要過熱。原則上,孩子睡覺穿的衣服只要比同室內的成人穿的多一層就好。父母應該檢查孩子,如果額頭出汗或者手腳很熱,就要減少衣服。
10. 孩子應該按時接種。
11. 不要使用任何自稱能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風險的商品,比如特殊的床墊。
12. 不要指望可以依賴嬰兒心肺監護器(美國的家庭很多新生兒父母都會在床墊下裝呼吸監護儀)。
13. 孩子醒的時候,在有成人監護的情況下,建議盡早讓孩子趴著玩,與他互動,有助於肢體發育,也能避免長期仰睡導致的頭骨變形。
⑷ 河南一男童從沙發摔下後進ICU,造成此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序言:小孩子正處於身心發育的階段,家長們一定要照看好自己家的孩子,有一位一歲半的河南男童從沙發上摔下來,竟然被摔進了ICU,因為男童摔下來的時候頭著地,所以說情況非常嚴重,那麼這也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看好孩子。
三、盡量不讓孩子一個人呆著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需要為孩子付出非常大的心血。相信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懂得這份恩情,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們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呆著。有些孩子喜歡亂竄,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家裡不能有一些鈍器或者是危險的物品,如果孩子不小心摸到的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⑸ 嬰兒睡眠:「同眠」不等於「同床」
家長們往往都很關心寶寶的睡眠質量問題,而忽視了嬰兒睡眠的安全問題。但顯然,睡眠的安全睡眠的質量更重要。必須首先保證新生兒能安全入睡,再考慮「更高級的」睡眠質量問題。
很多媽媽認為,同床睡餵奶更方便,也可以加強母嬰聯系。甚至有些媽媽認為,只有睡在她懷里,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嬰兒的安全。這些媽媽認為,哪怕是在她們睡著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警覺。中國媽媽們的這些想法,外國媽媽們也有,但是事實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關於母嬰要否同床的問題有很多爭議。盡管生理學和行為學研究提供了強烈的證據,表明同床睡更便於母乳喂養;盡管很多父母認為他們能夠在睡著的情況下保持警覺;但流行病學研究卻實實在在地發現,某些情況下同床睡的確會帶來危險。同床睡可能會增加這些風險:讓嬰兒過熱、呼吸困難和氣道阻塞,蒙住頭再呼吸(反復吸入呼出廢氣,出現低氧、血碳酸過多症等情況),暴露在二手煙下等;而這些全是新生兒猝死綜合征的危險因素。一個關於近年來11個研究的meta分析得出,和嬰兒同床睡新生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會增加2.88倍。
另外,成人的床並不是為嬰兒的安全設計的,這也額外增加了嬰兒意外受傷和死亡的風險,如窒息、被壓到、掉下床、陷入軟處或被子影響呼吸等 。嬰兒,尤其是不到3個月的和那些早產兒、低體重兒,同父母同睡一張床有極大的風險;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運動能力和肌肉強度發育還不成熟,很難逃脫潛在的威脅。近年來,美國官方越來越關注同床睡,因為有關危險的睡眠環境造成嬰兒猝死的報道越來越多,尤其是同床睡或在沙發、椅子上睡著的情況下造成的嬰兒猝死。在中國,類似的報道也屢屢見諸報端。
美國兒科學會2011年關於新生兒猝死綜合征的報告稱,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可以說哪種情況下的醫院或家庭的母嬰同床是安全的,任何宣稱可以讓母嬰同床變得「安全」的設備都不推薦。
以下這些情況同床睡尤其危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避免:
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吸煙(新生兒猝死風險是不同床的2.3~17.7倍);即使都不吸煙,但嬰兒小於3個月(風險是不同床的4.7~10.4倍);嬰兒被放在軟陷的表面上(風險是5.1~66.9倍);床上額外放置了一些軟的東西,如枕頭或者毛毯等(2.8~4.2倍);多人同床(5.4倍);父母喝了酒(1.66倍);和非父母的人同床(5.4倍)
嬰兒可以抱到床上餵奶或安撫(媽媽可以躺著餵奶,也可以讓寶寶在身邊熟睡,但前提是媽媽醒著的)。一旦父母准備睡覺,就應該把嬰兒放回到他們的小床或搖籃。
另外,因為夜裡在沙發或扶手椅上餵奶,母親特別容易睡著,會造成嬰兒猝死或意外窒息和陷入(致使呼吸不暢),所以要盡可能避免在沙發或扶手椅上餵奶。
隨著孩子長大,運動能力發展、肌肉強度增加,睡眠中猝死的危險會越來越小。但是具體到什麼時候可以同床睡,並沒有一個嚴格的界定。對於正常生產的健康寶寶,這樣的事故主要發生在月齡小的嬰兒身上,但是大點的孩子也不是絕對安全。
涉及到生命安全的問題比普通小病小傷、營養不良什麼的更加事關重大,稍有不慎——也許就在你睡眠中無意識的十幾秒——一個小生命就此消逝。盡管新生兒猝死發生幾率不高(1~2‰,主要發生在凌晨、睡眠中),盡管很多和父母同床的孩子都平安健康(謝天謝地),但是一旦出現事故,便是不可挽回的悲劇。這種傷痛是一個家庭難以承受的,也是我們社會不願意承受的。
把孩子放置在你觸手可及的、可以相互看到和聽到的、更加安全的、為嬰兒安全設計的小床或搖籃上,也能夠較為方便地抱起他來餵奶;也能夠看到聽到他的需求,很快作出反應。雖然損失了一點點方便,但換來的是更加安全的睡眠環境。為了安全而損失的方便,我認為是值得的,你說呢?
(作者:陳小舒)
⑹ 河南洛陽一男孩從沙發摔下致昏迷不醒,只是摔下沙發為何會釀成如此後果
小孩子都是蹦蹦跳跳的年紀,他們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在家裡平時玩耍的時候磕磕碰碰也非常地常見,一般的家長也不會太當做一回事,但是在河南洛陽,卻有一名6歲的男孩子從沙發上摔下了地板上,當時孩子就說非常困,想上床睡覺,誰知道睡了一下就開始嘔吐,等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成了重度昏迷的狀態,經過檢查確診這名男孩子屬於重型的顱腦損傷,孩子一直在搶救,孩子的媽媽十分的後悔,一直痛哭不止,後悔自己沒有看顧好孩子。有些人 可能非常好奇,覺得沙發這么高的地方摔下來怎麼會這么嚴重呢,其實,即便是在沙發這么矮的距離上摔下來,可能摔的位置不對也會造成重傷,畢竟孩子的頭部比較脆弱。
家長除了在看顧孩子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之外,還盡可能得多給孩子普及安全的相關知識,比如什麼東西不能摸,什麼東西不能往嘴巴里放等等。
⑺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睡沙發
多數床的軟硬程度比較適中,孩子躺在上面,身體不會陷下去。而有些沙發雖然表面看上去很平,但實際上使用了較松軟的材質,經過緊綳後形成,人躺在上面,身體很容易陷進去。特別是當孩子翻身時,臉貼在柔軟的沙發面上,鼻孔容易被堵塞。如果沒人在旁邊細心照顧,再加上孩子年齡較小,意識能力較差,很可能會因此造成呼吸不暢,甚至導致窒息猝死。
此外,沙發的結構對孩子睡眠和成長也不利。床比沙發寬敞、平坦,並且可以隨意調整睡姿,睡起來很舒服;沙發有靠背和扶手,睡起來身體很受約束。再加上孩子肌肉骨骼正處在發育階段,凸凹不平的結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也不利於其生長。
因而,為了安全起見,千萬不要讓孩子睡沙發。
⑻ 寶寶睡姿不對容易猝死,怎樣開啟安全睡眠模式
寶寶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每個家庭想要幸福的基礎,寶寶的一哭一笑都牽動著我們每個大人的心,只有寶寶安全健康了我們才能快樂地生活。但生活中寶寶的很多行為都是極易給寶寶帶來生命危險的,如寶寶睡姿不對容易猝死,那怎樣開啟安全睡眠模式呢?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全合理的床鋪,並且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睡姿狀況了。
新手爸媽喜歡帶著孩子睡覺也會經常忘記寶寶而將被子往上拉,讓被子蓋住寶寶的頭,使寶寶因為無法呼吸而猝死。這些悲劇在現實生活中都是有發生過的,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多多關注孩子的睡姿,不要將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
⑼ 80%以上的兒童意外傷害竟然發生在家中,這是為什麼呢
相關數據表明,80%以上的兒童意外傷害竟然發生在家中。這表明家庭也不是很安全的,如果父母在家中疏忽對於孩子的照顧,就會讓孩子發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說從床或者沙發上摔下來或者在吃水果的時候被果核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