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農村格局為什麼不一樣
Ⅰ 蘇北經濟比江西發達,為何說蘇北農村不如江西農村
首先聲明:江西不是要以一個省去對比蘇北一塊區域,江西各地方的發展差距不大,也沒什麼貧富懸殊,江西農村人也不會羨慕城裡人,因為他們的生活條件也不錯。江蘇是蘇南很好,蘇北弱一些,貧富差距較明顯。
一,江西農村確實比蘇北農村建設得好,這是客觀事實。
好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江西農村基本都是三四層高樓房,蘇北則是兩層為主的樓房。江西農村很注重房子外觀漂亮,蘇北農村房子基本沒什麼特點比較普通。房屋裡面江西農村也很注重面子,裝修也比較漂亮,蘇北農村比較朴實,實用就好。江西農村的道路由於新農村的建設,大部分都修得很不錯,90%多的農村道路都有硬化,蘇北農村道路看上去就比較一般。
以上列舉關於農村和城市的客觀比較,主要是兩地政府的發展階段和理念決定的。
江西由於工業化起步較晚,之前把大部分財力用在農村;在20年前官場流傳一句話「講農業一整天,講工業一支煙」。但是近20年來,江西把主要精力、財力都放在工業、城市和高科技上,整個經濟也是飛速發展,城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進位趕超之勢迅猛。
蘇北在城市發展的很不錯的情況下,也開始重視新農村的建設,相信再過幾年蘇北農村面貌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Ⅱ 江蘇省蘇北蘇中蘇南民俗差異
在民俗上:蘇北例如徐州、宿遷、連雲港中北部和北方基本一樣,尤其九州之一的徐州(北人),都是純爺們,蘇中和蘇北淮安、鹽城是江淮文化,蘇南是吳文化(非中原文化、但是也有優點),不過現在外地人多了,謝謝觀看,
Ⅲ 都說蘇南蘇北經濟差距大,兩地的農村面貌差距也很大嗎
蘇北和蘇南之間有一條河,經濟發展差距很大。蘇北是江蘇北部地區的簡稱,蘇北地勢以平原為主,廣闊的蘇北平原,經濟繁榮,交通發達。蘇南是江蘇省南部地區的簡稱,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中心,東邊是上海,西聯安徽,南邊是浙江,北邊是長江(小眾,蘇北),由於歷史原因,臨近蘇南,中國最發達城市上海和舊中國當時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上,蘇北和蘇南一江之間陸路運輸不便,蘇南和蘇北與長江大橋幾座相連,帶動了蘇北的經濟發展。可以肯定南北差距會越來越小。
所以有這種區分是因為地理環境。在蘇南地區,水陸交通相當便利,江蘇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在蘇南。中國最長的鐵路上海到新疆的路線橫跨蘇南地區。航空機場有上海、無錫、常州、南京。交通環境可以說是四通八達。改革開放以來最先致富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有句話說,要想成為富翁,首先要修路。因此,交通不發達的蘇北地區吸引外資比較困難,即使落後於蘇南地區也不奇怪。
Ⅳ 蘇南蘇北文化差異為什麼這么大
我覺得一是交通不便利。
二是商業區、旅遊區、大學城以及其推動的相關副產業堪稱垃圾。
三是領導人政策決心,投資商投資。
蘇北其實不管文化還是名人古鎮風景區美食都有,可蘇北他放不出來。說古鎮?七八十年代杭州來幾分錢幾毛錢一塊磚的把刻字的磚買回去,蘇北拆,杭州買,但保留下來的依舊好看風俗古樸,老手藝們還依舊守著自己的攤子。風景區大多數是自然的風景區。且分散的很。美食,好不容易開個美食節,結果過去還不如大學城附近的小吃街。
我去過一次南京高淳老街,感覺很無趣,沒有家鄉的古街有味道,但依舊人山人海。
我鹽城師范的同學說,他們沒有什麼可以玩的,沒地方玩,沒東西玩。游樂場是建的,汗蒸是建的,花道是栽的,但需要投資,沒有投資。
我曾經看見一個報道,南京人竟然跑去看銀杏樹的走道,還攔了警衛線,我家有十幾畝白果樹,走進去一眼看不見邊。一陣風吹過萬鳥齊飛的壯景,但農村人不會在意,因為我們習以為常。
蘇北的農村用地很大,算是蘇南的蔬菜基地吧。但我們的農用機械化水平還是很低很低。東台海里有可以承包的地,幾百畝的承包了種萵苣種白菜種西瓜。
東台也有化工廠,每那麼幾年也會炸那麼幾次,然後有人受傷死亡。
其實蘇北很多地方和東台一樣很好也很不好,但是就是沒有發展條件,因為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發展空間、發展前景在哪邊,蘇北的年輕人正在不斷流失。作為一個蘇北的青年一代,很慌,很急,很迷茫。沒有一個人給我們做領頭人,我們不清楚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蘇北是不是還是停滯不前。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補充指正,謝謝
Ⅳ 江蘇蘇北經濟並不落後,為什麼農村面貌卻不算強
很多人說江西農村和江蘇農村哪個引起爭議,甚至江蘇農村不如四川。蘇北真的很窮嗎,很多人以蘇北一些偏遠農村的農村面貌來判斷貧窮和貧窮,這真的正確嗎,蘇北縣級城市信義的新農村,這貧窮嗎?究竟是什麼讓江蘇農村變得心情好?
集中居住在邑區。積極指導能夠在鎮區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村遷移人口,定居在邑。擴大政策指導,支持農民退出原來的住房基地和住房使用權,以更換住房的形式集中居住在邑區。原來農家及其他集體建設用地由陳村政府負責開墾,交給村集體流通。
集中居住在農村社區。在交通便利、地形平坦、自然村莊相對集中的地方新建農村社區,以此為中心,將附近的小村莊吸引到這個「駐地」,全面減少村莊數量,整理空置的小村莊和分散的村莊。集中居住在工業園區。目前,蘇北所有市和縣(市)都設有各級產業園區,部分鄉鎮還在建設工業集中區。農村人口集中居住在市縣、邑村產業園區,有助於促進第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務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促進城市化持續健康發展。
Ⅵ 有些人對蘇北農村拆遷後集中居住的觀點持反對意見,是怎麼回事
在前段時間,政府對蘇北農村實施了拆遷政策,要求是不允許翻新,必須按國家標准進行拆遷。後對於居民進行集中居住,給予相應國家政策的補償款。而在群眾的眼中,大部分都是其反對的意見,政治有的還會鬧出一些事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村裡應該出台更完善的政策對於此件事情,更應該順從民意的去管理和實行更多的政策。不應該讓老百姓寒了心,更多給予老百姓一些優待,希望那種拆遷暴力的行為少點出現,用優待和福利去安撫老百姓抵觸和反對的意見。這樣農村社會和城鄉社會才會完美的結合。
Ⅶ 蘇北很窮是嗎
所謂的蘇北窮是把蘇北同蘇南比。
蘇南農村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蘇北與它比相對是貧困的。
但是蘇北地域廣大,發展不平衡。如揚州地區,南通地區就比較發達,而淮安,徐州等蘇北內地,就相對落後。
蘇北自改革開放以來,它的進步是顯現的。現在蘇北最窮的地方和鄰省安徽也差不多。同西部甘肅,貴州是無法相比的。
Ⅷ 都說蘇北農村不如江西農村,事實到底是怎樣的
江西現在新農村建設的確不比蘇北差,而且條件要比蘇北好太多。特別是住房衛生這塊,江西人口少人均田地多,農村大多依山傍水。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勤快比北方人愛干凈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江西達到了江蘇的GDB水平,那江西農村就更不肖和蘇北農村比。經濟差,也是暫時的,國家肯定會大力扶持革命老區的發展,況且江西屬於華東,區位優勢明顯。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推進,江西定會成為連接長三角和西部各省區的重要橋梁。
Ⅸ 蘇北到底是怎樣的
蘇北顧名思義指的是江蘇的北部。具體指的是江蘇的五個地級市:宿遷、連雲港、徐州、鹽城、淮安。很多人聽說的是蘇北很窮,到底有多窮呢?其實江蘇最窮的是宿遷市,放眼全國來看,宿遷的經濟能說的上是很不錯的。人們口中的“窮”其實只是針對蘇南來比較的。江蘇整體水平是非常不錯的,以下將分開介紹蘇北五市的特色:
①宿遷宿遷2019年GDP達到了3099億元,宿遷被稱為中國酒都,著名的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均產於此。宿遷還是著名企業家劉強東的故鄉。
鹽城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之一,實力自然不可小覷。是江蘇唯一一個擁有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的城市。
⑤淮安在歷史上誕生過非常多的名人,是紅色文化旅遊項目的特色城市。
其實蘇北與蘇南的差距並不大,江蘇每個城市都有其各自發展的特點,被稱為“蘇大強”。蘇北尤其是近幾年的崛起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差距確實也有,蘇南幾乎是全方位發展,農村化進程發展的非常好,而蘇北有些農村還是比較貧瘠,有待提高。蘇北的人均工資水平也是相對落後的,大企業入住率低,人才流失多,導致整體工資水平都不高。江蘇的利好政策基本上都在蘇南,未來蘇北還需要找到自身的定位,不斷縮小與蘇南的差距。
Ⅹ 蘇南和蘇北的差距
我一個一個的回答你:
蘇南蘇北的經濟差距是30年——揚子晚報報道過
蘇南靠的是企業發家,另外不要忘記蘇南的底子就好
蘇南普通人家的資產大多數超過一百萬,現金就不清楚了
如果追根究底的話,我認為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差距,在區位優勢之外,主要是人的因素
蘇北人在外面很刻苦,但是回到蘇北後就會很懶
我自己就是蘇北人
出來之後回到蘇北才發現原來蘇北的人在當地只會窩里斗,出去反而變得優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