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的人為什麼不好好吃飯
⑴ 什麼是妄想症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和表現:
幻覺:幻想自己是超級巨人;表現為極其自大,目空一切,橫行霸道,與自身的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妄想:妄想製造出一個超級巨人;表現為對研製機器人、對人類的精神控制技術等極度熱衷。
思維障礙:邏輯缺陷,常有前言不搭後語、所答非所問等常人難以理解的表述
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其他人都被認為是利用的對象;偏執、頑固
情感障礙:殘忍、冷漠、虛偽、惡毒、嫉妒等等,對人對事與常人的反應完全不同,但會偽裝。
沒有愛的能力,只有佔有欲
行為障礙:常有激烈的傷人毀物和破壞一切特別是美好事物的沖動,具有爆發性和嚴重性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的根源:先天發育不良和後天教養不當,
精神分裂的深層根源:先天和後天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可能存在的生命垂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狀況導致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同時出現。
生理機制:大腦前額葉等部位生化水平異常、倒錯的神經反射模式的固化
治療:主要是葯物治療,輔以行為矯正。強制入院、強制用葯是必要的,結合勞動教養。
以下是了解真正的精神分裂症之前人們的認識: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編輯本段]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組最多見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門診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約占就診人數的2/3。大多數患者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起病,以25歲左右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歲之間的少年和壯年時間起病,大多起病緩慢,少數呈急性或亞急性。
病程多為冗長,從數月至數十年。如不及時治療常會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當疾病在高峰期,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等均適應不良,客觀檢查發現情感、思維、意志行為的互相不協調,即精神活動有分裂現象。
但患者對本身的疾病卻毫無認識,往往拒絕就醫,即使家人勉強將其帶至醫院,大多也不願意接近醫生,不願意訴述自身的感覺,都認為自己沒有病不需要診病更不需要服葯或接受其他治療。
此時如果家人給以遷就,往往會使疾病拖延治療,拖延過久不治,會反復發作或逐步發展為慢性,到了疾病的晚期則逐漸變為精神衰退,此時病者變成整日無所事事的徘徊或獨坐一隅,對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興趣,漠不關心,不與親人來往,學習工作上毫無要求也沒有什麼打算,甚至連生活上必需要的吃飯、喝水、個人衛生等均需別人照料。
所以精神分裂症把本來精力最充沛、對社會貢獻最大的黃金時代奪去了,除了患者本人健康受到了很大損失以外, 還給家屬及單位的同志帶來了精力上及經濟上的負擔,精神上帶來了痛苦。所以該疾病一當發現即應及時治療,以減少疾病的遷延與復發。在變態心理及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最值得我們重視與研究的問題。
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變態心理,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十分繁雜,可以說是「千變萬化」,不僅不同的病人症狀不一樣,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時期也表現不一樣,但如能掌握其「萬變不離其宗」的要領,就可以把這個病區別出來。該病的主要表現是精神活動(也稱心理活動)脫離現實,在知覺、情感、思維及意志行為之間互相不協調及互相影響,而導致學習、工作、生活、社交等適應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維持原來的學習工作能力,原來的生活習慣方式也變為異常。下面談談該疾病各時期的表現:
一、早期
大部分患者無明顯誘因下緩慢起病,許多病狀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最早被發現很多時候獨自呆坐似在思考問題,生活較前懶散,紀律鬆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經心,學習成績下降,與其談話話題不多,語句簡單、內容單調,逐漸對人冷淡,疏遠親人,本來很有興趣的事物也不感興趣。
偶然可發現有一兩句話不可理解或「牛頭不對馬嘴」,或有時有點奇怪的行為。如突然發怒摔爛東西,或為一點小事執拗與人糾纏不休,無理取鬧,莫名其妙地傷心落淚或欣喜。此時常易被誤會為「思想問題」或性格改變。有部分患者會訴說:時有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無力等不適,也有表現為怕臟,反復洗手,無故心慌恐懼,心煩意亂等,也常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
部分患者可因軀體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誘發,突然出現失眠、興奮、言語與行為明顯異常,少數會出現短暫意識不清並有片斷性幻覺妄想或呆著不動成為木僵狀態等。
二、充分期
此期為精神分裂症明顯顯露特徵性病狀時期,其表現如下:
1.思維障礙也稱聯想過程障礙,較輕病狀時為思維散漫,病者講話或寫文章時,每句話文法結構尚通順,但上下句之間或上下文之間缺乏連貫性,因而整段講話或文章使人無法理解其中心內容。病狀嚴重時加重思維破裂,不僅句與句之間無聯系,每個語句也不完整,好象語詞的雜拌或語句的堆積,紊亂得支離破碎,好象一個文盲的人亂按打字機所打出來的文章。
有的可表現為思維中斷,與人談話時突然停頓片刻,再接下講時己轉變了話題。
此外還有思維涌現,即腦子內不由自主地冒出一連串毫無聯系語句,有如泉水一般湧出,病者想壓也壓不住。有時又覺似被別人施加外力把一些思想插入或擠入腦袋中,是別人強加於自己的,這種感覺叫強制性思維。還有的表現為思維貧乏,與他坐在一起,如果你不提出問題就只有相對無言,對問話的回答也非常簡單,多重復單調地答「是」或「不是」。另有些病者向你敘述事情時僅講了三言兩語就認為表達了許多含意,認為別人已詳紉了解其要說的內容了,這稱為病理性簡述。
病人對事物的思考和推理常缺乏邏輯性,對事物的判斷分析不符合現實規律,不符合一般情理,卻自認為很有道理。缺乏邏輯性的表現形式有語詞新作和病理象徵性思維。病人創作一些圖案、符號、文字或動作,以表示他自己才能理解的概念。如寫「女男」表示結婚,舉起彎曲的末指表示歡迎。
病理性象徵性思維是因為病者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事物混淆不清。如一男青年經常保持雙膝關節不屈以表示堅強,堅強是抽象概念,雙膝關節的位置是具體事物,兩者混為一談。還有一中年工人不準許女兒買黑毛線回家打毛衣,妥買只能買紅的,以表示他這家人走「紅線」(革命路線)不走「黑線」。
思維障礙還包括思維內容的障礙的部分病者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妄想,以被害及關系妄想最多見,其次誇大、嫉妒、等妄想也常見。這些妄想可以單一或多種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例如有一青年搭公共汽車時旁邊坐著兩位解放軍,下車後在馬路上行走前後都有摩托車,則推想自已是個大人物,不然為什麼上街有解放軍保護和有摩托車開路。在家聽到鄰居在打撲克,傳來斷續的聲音說:「槍斃……糟了……出錯啦……」,又推想「他們嫉妒我是個大人物,給我加上犯錯誤的罪名,要拉我去槍斃了」。這個病者同時存在誇大、關系、被害三種妄想且互相關聯及滲透。
2.情感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之一。病者在安 靜時表現冷淡,對周圍事物無興趣,不關心,與親人疏遠,告知重大事件時無動於衷,喜歡一人獨坐房中,甚至連吃飯也不與親人一起吃。有時會出現興奮激動或焦慮抑鬱等反應,但大多與周圍環境無聯系而是受幻覺妄想所支配,有時其情感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為親人開追悼會的時候他卻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與思維內容不協調,如笑嘻嘻的敘述她的悲慘遭遇。
3.意志行為障礙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項任務必須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才行。病者無論對學習或工作都無責任心,抱無所謂的態度,對近期或遠期的打算也不考慮,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坐、卧床或無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的吃飯、洗臉、換衣服、梳頭理發等也是被動的。有時可因幻覺妄想的影響而自語、自笑或作出打人毀物、自傷等行為。
以上提過的病者在思維、情感與行為三方面不協調也是主要的特徵,這些特徵常從病者日常的事例可以找得到。
三、後期
病者經過積極治療以後,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轉歸:一部分經治療後病況逐漸好轉而達到痊癒,愈後可以恢復其原來工作。部分病人雖經努力治療但不易完全控制症狀,常呈反復發作。部分患者雖病況好轉但遺留淡漠、孤僻、少語、學習工作不主動等症狀。也有些遺留性格改變,對什麼事都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對社會及家庭均無責任心。少部分逐漸發展為精神衰退,即除了本能地感到飢餓時主動吃東西外無所要求,終日呆坐一隅或蒙頭大睡,不與任何人接觸,生活全部需別人照顧。
在精神分裂症的充分期,臨床醫生為了治療與護理的方便,常把典型表現的病人分為四種類型。
一、單純型
於青少年期緩慢起病,一般無明顯誘因,以孤僻懶散、冷淡、思維貧乏、意志缺乏為主要特徵,可有片斷的幻覺妄想,早期常有頭痛、頭暈、失眠、全身無力等神經衰弱症狀群,常易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病程發展緩慢,往往短者l一2年,長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誤認為性格或思想問題。如不及時診斷及治療,易逐漸遷延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
在16~23歲的青春期起病,大多為急性驟起失眠興奮。行為紊亂、幼稚,常沖動打人毀物。情感不穩,無外界誘因而獨自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瞬間即轉變。思維明顯破裂,言語增多,無論唱歌或講話都是雜亂無章,可有片斷離奇的幻覺妄想。這種類型著重早期控制興奮症狀,如發展為疾病充分期則難以控制。此型大多呈反復發作,發作多次後易趨向精神衰退。
三、緊張型
發生於青壯年,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為抑制為其主要特徵。初期言語動作明顯減少,發展至嚴重時呈木僵狀態,躺著不言、不動、不食,毫無表情,活象一個木頭人。但要警惕有時會突然解除抑制呈興奮狀態,突然起來打人、毀物、逃跑,常歷時短暫,又可轉回木僵狀態。此類型一觸預後良好,經治療後可完全恢復。
四、妄想型(偏執型)
青壯年起病,起病形式緩慢,早期為敏感多疑或間伴有聽幻覺,以後逐漸發展為妄想觀念,大多以被害、關系、誇大、嫉妒、疑病或影響等妄想。由於妄想及幻覺而影響其言行異常,但其情感反應常與思維內容及環境不協調,妄想內容荒謬脫離現實。病程發展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發現。常發展至影響工作生活,產生異常行為時才被發現有病。此型預後較好,經治療大多可痊癒,只有少部分會遺留性格改變,極少數逐激發展為慢性精神衰退。
精神分裂症治療和預防
[編輯本段]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目前主要以葯物治療為主,減少精神不良刺激,支持性心理治療和改善家庭社會環境為輔。
1、葯物治療
初發復發的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葯物氯丙嗪300-400毫克/天,或奮乃靜30-60毫克/天,或氯氮平300-400毫克/天。一般來說,服葯後4-6周內,精神症狀可被控制。經驗表明,加大葯物劑量並不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葯物的副作用。症狀得到控制後仍要繼續進行一個月左右的葯物治療,以鞏固療效。在上述基礎上,再以能保持最佳恢復狀況的最小劑量給予不少於兩年的維持治療。
2、心理治療和家庭心理衛生教育
國內外的調查資料均表明,家庭成員對病人的不正確的態度和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刺激均可使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加重或復發,其預後與家庭的照顧關系最大。對病人家庭的心理衛生教育和對病人進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和社交技能方面的訓練,改善病人家庭和周圍環境中的人際關系,可以明顯地降低其復發率。
3、預防
①開展遺傳咨詢,對已處於婚育年齡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症狀沒有消失以前,應建議避免結婚和生育,特別是當雙方都患過精神分裂症時尤其如此。
②開展社區精神衛生宣傳,早發現、早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和復發多與周圍環境中的不良的精神刺激有一定的關系,因此,營造一個友愛的人文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曾經出現過精神症狀的人,尤其應注意關心和愛護,避免給予不良的精神刺激。
⑵ 一個換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罪惡妄想症不肯進食,這是為什麼
指導意見:
這個一般吃點中葯開胃,吃點參苓白術散,就會好起來的開胃就會好的。
⑶ 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是缺乏什麼
他們缺乏安全感,還缺乏一種最基本的樂觀心態,因為這些人一般來說生活上都非常悲觀,並且很可能在某段時間經受什麼東西,讓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
⑷ 什麼叫妄想症得了這病的人有哪些表現
妄想是思維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慮,胡亂推理和判斷,思維發生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症狀。患者可伴有幻覺,但無其他明顯的精神症狀。如果一個人堅持的信念是錯誤的,甚至與社會現實及文化背景相抵觸,還毫不動搖,就基本上可以判斷患了妄想症。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它雖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對此堅信不疑,無法說服,也不能以親身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 妄想有歷時短暫的,也有持久不變的。妄想的內容連貫、結構緊湊者稱為系統妄想;內容支離、前後矛盾、缺乏邏輯性者稱為非系統性妄想。 妄想內容一般都與個人經歷、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有時明顯反映現實生活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宗教、神力、鬼怪狐仙等內容明顯減少,代之以偷-聽器、激光、電腦等現代科技的內容。 妄想有時容易和正常人堅持的一些錯誤想法,如偏見、迷信、誤解相混淆,但後者這些想法主要是由於思想方法、認識水平、環境作用以及個人情感影響,缺乏科學知識等等因素所造成。他們隨著知識的掌握,通過教育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可以糾正過來的。 妄想症產生的原因一般如下: 1.原發性妄想:是指突然發生的妄想性體驗或確信。原發性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症,而且對精神分裂症有診斷意義,因而備受重視。 2.繼發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妄想。 3.常見的妄想 (1)牽連觀念:個體感到別人的言語或行為指向自己;盡管個體自己知道根據不足,但仍有這種感受。 (2)關系妄想:患者堅信周圍環境的各種變化和一些本來與他無關的事物都與他有關。 (3)被害妄想:最常見的一類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正受到某人或某幾個人或某集團的迫害。 (4)誇大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有超人的才能、無上的權力、巨大的財富、偉大的發明創造等。 (5)罪惡妄想:自罪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有罪:輕者認為自己犯了錯誤,將一些微小過失都認為是大錯,因而經常責備自己。 (6)疑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內臟器官已經患了嚴重疾病。 (7)虛無妄想:本症也稱為否定妄想,患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已不復存在,而現在所看到的都是不真實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甚至其本人也不復存在,或者只不過是一具沒有內臟器官的空虛屍殼。 (8)被控制感和影響妄想:患者感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受外力干擾、控制、支配或操縱,因而產生不適或不能自主的感覺,稱為被控制感。 (9)鍾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為某異性所愛戀,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向對方表示愛情。 (10)嫉妒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的愛人或情人對自己不忠,背著自己與另一異性私下約會,有不正當的性行為。 (11)內心被揭露感:內心被揭露感就是個體感覺到別人知道自己的心事或想法;嚴重者認為盡人皆知。 為什麼會患妄想症? 妄想症分為被害妄想症、嫉妒妄想症、情愛妄想症、軀體妄想症、自大妄想症、混合型症等。女性和男性的患病機會基本均等,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有關妄想症的足夠資料,但認為與生理因素、遺傳、器質性病變、心理因素有關。弗洛伊德強調欲力的過程,認為妄想是從同性戀期退化並固定在原始自戀期的結果。對同性的愛遭到禁止,繼而投射成多疑及反叛。另外,以下因素也容易產生妄想症: 1、主要是缺乏對其他人的基本信賴,其特點在於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來處理其心理困惑,而導致系統化之妄想。 2、性格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較自私自利,以自我享樂為目的。 3、無法看輕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認識自己動機和態度的能力。 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內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認為是不可告人之秘密,內疚感和恐懼感非常強,很怕人知道。 5、妄想內容除受個人因素影響,有些發病還因為所處於特殊環境,或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受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所致。 此外,物質生活富裕,且子女配偶都不缺失的老人,在家太寂寞也會患妄想症,該情況很容易被家人和社會忽視。這種長期精神孤獨的「空巢老人」應引起我們關注。 要避免患病,人們要注重培養健全的人格,培養多種有益愛好,保持思維開闊。如果長時間心情不舒暢,要學會自我控制,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精神衛生知識,對自己的症狀做簡單的判斷,然後積極地自我調節:比如找朋友和家人談天交流,或者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或者是去觀光旅遊。另外找專業心理咨詢師做心理咨詢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心理咨詢師會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做出各種解決方案,逐步引導人們重回快樂生活。
⑸ 有被害妄想症的人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被害妄想症與抑鬱症類似,區別於精神病,這種患者常常會幻想別人要迫害自己,例如,與別人吵架後就會覺得別人可能會殺了自己。
⑹ 精神病學病例病人八年來總覺得有人跟蹤自己,在吃的飯里放了毒葯而不能吃飯這種妄想障礙有哪些精神症狀
妄想症本身就是一種人格障礙的類型,被稱之為妄想型人格障礙。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想,這些幻想大多數都是患者對身邊發生事情的過度解讀,且多數情況下偏向於危害型。因此患者會表現出對周圍人的敵視,不信任,沒有安全感等多種症狀。妄想型人格障礙,這個通常指的是偏執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是患者有自己一套相關的妄想思維,自己是非常的固執己見,多疑的。對於妄想型人格障礙,目前改善難度是非常大的,通常是需要長程的進行精神分析治療,以及可以採取葯物治療調整。
⑺ 妄想症的人是不是自卑自閉心理作祟
這個並不能說明一定是,因為原因還有很多種,這種人心理變化太大,壓力大一點或有一點小事就會想到無數種結果,或許是天才或許是瘋子,總之我感覺這種人很恐怖,最好不要接觸的好。
⑻ 被害妄想症不吃飯怎麼辦
那就自己出去買菜自己做,不相信別人的話,就強大起來,練體力,遇到傷害有一戰之力,真的遇到的時候,拼勁全力去反抗去對抗,真的做不到,那就告訴自己,我真的對得起自己了,我可以坦然的面對死亡了。當然,那種情況下,做好同歸於盡的准備。以上都是壞情況,請你相信周圍的美好。祝福你。
⑼ 有妄想症的人是什麼 樣的
如果一個人堅持的信念是錯誤的,甚至與社會現實及文化背景相抵觸,還毫不動搖,他/她便是患了妄想症。 妄想是思維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它雖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對此堅信不疑,無法說服,也不能以親身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 妄想有歷時短暫的,也有持久不變的。妄想的內容連貫、結構緊湊者稱為系統妄想;內容支離、前後矛盾、缺乏邏輯性者稱為非系統性妄想。 妄想內容一般都與個人經歷、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有時明顯反映現實生活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宗教、神力、鬼怪狐仙等內容明顯減少,代之以竊聽器、激光、電腦等現代科技的內容。 妄想有時容易和正常人堅持的一些錯誤想法,如偏見、迷信、誤解相混淆,但後者這些想法主要是由於思想方法、認識水平、環境作用以及個人情感影響,缺乏科學知識等等因素所造成。他們隨著知識的掌握,通過教育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可以糾正過來的。 1. 情愛妄想型(erotomanic type):又稱de Clerambault』s癥候群。病人會以為自己正和某人戀愛,或另一個人深愛著自己。這類型在女性中較為常見,但是在法院案件中則是男性較常見。幻想中的戀人通常是地位較高(如名人、明星或上司),很多時是遙不可及,甚至只是一個「魅影」,在現實中根本並不存在。病人常認定對方先愛上了自己,但實際上兩個人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真正接觸。雖然病人有時會替對方編織藉口,但也會惱羞成怒,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如跟蹤、騷擾、襲擊、綁架、謀殺、或者想要把愛人從幻想的危險中拯救出來等,常因此觸犯法律。 2. 自大妄想型(grandiose type):妄想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才能、洞察力、價值、勢力、知識、身份等等。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病人會刻意改變生活方式來迎合妄想,變得奢侈、傲慢、狂熱起來。自大妄想可能有宗教內容,例如相信自己有來自神明的特殊訊息。 3. 嫉妒妄想型(jealousy type):又稱奧賽羅癥候群(Othello syndrome),是一種病態型思想,認為自己的配偶或愛人不忠。病人並不會先採取一些方法(如僱用私家偵探或在家安裝攝錄機偷拍伴侶)來取得不忠的證據,而是收集一些瑣細的佐證(如衣著凌亂、床單有斑點等),就錯誤推論並且證實妄想為真。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指控完全是虛構的,但有時伴侶曾經有過不忠。個案通常會質疑其配偶或愛人,並且企圖阻止想像的不忠事件發生。 4. 被迫害妄想型(persecutory type):堅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騙、跟蹤、下毒、誹謗或陰謀對待等,病人往往會變得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小小的輕侮可能就被病人放大,變成妄想的核心,時常將相關的人納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5. 身體妄想型(somatic type):病人堅持自己患病,因而經常四處求醫,雖然治療無效,但仍頑強不息。常見的型態像是病人深信自己由皮膚、口腔、肛門、或陰道等部位發出臭味;或體內有寄生蟲在鑽、爬;或昆蟲爬附在皮膚上;或身體某部位是超出常理范圍的變形或醜陋;或是身體某部分器官沒有功能等等。 6. 混合型(mixed type):沒有任一種類型的妄想主題比較突出,或混合了幾種妄想類型的特點,適用此分類。 7. 未分類型(unspecified type):主要的妄想內容無法明確界定、或無法用上述特定類型來描述,例如關系妄想等。Cotard''s癥候群可以說是一極端的虛無妄想,例如病人會說自己的腦袋或內臟被完全摧毀、或是掏空,或是自己的家人都己不存在等等。
⑽ 最近心情一直不好,總是胡思亂想,有點被害妄想症的感覺,也沒有胃口,不想吃飯,該怎麼辦
出去走走,別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