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世佛不一樣
A. 過去佛 現在佛 未來佛是同一個佛還是三個不同的佛,藏傳佛教中的三世佛與中土的區別是什麼
過去佛是燃燈古佛、現在佛是釋迦穆尼佛。未來佛是彌勒佛
藏傳佛教認為如來佛前尚有幾位過去佛,如來佛的前任過去佛為迦葉佛(和佛的弟子大迦葉非一人)。
B. 三世佛與西方三聖都是誰是一樣的嗎他們的區別是什麼呢謝謝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俗稱「三寶佛」。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
橫三世佛: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葯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縱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西方三聖,就是我們經常所看到的,佛像裡面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叫西方三聖。
C. 為什麼一個廟堂要坐三個同樣的佛祖像
三尊佛像就是佛教里說的「三寶佛」,也稱「三世佛」,即三個佛世界的佛。
中間的是主管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其左邊為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右邊為主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所以我們亦稱其為「橫三世佛」。換一種說法,我們可稱其分別為西方阿彌陀佛、中央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清凈法身佛)和東方阿閦佛。三寶,即佛法僧或覺、正、凈。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
D. 請問,三世佛是什麼關系呢
一、佛教中所說的三世佛一般是從時間上來說的,即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他們在證悟果位上是完全平等的關系,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以我們現在所處的娑婆世界來說,釋迦摩尼佛是現在佛,之前出世的佛都是過去佛,之後出世的佛都是未來佛。下一尊未來佛即是彌勒佛,從外相上來說,彌勒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兩尊佛,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轉世。
二、你所說的「橫三世」是從空間上來說的,以娑婆世界為參照,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是葯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他們也是完全平等的關系,所謂「佛佛道同」,只是在教化眾生的因緣方面有所不同。每尊佛在成佛前,都發出有其獨特之願,到成佛時則隨其願望而度化眾生。比如釋迦牟尼佛在做菩薩時有500大願,在人均壽命百歲時來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度化眾生;而阿彌陀佛有48願,建立極樂世界,壽命無量,接引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成佛,其眾生壽命也和阿彌陀佛一樣;葯師佛則有12大願,建立琉璃世界度化眾生。
三、釋迦牟尼在成佛前示現為喬達摩·悉達多王子,《無量壽經》中介紹阿彌陀佛在成佛前是一位國王,叫「世饒王」,後來聞到佛法後出家修行,號曰「法藏」。至於葯師佛在因地如何修行,則在佛經中沒有詳細介紹。
補充說明:雖然諸佛各有其凈土,但是一切諸佛都贊嘆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都勸所有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專門宣講了凈土三經,普勸大眾往生。而在《葯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也說明了,如果眾生受持八關齋戒,願意往生極樂凈土,但雖聞正法而未定,聽到葯師佛的名字,則臨終時葯師佛派八大菩薩指路護送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它經論主說、帶說者比比皆是,真可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極樂世界」。
E. 佛教三世佛是指哪三位
橫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葯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一、東方葯師佛
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號稱東方三聖。一般祈禱於葯師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現世安樂。葯師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許多老者、病人都會禮拜葯師佛,以求健康長壽。
二、中央釋迦牟尼佛
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他是這個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傳佛教崇敬的大日如來。
三、西方阿彌陀佛
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
縱三世佛(又名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一、燃燈佛
燃燈佛(又名「定光佛」、「錠光佛」等)在已過去的庄嚴劫為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過去世預言釋迦牟尼未來將成佛,是授記釋迦牟尼佛之師。許多佛、菩薩都曾是燃燈佛弟子。
二、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現在佛賢劫為第四佛,與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佛法濟度娑婆世界所有眾生。
三、彌勒佛
彌勒佛未來佛是賢劫中的第五佛,彌勒時代尚未來臨以前,還在兜率內院為菩薩。
(5)為什麼三世佛不一樣擴展閱讀:
過去佛常與釋迦佛、彌勒佛組成一組「豎三世佛」的供奉形式,一般也供奉於大雄寶殿中。他居釋迦佛之左。其形象特徵是:跏趺端坐,神態庄嚴,兩手以拇指相觸,作說法印,有時騎一頭獅子,一般不單獨供奉。
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彌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譯簡稱,意思是「慈氏」。據說此佛常懷慈悲之心。窺基在《阿彌陀經疏》中解釋說:「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勝,名無能勝。」
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無能勝」。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世佛
F. 三身佛與三世佛有何不同
宗教之間有相似,也有差別。
不同宗教是可以互相尊重,平等探討,求同存異的。
強調宗教敵對不可取,如中東、南亞的宗教沖突。
強調宗教大同也不可取,如所謂三教一致、五教合一,都是在有意無意的抹殺各宗教的獨特性。
G. 三佛寺為什麼同時供奉不同年代的佛像(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葯師
您好,以下供參考:
三寶佛也稱三世佛, 三個佛世界的佛, 中間是裟婆世界的中央現在佛 釋迦牟尼佛, 左脅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右脅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稱橫三世佛。寺廟大雄寶殿所供一般三寶佛,或者華嚴三聖。
縱三世佛,即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橫三世佛,即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葯師佛。或西方阿彌陀佛、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例如,德政禪師所住持的少林禪院大雄寶殿就是供養的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葯師佛。
三寶,即佛、法、僧或者覺、正、凈。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起來的,因此三世佛有縱橫之分。橫三世佛指東方葯師王佛,主管東方琉璃光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中央現在佛,釋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縱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來自網路
H. 佛沒什麼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不是不生不滅嗎還有佛法為什麼也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
佛有三世佛的說法:過去佛迦葉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你說得對:佛是不生不滅的。那為什麼有三世佛的說法?原因是三世佛的說法是眾生的分別心所至,或者說是應眾生的分別心所說。如果從佛法的根本意義上講,是不應當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所以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法分有為法與無為法,也就是所謂的真諦與俗諦。俗諦法是對世間人講的,屬於有為法,也就是因緣所生法,所以是有生滅的。你說的佛法也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那是說的世俗諦法。至於真諦,那才是真正的佛法,這種法可以意會,但不可言說,這種真諦法才是不生不滅的,沒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是永遠存在的。
I. 橫三世豎三世佛的區別
佛教中的三世佛,是指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而三世佛通常又有「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之分。豎三世佛指: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橫三世佛是: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遊記》原著里,提及了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該書中稱之為三世佛。)在藏傳佛教喇嘛廟的顯宗佛殿里常見三佛並坐的三世佛像。三佛是釋迦牟尼佛居中,燃燈佛居左、彌勒佛居右。三尊佛的造型幾乎完全一樣,只是手勢微有變化。這里以三佛表現三世,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J. 為什麼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中都有釋迦牟尼感覺太霸道了吧,占兩個名號,別的佛都一個位置
因為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現在的教主,所以以他老人家為主。等到56億年以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那時候我們這個世界的寺院里,立在中間的就是彌勒佛了。 就像現在的出家人,法名之前冠個「釋」,比如釋永信啊,釋慧律啊,釋學誠,都是用的釋迦牟尼佛之釋字,表示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彌勒佛成佛以後,出家人就該叫彌XX了。一句話來概括:現在哪尊佛是教主,哪尊佛就是主要的。
還有一種佛的說法,叫做法報化。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應身釋迦牟尼佛。 樓主看到這個,會不會更加覺得釋迦牟尼佛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