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期貨指標為什麼不好用
㈠ 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的外匯指標還是做不好交易
1.什麼指標都會,但是又都不精通
這是很多初學者會犯的毛病,看到什麼指標都好,都想學,但是都僅僅是學習了一個皮毛,沒有深入的領會指標背後很深層次的意義。在實踐中不能把指標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結果是什麼都會用,但什麼又都不好用,不知道該怎麼交易。
2.太相信指標
在學習了很多指標之後,發現這些指標太厲害了,用這些指標就可以賺錢,但是自己真正在做的時候,按照指標做剛開始是賺錢的,結果加倉去做,一筆單子損失巨大。然後覺得這個指標有問題,不賺錢。其實再厲害的指標勝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一百,交易的一切都只是概率問題,所以指標只是將這個勝率提高而已,不是絕對的,我們還是要做好每一筆單子虧損的打算,這樣才能正確看待這個交易市場。
3.所有的指標都有適用范圍,不是一直都有效
我們在使用指標的時候,不同的指標使用是有一個前提的,也就是適用的范圍,超出了這個適用范圍,這個指標就失效了。比如KDJ指標,在單邊上漲的時候,會出現始終在80上方,不停的鈍化,指標經常死叉,但是價格不跌反而不停的創新高,這個時候我們用死叉做空就會賠的很慘。所以所有的指標都是用合適范圍的,在不同的情況下,用不同的指標,才可以事半功倍,否測只會徒勞無功。
㈡ 大數據為什麼不能預測外匯期貨股票
為何無法使用大數據方法預測外匯期貨股票?匯查查淺談:
具體來說,人類目前連精確的天氣預報都做不到,全球各地每天、每小時、每分鍾的降水量、溫度、濕度、氣壓、洋流、日照、風力等等無數的數據,夠得上「大數據」的標准了吧,但我們依然無法准確預測天氣。那麼又如何能預測農產品的收成,進而預測農產品期貨的價格呢?
又比如,人類目前無法預測地震,那麼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進而導致日經股票隨後的幾天內的狂跌,又如何利用大數據進行預測?
另外,外匯貨幣的走勢是有相關性的,比如同為商品貨幣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貨幣走勢就有很高的相關性。澳元與鐵礦石價格,俄羅斯盧布與石油價格這幾年也都有很強的相關性,現貨市場的價格對期貨也有影響,不過題主的這些疑問都不屬於「大數據」的范疇,頂多是統計學應用而已。
㈢ 期貨交易那個技術指標好用
我個人認為不需要學會全部的技術指標,只需要把其中一個學會,學精,並深透。
做技術的人都需要技術指標,為了化繁為簡,幫助交易者更好的在這個市場上盈利。交易者本身需要有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一個實用的指標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還要有資金管理,進出場策略以及紀律和執行力,常年積累的經驗,這些共同構成了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
技術指標並不是沒有用,它很有用,因為它可以幫你實現你的想法。
但是,你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交易邏輯。你如果有了自己正確的交易邏輯,你可以使用指標去實現它,當然,你可以不使用指標,去使用演算法。
指標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但是,交易邏輯必須有。
交易邏輯才是一個交易者的核心東西,你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到這里。
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專心研究把握走勢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想做好期貨要學會等待機會,不能頻繁操作,不需要看太多復雜的指標,大繁至簡,順勢而為。
㈣ 換外匯指標沒用,為什麼銀行說我用了,外匯局查了沒用過
一般沒有用的話銀行不會有你兌換的記錄的,你再去你開戶行問一下。
㈤ 期貨(外匯)為什麼難做
1、因為期貨(外匯)的走勢從根本上來講,是沒有規律的,只有部分可預測性;
2、因為這類高杠桿的投資風險大,比較極端,要麼大賺,要麼大虧,需要高超的資金管理技能;
3、最難的是控制自己的貪欲和恐懼。
㈥ 外匯上大家都在用什麼指標哪些指標最好用
我基本上只用2個指標,KDJ和MACD,當然了雙線MACD有時候也看看。我認為外匯技術指標有多重不同的組合,有的組合更能在短線操作中發揮作用,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想必會覺得更受用。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技術指標只不過是輔助工具,其帶來的預測不一定就是准確無誤的,要科學合理運用才是。可以看一下我們外匯指標大全欄目,看看其他指標的用法和視頻。
不過任何指標都只是學習的工具,外匯指標對投資的交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也不能完全迷信於指標分析所帶來的行情預測,合理運用才能對交易產生良好的效果。
我給幫你一個例子。有時候2個指標是經常相反的。能理解吧。不明白的技術問題可以追問
㈦ 外匯期貨不能完全保值的原因
外匯期貨按季度月份訂立合約,對於利息較高的品種如澳元,存在的水差較大,不能完全保值
㈧ mt4指標為什麼在軟體里不好用
什麼叫不好用?我用的AETOS的MT4裡面指標很多很多,你不一定非要搞懂每一種指標,學會運用其中一兩種就差不多了,指標多了反而干擾判斷。
㈨ 股票、外匯等技術分析:感覺技術指標越來越不重要,甚至均線也沒什麼用,單純的K線和劃線是最實用
其實對於什麼叫k線還有均線,大白線,布林線等等,小編我還是學過不少的,我之前准備去做二元期權的,但是學了一段時間,感覺對於一個新手來說,這個比較困難吧,我學了一段時間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煩,東西多,而且時間把握不好,只有賠錢的份,根本不可能掙錢。正確的技術分析可以持有正確的倉位,錯誤的就要砍掉,而只有正確增加盈利的倉位才能獲利。獲暴利的捷徑只此一途。要用多次的小虧損換去一次大的盈利。小虧損大盈利。不要妄圖走捷經,靜下心來,安下心來,腳踏實地是唯一的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下面我把這段老話送給大家。
㈩ 一文解惑:為什麼外匯比股票期貨等品種難做
自己最近操作中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方面:1、耐心不足,沒有堅持等到勝率足夠高的機會就貿然進場,甚至進場時已經知道輸贏機會各半,勝算不高仍盲目進場,自律性不足,進場太隨意。失敗後往往還不止損,加大艙位去救,小疏忽造成大虧損,得不償失,實際上真正的好機會自己也是知道的。如果能夠耐心等到機會出現才進場,盈利會更有信心。2、止損沒設或設立的位置不好,止損位經常容易被打掉,之後行情反轉,總結下來是自己的止損位設置太靠近了,沒有給價格波動留下足夠的空間,究其原因仍然是進場點不好,沒有足夠耐心等到最好的進場點,往往使得止損不得不設的很緊,也反過來造成了被打掉止損後行情反轉。3、外匯操作中可以多次進出,自己靈活性不足,經常盈虧反復,上上下下,其實如果買賣點掌握的好,完全可以小賣點先出來兌現獲利,之後再進去,多次累積獲利。這主要受股票操作思維影響,靈活性不夠,甚至自己在股票操作中也不夠靈活,往往看到一個小級別賣點出現了,知道要回跌了,仍然不知道高拋一部分,低再吸回做差價降低成本。持股不動就無法降低成本,也容易被震盪洗出。如海南海葯最近的操作,如果在高位低級別賣點先出一部分,等低位回補,就很好掌握主動權了。不會被洗出。4、持股信心不足,提前止盈很多次,這主要是見不得盈利擴大,賺點小錢就想走得本性導致的。也是對行情判斷信心不足,缺乏系統的原因。如果一個上漲或下跌中低級別的中樞尚未成立,行情是不可能一下反轉的,可以有信心的持股。5、關於震盪波段和趨勢的操作思路。從前認為這兩者有矛盾,即震盪波段是買在布林下軌道、前支撐處,而趨勢操作卻要求追強勢股,買在突破處。現在認識到首先一定要買相對強勢的股票,如果大盤是普跌時,買布林下軌底背離時相對強勢股票。如果上漲趨勢中,可以買強勢股的回調,可以在日線的第三類買點(同時是小級別的布林下軌發生背離時)買入,即買強是買高級別的強勢,而買背離是買低一級別的背離(在高級別圖表上,此類背離可能只是一個突破後的小回調,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買點),由此,兩者並不矛盾。當然,追超跌反彈,也可以買跌的深的,離最後一個中樞遠的,但那又是另一種思路了,如果行情是震盪的,在布林下軌買入的,到了上軌附近拋還是不拋,就看此時小級別的圖上有沒有發生背離,如果發生了,最好還是拋一拋。如果小級別圖上走勢很強,就沒必要在上軌拋了。6、下跌後的第一波反抽,如果還不能碰到最後一個中樞,可見反彈之弱,繼續下跌的可能很大。反而構成了第三類賣點。如果進入了中樞內的,強弱一般,如果突破中樞上軌的,反彈很強,如果突破後的回調不破中樞上軌的,反而可能構成第三類買點。成為強勢股。7、關於順勢和逆勢的一句話,即為順大勢、逆小勢。絕對不可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