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人事為什麼說的工資不一樣
㈠ 實際工資和招聘信息工資不一樣怎麼辦
法律分析:工資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實際約定為准,並非以招聘信息為准。用人單位公布的招聘信息相當於廣告,你可以追究用人單位招聘欺詐的違法責任,但是不能據此作為用人單位違反承諾的依據,這是兩個法律問題。對於勞動而言,無論招聘信息寫的怎樣,都要與用人單位事先確認實際工資是怎樣的,而非看招聘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㈡ 招聘軟體上的工資與面試工資完全不同,這是不是騙人呢
家高新?求職時,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企業招聘信息的薪資比實際面試給出的低,你覺得招聘信息被標為假高是為了吸引眼球?最近有個朋友給我發消息說她收到了很多HR和獵頭的工作邀請,工資很吸引人,一般都在12萬以上,最高的也就18萬左右。作為一個在南寧的文案策劃,她不禁質疑,城市,職位,職位都達不到這么高的水平。這個職位的工資是真是假,她不想錯過,但又不想浪費時間,甚至怕被騙。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求職和跳槽中容易遇到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在招聘過程中方便和接收更多的簡歷,人力資源理想情況下會為其8-10萬個職位騰出一些空間,達到12-15萬個。但是為了實現一個「特殊」的情況,實現突破的概率很低,所以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會覺得工資和標注的工資差距太大。將傭金獎金計算到工資。這個方法是最低的,也是最有心機的。在一些浮動收入的崗位尤其明顯,比如獎金提成。這類崗位的底薪比較低。招人時,根據之前的平均工資或預測的獎金提成金額計算工資總額,然後標注在崗位上。好像很多銷售崗位工資都是10-15K,但聞起來基本工資是4-5K。
㈢ 為什麼通常HR給出的工資,比招聘網站上低很多
為什麼通常HR給出的工資,比招聘網站上低很多?正規公司招聘網上的工資范圍基本都是真實的,你轉正後能拿到手實際月薪基本在此范圍內,在范圍內什麼位置,主要取決於你勝任崗位的程度。當然不正規的皮包公司和銷售崗除外!
第三,我們認為別人看問題的角度理所當然地跟我們一樣
實際上這是很難的,要不然我們也不用天天去呼籲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了,當你想要換工作的時候,你之前可能學到了某些東西,比如說你使用辦公軟體的技術超贊,這樣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幫助同事,你可以認為這很重要,但是在對方的公司裡面他們可能並不需要你這樣一個人,他們更看重的可能是一個人處理對外事務的能力,關注點都不一樣,在工資方面自然也難以達成共識了。
㈣ 為什麼好多公司招聘寫的薪水 和實際的不一樣
避免面試被坑,一定要學會反問面試官。
常州姜東整理(應聘需要注意事項),一直以來都是面試官(企業)為大,應聘者往往都是弱勢群體,面試完了就是一句回去等消息,很多應聘者來面試過程中不知道問什麼或者問不清一些公司情況,導致入職後出現信息不對稱、不清楚(招聘信息會出現誇大現象,比如招聘寫的是工資5000、講的也是5000,入職才發現5000薪資是2000+3000提成),另外往往面試回去後,會出現不知道結果沒人回復的情況,所以個人就整理了一下關於應聘人員在去面試時候需要問清楚的問題,內容相對較全,建議採用部分即可。
1、假如我正式入職本公司,試用期有幾個月?工資是按照多少來算?簽合同嗎?繳納保險嗎?
2、轉正後,公司有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嗎?是按照底薪繳納還是全額工資繳納(比如獎金等)?
3、工資薪資是怎麼算的?底薪是多少?會不會發成多種結構?是按照當地最新薪資算底薪還是公司確認底薪?會實際寫在勞動合同裡面嗎?
4、招聘寫的薪資是實際薪資嗎?有沒有任務要求?(尤其是做銷售行業的)比如5000薪資,是實打實的薪資嗎?
5、公司是8小時工作制嗎?有雙休嗎?如果超過法定的工作時間會給加班費嗎?
6、平常會不會加班?假如加班會給加班費嗎?以及加班會有車補、飯補等福利嗎?
7、公司會有聚會嗎?多久聚會一次?部門還是公司整體?可以不參加嗎?不參加有影響嗎?
8、工資是每月什麼時候發放?會出現延遲發放的現象嗎?每年都會年終獎嗎?
9、每月有生日福利?國家法定的節日有發放節假日補助嗎?比如端午節
10、法定的時間加班是怎麼算的?加班費用是按照本地最低薪資還是按照個人實際底薪來算?
11、公司有剋扣工資(包括提成獎金等)現象嗎?比如遲到扣錢?看手機扣錢等
12、請假多久批復?比如年假、事假以及婚嫁等?請假是書面申請還是電子郵件?
13、產假的薪資按照什麼來,公司發送還是生育津貼?
14、如果遇到類似新冠的事件,超過一定周期不上班,會按照國家要求全額發放薪資嗎?提成會不會算進去?如果不會,怎麼扣?按照底薪實際上班天數扣還是按照法定天數扣?還是按照本地薪資標准扣?
15、如果離職,工資是會正常發放嗎?還是要拖延一個月?會照常發放獎金、提成等額外工資嗎?
16、假如公司開除我,會按照勞動法進行補償嗎?補償多久到位?
㈤ 公司發放的工資與面試時說的不符,應該怎麼辦
入職拿工資之時,發現與面試時所談的工資差異甚大,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大多數搬磚人會不了了之,不願意去與人事爭論。但對此筆者想說的是,哪怕只是相差100塊錢,都要主動去詢問原因!畢竟這全是你辛苦所得,我們有權利去捍衛自己的勞動報酬。
另外也提醒所有找工作的小夥伴,在面試之時一定要與hr談好工資的固定數額,千萬不要輕信對方,所謂的口頭承諾,一定要真實表達出來。比如工資的組成部分是由底薪加業績加全勤獎,還是包含有其他的組成部分,只有明確知曉工資的計算方式,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收入。另外留存好雙方溝通記錄,這樣即使出現了也能作為有利於證據。最後在這里筆者也想提醒用人單位,切勿為了蠅頭小利而搞所謂的文字游戲,損害員工的利益最終也會影響到自己。
㈥ 人事給的工資和經理給的工資不一樣
我感覺你可能想多了。實在不放心,可以找人事或者經理攤開來說。
最主要的就是人事和經理沒有溝通好,這說明這個公司內部溝通不好。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是擔心有人剋扣你工資。
如果是小公司,直接找老闆問清楚。因為工資是老闆發,不是人事,也不是經理。
如果是大公司,先找同事了解一下情況,再去想辦法了解清楚。
一般正規公司都有工資條的
㈦ 面試談的薪資,為什麼和招聘網站上的不一樣
去稅和五險一金之後,大概也就4200元左右。但凡請個假或者之類的,到手工資基本上就4000以下了。所以實際合同薪資也就4000出頭。招聘公司給的薪資,就像求職者秀的戰斗值,都習慣了「更上一層樓」,多少有一些虛假繁榮,你必須得打著折扣看。一定要先看何種崗位,再去看薪資的最低數,基本上就會有個預判了,不過如果你的能力很強,超過薪資范圍的最高數也是很有可能的,干什麼樣的活,自己每月可以掙多少錢。
還有一些工資寫著4000-8000/3000-6000你就按著低的算就行了,想拿高的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要加班,你要累個半死才會拿到這么多,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套路,過去的工資數是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能力和專業知識是不是貴公司所需要的。加班費用和獎勵金通常會隨人、時間、產能變動。
可以通過一些平台,對原公司進行一些評價的。如果一個公司的口碑不是很好了,那麼去應聘的人也會相應減少很多。大多數運營的底薪都在3k左右,其餘全部靠提成,一個月到手也就在3k-4k之間,甚至還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新來的比老員工的到手工資都高,為啥呢。
㈧ 招聘上寫的工資和跟老闆談的時候,為何有時會不一樣呢
招聘上寫的工資和跟老闆談的時候,為何有時會不一樣呢?
招募公司的薪水,就像求職者的戰斗價值一樣,我習慣於「更多在一樓」,有多少虛假繁榮,你必須發揮折扣。在這些年裡,我還在公司旅行,客觀地發言,當招聘經驗豐富的舊油炸機時,如果薪水不混合水分,這是真的,有時候是真的,沒有人,簡歷你真的,但它確實沒有人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招聘市場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氛圍。你想做一個明確的流量並不是那麼容易.許多引文,或不確定的性能,或者給出大范圍,簡而言之,人力資源將採用一些技術,有多少誇張的組件,作為求職者僅供參考,具體的薪水必須面對pk。
㈨ 剛剛出來找工作,很多HR在線下面試的時候說的薪資待遇和線上說的不一樣,怎麼辦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HR有些是需要KPI的,把你約過去面試就算是完成了一個任務,至於怎麼忽悠你是都是HR的套路。
㈩ 面試時,老闆說的薪資待遇和上班後說的不一樣,怎麼辦
你好!
如果你入職的時間還很短,還沒有過試用期的話,而且你也十分滿意,現在這份工作的話一定盡快跟老闆談清楚薪資的這個問題,否則後患無窮。
①面試時老闆說的薪資待遇,一般情況下是加上獎金、績效和提成後,你能拿到的最高工資。
現在你剛入職不久,也許能拿到的只是普通的底薪,所以跟面試時說的不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記得我剛畢業不久去一個工貿一體的公司面試外貿跟單的時候,當時面試官跟我說綜合收入是8000到1萬左右。
然後面試官說他們的底薪是3000元,全勤獎每個月300元,伙食補貼每個月200元,住宿補貼每個月300元,交通費每個月100元 ,話費補貼每個月200元…然後每個月每一個跟單員可以跟5~6個訂單,綜合提成就是五六千。
其實我們稍微思考一下都知道,面試官跟我說的,這是綜合工資,加上績效和獎金的。
一般來說,初入職的職員,,如果你是本地人,那麼就沒有住宿補貼。
如果你請了一天假或者遲到了,就沒有全勤獎。
而且你沒達到一定的工齡,甚至連伙食補貼、話費補貼這些都是沒有的,那麼你能拿到的就是普通的底薪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