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親愛的唱得好聽為什麼不好聽

親愛的唱得好聽為什麼不好聽

發布時間: 2023-04-30 02:15:51

❶ 這幾天突然唱歌不好聽了是為什麼呢~

唱歌不好聽的原因有很多。突然覺得不好聽或許是你對自己要求高了,覺得不滿意,才會聽起來不悅耳。可能嗓子狀態不好,沒有開開嗓,會讓聲音堵在喉嚨裡面出不來,所以肯定是不好聽的。

❷ 為什麼我聲音很好聽,但唱歌唱的不好聽也不難聽是何道理

聲音好聽的人,唱歌不一定可以唱的很好,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只是用自己的聲音原始的去唱,沒有一些儀器的伴奏,效果本來就差很多.

再者,你唱歌的時候是否有投入或者融入自己的情感呢?
要唱好一首歌,需要了解這首歌,了解它的來歷和背景.

所以我個人認為唱歌要唱的好,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1.你要有好的歌喉(這個樓主已經有了)

2.唱歌時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唱出自己對這首的情感,因為發自內心的歌聲是最好聽的

3.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了解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避免自己走進誤區,不至於瞎撞

4.對音樂要有天賦(但這條不是最重要的吧!我是這么認為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如何唱好歌的一些看法),不好莫怪!

❸ 為什麼有時候覺得自己唱歌好聽,有時候又不好聽呢

很正常啊,要看狀態了,有時狀態不好,就唱不好了,在唱歌前先練練聲,之後再唱會進入狀態,唱的就會好很多

❹ 張朝陽唱的親愛的那不是愛情為什麼那麼難唱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是由張朝陽演唱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情節深刻,歌詞中表達了一個「守候」的概念。歌詞中的「你轎棗衡的夢飛得太遠,無法一起飛翔」、「你的愛深不可測,它不是愛情」這樣的句子,強烈地表達了男女之間特別的感情,但又不是傳統的愛情,閉做而是一種不可言表的守候。
雖然這首歌的情節蘊含著濃濃的感情,但它的難度也不容小覷。這首歌的音樂結構復雜,歌劇式的流暢旋律有利於表達歌中深厚的感情,但要唱准確卻又相當不易。此外,張朝陽在演唱這首歌時,他的聲線滑動有力,又夾帶著滄桑的情感岩掘,在表達感情的同時又能夠充分傳達出歌詞中的內涵,所以這首歌可以說是難度很大的。

❺ 為什麼有些人唱歌不好聽

有些人 唱歌 很好聽,但是有些人唱歌卻不好聽,很多人都想知道這是什麼的原因導致的。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的是唱歌不好聽的原因的內容介紹,歡迎閱讀!

唱歌不好聽的原因
先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好的聲音做基礎。好的聲音效果會影響聽著的聽覺感受,這是聲樂演唱的初步要求,也是要表達情感的先決條件。

唱歌時要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如果自己覺著很投入卻沒能打動聽者,這樣的投入是沒有效果的。要把這種投入達到演唱者與聽者的雙重投入,把聽者的聽覺感受帶入,這才叫真正的成功。

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整體 文化 修養的表現會在歌曲的演唱中潛移默化的表現出來。許多歌手一張嘴,我們會覺著他的聲樂沒有修養,指的就是這一點。能做一個只能機械唱旋律的匠人,要做一個能真正深入音樂中的歌手。

有些小朋友演唱情歌時,很驚艷,大家都覺著他唱得很動情。而這種動情卻是高度模仿得來的,缺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表達的積淀。要想真正的把音樂表達深刻,就得從生活中來,再回到歌曲本身。

節奏感的表現很重要。這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這是良好樂感的基本表現。而具有良好的樂感,也需要後天勤奮的練習,有一些快速的換音還需要斷的訓練得來。

歌曲的詮釋很重要,就要看看給你一首歌,你要如何處理,這也是個人風格的集中體現,是個人演唱綜合素質的完全表達,綜所述,就要積累提高自己的音樂、文化修養。

學習一些 樂理知識 對歌唱是有很大幫助的。最好學習一些構成音樂的這些基本元素,因為你的歌唱是要把這些元素整合起來的。清楚這些元素,你又怎麼能做一個完美的整合者。
唱歌的技巧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 方法 (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 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 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 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於歌唱時喉頭不找開、不穩定造成的,而正確的喉頭位 置是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

3要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要使聲音傳得遠,充滿劇場,且圓潤,優美動聽,這是要經 過專門訓練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課題。由於共鳴訓練常常與 其它 發聲基礎要求分 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展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 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天衣無縫,走動自如靈活。

4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 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5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 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練習時,都要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

7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 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歌的。

8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 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 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以上我 們可以領悟到,在歌唱發聲的過程中,呼吸、共鳴、吐字、表現缺一不行,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 促進、相輔相成的,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歌唱”的涵義。
唱歌的發聲技巧
歌唱發聲基本功的練習,一般按音域進展的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 發聲方法 ,調節和鍛煉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扎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第二階段

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第二階段的練習是關鍵的一環,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但千萬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於唱高音,要沉得住氣,等這段音域鞏固後,再進入高聲區的練習。

第三階段

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做較復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范圍。這了階級的練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這樣我們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看了唱歌不好聽的原因還看:

1. 如何解決大白嗓

2. 唱歌跑調的原因

3. 唱歌跑調是什麼原因

4. 唱歌時底氣不足是什麼原因

5. 怎麼唱好一首歌

❻ 為什麼唱歌不好聽

圖蘭朵聲樂中心告訴您: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唱歌不好聽,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在現在的社會中,一個會唱歌的人是有很多優勢的,不管是成人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能唱好,都會有很多好處,所有練習唱歌就很重要,掌握好唱歌技巧就更有必要了!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唱歌不好聽呢?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❼ 為什麼有些人唱歌好聽而有些人唱歌卻不好聽

因為他們的方式不同,有的又白嗓子,有的用心,你說誰好聽;有的用心,有的用技巧,你說誰好聽;有的用感情,有的用唱功,你說誰好聽。判定一個人唱歌是否真正的好聽,是要看多面的:心、技巧、感情、唱功。還有就是要告訴你的是
聲音不好聽並不代表唱歌就不好聽,一個專業的音樂家或者說是唱歌評委,他們會說
啞吧也能唱歌
你也能唱歌,但你要知道
歌是不是好聽!才是唱歌的精髓。所以說哪些唱歌好聽的人具備以上四點,不好聽的人往往會遺漏其中一處或者更多。
望採納!

❽ 為什麼有些人唱歌好聽,有些不好聽

關於唱歌的技巧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動力,是由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胸腔、膈肌(又稱橫膈膜)、腹肌等組成。氣息從鼻、口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布到左右肺葉的肺氣泡之中(肺中由兩個葉狀的海綿組織的風箱構成,它包含了許許多多裝氣的小氣泡);然後經過相反的方向,從肺的出口處分支的氣管(支氣管)將氣息匯集到兩面三刀個大氣管,最後形成一個氣管,再經過咽喉從口、鼻呼出。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各肌肉群,他們的運動也關繫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動力和能量的保證。我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樂句,氣息就必須堅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

2、 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即發出聲音的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呈水平狀左右並列的、對稱的又富有彈性的白色韌帶,性質非常堅實。聲帶的中間又稱聲門,聲帶是*喉頭內的軟骨和肌肉得到調節的。吸氣時兩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吸入氣息;發聲時,兩聲帶*攏閉合發生聲音。聲帶在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是放鬆並張開的,以便使氣息順利通過。聲帶發聲,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聲帶周邊的肌肉群協助進行發聲運動。我們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還有喉嚨的上部與舌根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軟骨,叫會厭。會厭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起到聲門的保護作用,當我們吞咽食物和飲水的時候,它本能地自動蓋住氣管,讓食物通過時避免進入氣管,我們往往有時不小心喝水「嗆」了氣,就是會厭動作不協調所致。第二個作用是歌唱的時候,會厭豎起,形成通道讓聲音流暢地輸出。

3、 共鳴器官
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於音商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閃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歌唱運動的感覺遠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鋼琴、小提琴訓練那樣的肌體運動來得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歌唱者要有敏銳的自我感覺,並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 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學為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是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體的運動都受到心理的指揮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願望及舞台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候心理的制約因素甚至比發聲技術更重要地左右著我們的訓練,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歌唱時,尤其在台上表演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體器官的位置及活動狀態上。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熱點內容
為什麼報名學車都很便宜 發布:2025-05-25 02:19:14 瀏覽:961
為什麼拍下東西關閉交易 發布:2025-05-25 02:19:12 瀏覽:142
女人為什麼找不到合適的伴侶 發布:2025-05-25 02:17:21 瀏覽:238
為什麼會睜開眼睛睡覺呢 發布:2025-05-25 02:12:40 瀏覽:394
菜燒好了時間長為什麼會變黃 發布:2025-05-25 02:05:56 瀏覽:716
蘋果12開熱點為什麼總是關閉 發布:2025-05-25 02:05:14 瀏覽:634
為什麼戴眼鏡看近的東西模糊遠的清晰 發布:2025-05-25 02:01:37 瀏覽:196
realme真我gtneo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25 01:56:46 瀏覽:65
手術以後為什麼晚上嘴干 發布:2025-05-25 01:56:37 瀏覽:708
為什麼壓縮包解壓後文件名稱是亂碼 發布:2025-05-25 01:55:02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