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杜甫的詩不好
發布時間: 2025-05-02 14:41:36
① 杜甫詩風為什麼會是「沉鬱頓挫」呢
1、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批判意識是形成杜詩「沉鬱頓挫」風格的思想基礎。
杜甫的憂患意識和批判意識都是源自儒家仁政思想,杜甫的理想政治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即德政。在他的詩中「病樹、桔楠、桔棕、古塞、秋雲、……甚至高江、急峽、危城、孤舟、啼猿、翔鳥、落花、寒月以及那辛苦的織女,堂前撲棗的老婦,重負下呻吟的老農,新婚成別的夫妻,那巧取豪奪的官吏,驕橫跋扈的將軍,粗暴無理的惡少,長安水邊的麗人,都成為頗能代表杜詩風格的一象」。表現了詩人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混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
② 杜甫寫的詩都是關乎民間疾苦的,為何他本人風評卻不好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偉大的詩人,其人才華橫溢,憂國憂民,他常用自己的詩詞來描寫當時心中的悲哀與時代的變遷,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詩人,為何他本人的風評卻不好呢?大概是因為其時運不濟又恃才傲物,所以經常入不敷出,而需同窗好友的接濟而來。
杜甫在四十四歲的時候,朝廷招其為一縣縣令,但是因為當時的任縣太過偏遠而清苦,所以被杜甫拒絕了,後因有人從中為杜甫周旋而調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但是沒多久就被降職,而杜甫就嫌棄降職後的官職太小而棄官不做。又一心想當官,而不願開館授課,接受束脩,所以杜甫的一生可以說其窮困潦倒大部分原因都在其自身。
杜甫的一生可謂是窮困的,也可以說是悲慘的,正因為生活中所遭遇的這些經歷,而造就了杜甫流傳百世的詩集,更是被後人稱為詩聖,但其風評卻因為其自身的經歷和性格的偏傲反而不並不好,也只能說,杜甫的性格造成了他生活的潦倒,卻也成就了一個流芳百世的詩聖!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