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支撐時間為什麼這么長
1. 兩次遷都搖搖欲墜的宋朝,為何能支撐150多年
宋朝雖然兩次遷都都是歷經坎坷的,但是還是堅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也是挺長時間的,很多人都不看好宋朝,因為宋朝作為我國古代的朝代,確實挺衰敗的了。宋朝比兩晉時期都要衰敗的多。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百姓最窮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弱的朝代,
遼國經過北宋一百多年的供養,遼國在天祚帝時期達到了遼國的鼎盛,人口、軍隊都遠多於北宋前期的遼國。宋朝供奉其他的國家來保證自己的生存,這也是史無前例了吧。
2. 為何宋朝戰亂不斷但是依然可以支撐那麼長時間
一般人覺得宋朝的實力很弱,因為宋不算完全意義上實現統一,但實際上宋的綜合實力並不弱。
宋的文化科技實力空前發達,最早的版權出現在宋朝,宋版書一般都是印刷精美的代名詞。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在宋朝形成實際的用途。可見宋的發達。
宋的經濟空前的發達,宋是少有不歧視商人,不以言利為恥的朝代,宋代的GDP有種說法是可以佔到世界的80%,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在宋代成熟。所以宋有著極強的經濟實力。
宋的軍事實力,很多人認為宋的軍事實力很弱,其實不然。宋初與遼爭鋒,初期大多數是宋攻遼守,澶淵之盟也是宋占據一定優勢的時候。北宋的滅亡有一定的偶然性,隨後南宋不久之後就穩住了陣腳,站穩了腳跟。雖然與女真對抗處於劣勢,但也是有攻有守。最後對陣蒙古,這個不是宋太弱,而是蒙古太強,當時的蒙古屠城滅國往往也就是幾個月,長的也就一年,但即便這樣宋也在蒙古的兵鋒下堅持了幾十年,甚至還有蒙古大汗蒙哥戰死的事情。若非當時的蒙古可以集中幾乎全世界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未必能對只有半壁河山的宋怎麼樣。可見宋的軍事實力也不是想像的弱。
我覺得宋能存在這么久,外族的戰爭是一個主要的因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宋的內部相對而言是最安定的,方臘楊幺之類的起義比之漢之黃巾、唐之黃巢、明之李自成張獻忠、清之太平天國不可同日而語。
3. 靖康之亂後,為何南宋還能支撐152年
靖康之亂後,北宋覆亡,趙構重新建立了宋朝,由於地理位置靠南,稱為南宋。南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建立起來的,那麼它是如何又支撐了152年的?
首先,在歷史中,南宋的經濟是非常發達的,農業,製造業,絲綢,冶煉法,造船,制瓷,這些技術從宋代開始繁榮,同時還開辟了貿易市場,以出口手工業製成品為主,給南宋積累了大量的財力物力資源。打仗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所以導致南宋不是很強,但也不弱。
如果後期沒有出現大量的奸臣,南宋肯定能存活更長的時間。
4. 在靖康之恥後,南宋憑什麼還能支撐長達152年之久
靖康二年開封被攻陷之後,宋國的一些貴族開始往南方遷移,南宋就是這樣被建立起來的,因為是原來宋國的殘余,所以也並不怎麼強,南宋成立後也是內憂外患的,內是國家剛成立,各種政權都還不穩定,也有的不擇手段為了上位的人。而且國內的居民的生活也非常混亂,當時也沒有國法,就算是有,也是有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強盜。也有的也是帶兵起義反對南宋的成立。外患是因為當時的南宋非常渺小,隨便哪個國家都可以把南宋攻下。而南宋竟然在這樣的環境下存在了152年,是南宋運氣好嗎?
金國覆滅後很少有國家可以和蒙古對抗,雖然南宋曾經戰勝過蒙古軍,但是在這次卻被蒙古軍打得節節敗退,後來因為蒙古軍的入侵,導致南宋財力不足,當時的官員都想著拿錢逃跑,之後南宋因為國庫空缺沒有資源供應給軍隊,被蒙古攻陷。南宋被攻陷之後,國內民不聊生,之後居民越來越少,最後變成了一片廢墟。而南宋存活下來的官員,都在蒙古的統治下卑微的活著。
5. 北宋和南宋有何不同,為何南宋比北宋持續那麼久
其實兩個朝代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北宋時間是960年-1127年,總共經歷了167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定都東京,當時統領的是黃河一帶以及黃河以南的領域,但是在1126年金軍攻進了開封,然後北宋滅亡了。南宋是公元1127年-1279年,經歷了152年,當時北宋趙構存活下來了,定都南京應天府,地理位置主要是從淮河-大散關為界,1235年蒙古開始入侵南宋,最後還是滅亡了。以上就是兩個朝代的大致不同,當然還是有很多細節方面的不同的。
當然南宋還是有很多給力的將軍的,像岳飛抗金也是抗擊了二十餘年,但是因為最後南宋的皇帝昏庸無能,最後也是導致國破家亡了。
6. 都是南遷都城,為何南宋撐了152年,而金朝只能撐20年
首先跟他們兩個定都的地理位置有關系,畢竟金朝屬於北方的國家,金朝總共換了三個首都。剛開始發家的時候在黑龍江,然後慢慢的遷到了北京,最後呢又遷到了開封,然後被蒙古所滅。特別金朝遷到了開封以後,那個時候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國發展起來了,金朝在蒙古國的眼中可以說就是眼中釘肉中刺,如果成吉思汗想要統一天下的話,必須要先把金朝給滅了。
再加上那個時候占據著長江這個天險,就導致北方的游牧民族想要輕易的把南宋給滅國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並且南宋那個時候的經濟實力可以說也是非常強的,特別在前期的時候,可以說在支持打仗從來沒有含糊過,畢竟南宋統治者多少也是想要還於舊都的。
7. 面對蒙古進攻,為何南宋能比金國支撐更長的時間
面對蒙古的進攻,金國支撐了二十多年,而南宋則支撐了五十多年。那麼曾經滅掉北宋,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大金國為何會敗亡的如此迅速?而南宋又為何能抵擋住強大的蒙古鐵騎半個多世紀的進攻呢?
三,正如第二點最後所說,蒙古內部出現權力爭奪,他們無暇顧及與宋戰爭。這種權力爭奪在滅宋之前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窩闊台去世,第二次是蒙哥去世。尤其是蒙哥去世,大大延長了南宋的壽命。當蒙古軍從歐洲撤回時,蒙哥穩定了內部,便把矛頭直指南宋,公元1259年,下令分兵出擊,蒙哥攻蜀,其弟忽必烈攻湖北。可是蒙哥在重慶釣魚城受到了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在長時間的攻防戰中,蒙哥被流失所傷,最後不治身亡,由於蒙哥死的太過突然,使得蒙古內部出現了第二次權力爭奪,得知蒙哥死訊後,忽必烈也匆匆撤軍,回去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去了,於是南宋朝廷再一次得到了喘息之機,這一次忽必烈用了8年的時間來穩定政權,直到1267年,忽必烈才再次攻打南宋,進攻目標為襄陽,期間呂文德病逝,堂弟呂文煥堅守六年,最終城破投降,襄陽城破意味著南宋朝廷已無險可守,城破後不到七年,南宋便滅亡了。
四,宋朝國力。雖然南宋也是主昏臣庸,但南宋占據了江南富庶之地,其經濟實力要比金國強大的多。
不管怎樣,從釣魚城之戰和襄陽保衛戰中我們不難看出,南宋並非如很多人所說的是“弱宋”,只不過奸臣當道,主昏臣庸,即便國力再強大,滅亡那也是遲早的事情。
8. 靖康之恥之後為什麼南宋還能支撐152年
靖康二年,開封淪陷,戰馬的鐵蹄下,有多少冤魂嗟嘆。國都被迫南遷,南宋就是在這樣的風雨飄搖中建立起來的。跟北宋相比,南宋的國土面積更小,且外部敵人更為強大。從金國到蒙古,都是難以應對的外患。。
南宋的經濟在後期也開始出現很嚴重的困難。東南財力逐漸枯竭,皇室官員奢侈無度,軍事耗費巨大,冗官冗兵。這些都使南宋的實力逐漸枯竭。同樣以湖州為例,南宋後期的產量,以及不足嘉興十分之一,姑蘇二十分之一。根本無力經受災害,不見當日的富足。
長江以北早已是一片廢墟,南岸也因為多年的戰事對峙,民不聊生。官場貪墨無算,君王朝臣昏庸,廟堂之上,盡是奴顏婢膝之徒,狼心狗行之輩。如果說南宋得以支撐一個半世紀是多個因素共同努力的結果,那南宋最後的滅亡,同樣亦然。
9. 同樣是南遷都城,為何南宋能撐152年,而金朝只能撐20年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都城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並且還是天下的政治、經濟中心,因此一般情況下,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是不會遷移都城的。但是有的時候,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不少中原王朝都選擇了南遷,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東晉等等。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個問題:南宋遷都臨安,成功為大宋王朝續命152年,但是相比來說,金朝遷都汴梁,卻只能為金朝續命20年。為什麼同樣是南遷,兩個王朝的命運卻完全不同呢?
其次,學者認為,南宋之所以能夠在抵禦金軍的時候取得勝利,當地居民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北宋經歷了「靖康之恥」,導致無數人家破人亡,因此南宋居民對於金軍的入侵可以說十分反感,很容易就能夠和南宋軍隊達成共識,共同打擊入侵的金軍,並且最終取得了抗金斗爭的勝利。
而反觀金朝當時面臨的情況,在蒙古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不禁金宣宗和很多大臣都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甚至就連當地老百姓也紛紛無法忍受金朝的壓迫,選擇發動起義反抗金朝的殘暴統治。在河北已經亂成一鍋粥的情況下,金宣宗選擇南遷汴梁雖然是不得已之舉,但是這也恰恰暴露了金朝統治內部的虛弱。1234年,蒙古軍隊南下攻克汴梁,立國120多年的金朝遷都之後也只勉強支撐了20年就滅亡了。
10. 同樣是南遷都城,為何南宋能撐152年,而金朝只能短短幾十年
都城南遷,是中國古代某些弱小的封建王朝繞不過的命運。很多時候,這些弱小的王朝,敵不過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只好南遷都城,以避兵峰,苟延殘喘。其中苟延殘喘最為成功的是南宋,續命長達150多年,而南宋的敵人金國,卻僅有20多年。南宋之所以可以撐150多年,而金國只能撐20多年,原因有三:1、南宋有抗金大軍,金朝有逃命大軍;2、南宋有銀子,金朝有條毛;3、南宋軍民同心同德,金朝軍民離心離德。
3、南宋軍民同心同德,金朝軍民離心離德
宋朝,打仗不行,但搞民生建設,還是可以的,因此宋人對於趙宋正統,還是非常認可的,對於南宋,還是非常有歸屬感的。對於金朝的入侵,南宋百姓同仇敵愾,全面支持南宋抵抗金國的侵略。金朝南遷的時候,金朝已經腐朽,金朝百姓對於金國,已經完全失望,金國的存亡,他們完全不關心。這樣的狀態,金朝是支撐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