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雞拉白痢一直不好為什麼
㈠ 雞拉白屎是什麼疾病用什麼葯才能治好這種病
1. 腎傳支
雞腎型傳支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雞前期表現為呼吸道症狀,氣管啰音、咳嗽、噴嚏、甩鼻、腫臉流淚,然後迅速波及雞群;中期為假康復期,呼吸道症狀減輕,無異常表現,呈「假康復」現象;後期病雞拉白色糞便,糞便內有大量尿酸鹽,肛門沾滿白色稀便,脫水、皮膚干縮,腎腫大。
防治措施:注意雞舍溫度控制,做好通風、衛生工作,防止雞舍內過於潮濕,合理控制雞群密度;使用「肝腎康」飲水,預防肝腎病變。
2. 雞新城疫(雞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病雞短時間內大群精神變差,採食量下降,出現吭哧、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開始拉黃綠色或白色糞便,產蛋雞群出現軟殼蛋、白皮蛋、畸形蛋。
防治措施:做好日常消毒、殺菌工作,採用新城疫凍干苗飲水或滴鼻、點眼;使用新城疫葯「獨敗」配合「桿立克」飲水,控制病毒感染,預防大腸桿菌混感。
二、腸道、生殖系統病
1. 雛雞白痢
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雞病。多發生於7~15日齡的雛雞,病雞精神不振、怕冷、食慾下降、兩翅下垂,拉白色濃稠、白色糊狀糞便,如石灰狀堵塞肛門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引種時要慎重,選擇健康、優良雞苗,育雛期做好環境消毒工作;使用「開口樂」作為雛雞開口葯,預防雛雞白痢,增強機體抗病力。
2. 大腸桿菌病
由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傳染病。病雞精神沉鬱、少食、咳嗽甩鼻,閉眼流淚、機體消瘦,腹瀉,拉灰白色糞便,死前抽搐轉圈,蛋雞產蛋量下降,產蛋高峰短或沒有產蛋高峰。
防治措施:做好疫苗預防,改善飼養條件,勤消毒;選擇大腸桿菌葯「桿立克」與「速安」交替使用,主治大腸桿菌病,防治急慢性敗血症和腸道感染。
3. 傳染性法氏囊
有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雞病。雛雞雞群多發,病雞精神沉鬱、怕冷,食慾下降、渴欲增加,啄肛,拉白色水樣或白色粘稠糞便。
防治措施:對雞舍進行嚴格消毒,及時處理病雞,減少人員出入,對發病雞群降低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適當增加維生素含量;使用「桿立克」配合「肝腎康」,控制繼發感染,保護肝腎、腸道,提高葯物吸收利用率。
4. 禽霍亂
是一種出血敗血型接觸性雞病。病雞精神沉鬱、呆立、羽毛松亂,閉目縮頸,呼吸困難,腹瀉,關節腫大,拉灰白色稀便,內臟表面有白色尿酸鹽沉積。
防治措施: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工作,搞好環境衛生,帶雞消毒;使用「桿立克」飲水,控制全群病情,再做好消毒工作。
這些情況都會導致雞拉白屎,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最後提醒您,一定要對症下葯。
㈡ 肉雞拉白色稀便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營養不良引起體內生成的尿酸鹽過多,經腎臟排泄體外而成白色稀便,一種是雞沙門氏菌引起的雞白痢病,病雞同樣拉白色稀便。
當飼料中蛋白飼料含量過高或氨基酸不平衡,肉雞採食後,雞體產氨量過多,氨代謝產物最終是尿酸,經腎臟排除,就是白色的稀便。當血液中的尿酸過多,超出腎臟的排泄能力,尿酸在體內蓄積,會引起尿酸鹽沉積症。
雞白痢病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傳染病,
病因有好多,下面是主要的方面:
1.種蛋帶菌、種雞(包括公雞)患慢性白痢或隱性帶菌,其所產的種蛋就會有30%左右帶菌。
2.孵化器內感染。由於帶菌種蛋出雛後,雛雞的胎糞、絨毛、蛋殼等 都含有大量雞白痢沙門氏菌,
3.飼養管理不當,如育雛室的溫度忽高忽低,通風不良,密度過大, 雛雞飲水不衛生或不足,飼料品質不好,大小雞混養等均可使本病發生。
4.消毒不徹底。雞舍、用具沒有嚴格消毒,糞便處理不當。
5.老鼠、飛鳥進入雞舍,無關人員隨便出入雞舍。
6.從發病區的種雞場引苗雞。
等等,都可以引發雞白痢病
凈化種雞是預防和消滅雞白痢的根本辦法。
㈢ 我們家的雞拉白屎,沒精神 然後就一個一個接著一個的死,是怎麼回事
1. 傳染性法氏囊。多發生在2-6周齡的雞群,病雞表現為縮頸、扎堆、嗜睡、兩翅下垂,拉石灰樣白色稀糞。
2. 雞白痢。多發生在0-15日齡的雛雞,發病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下降,扎堆,打顫,羽毛松亂,拉白色糊狀糞便堵塞肛門。
3. 腎傳支。發病初期有輕微呼吸道症狀,然後消失,雞群大量發病,飲水增加、厭食、扎堆,排白色水樣稀糞,伴有大量尿酸鹽。
4. 痛風。病雞精神不振,食慾不振,機體消瘦,肉冠蒼白,羽毛松亂。糞便稀薄呈澱粉糊樣或石膏樣,含有大量白色尿酸鹽,污染泄殖腔周圍羽毛。
二、應激。當雞群突然斷水斷料、轉群、斷喙等引起應激反應,會導致雞腸道內腸液分泌異常,出現一過性白色糞便。
三、用葯不當。長期使用磺胺類葯物、抗生素,或大量使用抗菌葯,會破壞雞體內菌群平衡,有益菌受到抑制,有害菌增加,產生毒素,肝腎嚴重受損,尿酸鹽沉積,引起腹瀉,拉稀的症狀。
雞拉白色稀糞怎麼治?
一、預防:
1. 加強飼養管理工作,除了做好日常的衛生、消毒、通風、密度安排工作之外,還應注意飼喂雞群的原料、飼料正常無霉變,保證飲水的清潔干凈;
2. 飼喂和飲水時間要有規律,不能過於頻繁,也不能突然斷料斷水;
3. 盡量避免轉群、驚嚇等因素對雞群造成應激;
4. 對雞病進行治療時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用葯,不要私自長期對雞群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葯物,防止雞群肝腎、腸道受損。
二、葯物:
1. 傳染性法氏囊。使用抗病毒葯「呼獨康」配合保肝利腎葯「肝腎康顆粒」;
2. 雞白痢。「開口樂」作為開口葯飲水,添加抗菌葯「桿立克」,配合「速補21」補充維生素;
3. 腎傳支。抗病毒葯「呼獨康」配合「肝腎康顆粒」,和「感用」飲水3-5天;
4. 痛風。「肝腎康顆粒」飲水3天。
㈣ 雞拉白屎怎麼辦
雞拉白屎很可能是因為感染了雞白痢,可用以下幾種方法處理:
1、用酸化劑飼料添加劑。
2、使用益生菌復合中草葯制劑。
3、用慶大黴素每隻10萬單位飲水,連用2 天,也可用氟呱酸、樂美仙0.1%飲水,土黴毒、四環毒、氯黴素、磺胺類葯物拌料飼喂 ( 按 0.2%比例拌料 )。
4、花椒15g,蜂蜜30g,大黃、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麵粉做成 小丸,每隻小雞1d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兩次,濃縮汁為30ml,每天雞 服3-5滴,或稀釋3倍自飲。
5、使用「三黃白」制劑系中葯三顆針、黃芩、白頭翁等研粉。 雞白痢的治癒率 在 95%以上。
雞拉白屎多由於腸黏膜分泌大量的腸液及尿酸鹽增多造成,引起腎臟損害的營養性因素或傳染性因素都可使尿酸鹽排泄障礙,而導致白色稀糞的。
(4)大雞拉白痢一直不好為什麼擴展閱讀:
復合中草葯制劑用於雞白痢沙門氏菌人工感染雞的預防和治療, 保護率達88%~ 90% , 治癒率為75%~ 84. 4%;而「三黃白」制劑系中葯三顆針、黃芩、白頭翁等研粉,使雞白痢的治癒率 在 95%以 上;1%混合酸對雞白痢的預防效果明顯,,保護率達97%。
㈤ 雞拉黃白痢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
雞黃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雛雞的一種常見傳染病,以1周齡-3周齡以內的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雛雞拉白色稀便及糊肛為主要特徵,嚴重影響著育雛成活率及雞群質量,給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預防好雞白痢,在飼養管理上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做好對育雛溫度的控制。無論是採取哪種育雛方式,都要使育雛室內達到所需要的育雛溫度,否則的話,如果溫度控制不好,無論使用什麼葯物也可能起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當採用地面平養、火爐或鍋爐取暖時,如果育雛室面積或空間較大,一開始可以先用塑料油紙隔開一塊較小的空間進行育雛,隨著雛雞日齡的增長,再逐漸擴展育雛空間,這樣有利於對溫度的控制。立體籠式育雛時,可在育雛室內多設幾個取暖點,以保證溫度的均勻分布。在實際生產中,宜提倡高溫育雛法。即前三天育雛溫度達到36—38℃,然後每天下降o.5℃,直至降到21℃,夜間比白天高l一2℃。首先,採用高溫育雛,可以促進雛雞卵黃的吸收,減少雛雞出皺與人舍時溫度差造成的冷應激,降低雞白痢和痛風病,明顯地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其次,對育雛前的消毒工作,對育雛舍內濕度、通風、育雛密度的控制等也不能忽視。
另外,進行合理的葯物預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可在2—7日齡內,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對雞白痢敏感的葯物,如 雛雞白痢葯「開口樂」,發生該病後,首先要改善飼養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特別是溫度方面),同時才是用葯,管理用葯相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育雛效果!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㈥ 為什麼雞拉白色的糞便還無精打採的老是蹲著不動。一趕就跑,好像吃東西也沒食慾
應該是因為生病了。依據你說的,應該是得了雞白痢疾。
雞白痢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雞場常見病。帶菌母雞產出帶菌蛋,孵出病雛,病雛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飼料、飲水、土壤、墊草,健雛採食後經消化道傳染,從而使該病在雞群中流行。發病後,將病雞隔離,喂服氟苯尼考,環丙沙星。 加強對雛雞的飼養管理在養雞生產中,育雛始終是關鍵,飼養應格外細心。對溫度、濕度、通風、光照都應嚴格控制。
㈦ 雞拉白屎怎麼辦
雞拉白屎 是雞的一種極其常見的傳染病。幼雛往往表現為急性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急性的一般在孵化時已感染,往往現殼不久就死亡。多以5天後發病,十來天死亡達到高峰,以大群飼養特別是注意此病;後期以白痢症狀為主,死亡較少。病雞怕冷,擠堆在一起,精神沉鬱、不食,拉出白色為主的稀糞,象白灰一樣粘在肛門周圍,母雞產蛋明顯減少。 雞白痢防治方法:防治雞白痢的原則是設法消滅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同時結合加強孵化育雛的消毒衛生工作。 1、在飼料中添加2.5%恩諾沙星或0.5%磺胺甲基嘧啶連用1周。 2、每公斤體重用土黴毒200毫克,每隻每天喂20—30毫克,連續5天。
㈧ 雞白痢如何防治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以2~3周齡雛雞下痢和敗血症為特徵的傳染病。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雛雞成活率的因素之一。
(1)流行特點本病最常發生於雞,且肉用品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蛋用品種的抵抗力較強。成年母雞感染白痢後,多成為慢性或隱性帶菌者。近年來,發生特點出現新的變化,即青年雞也可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比雛雞和成年雞更大。本病主要傳播途徑是種蛋垂直傳播;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雛雞飼養中忽冷忽熱、衛生差、密度大、潮濕、通風不良、飼料配合不當和營養缺乏促使白痢的暴發。
(2)主要症狀和剖檢變化由於種蛋帶菌孵出的雛雞常常一出殼就死亡。如果是孵出後被感染的,一般從5~10日齡開始發病,至2周齡達高峰。病雛表現怕冷,蜷縮或擁擠在一起,閉眼昏睡,翅下垂。病雛呼吸急促,常見肛門露出,並一伸一縮地活動著,病雛排糞時常尖叫,排白色糨糊樣稀糞,肛門周圍的絨毛上常粘著石灰樣糞便,干後結成硬塊,堵塞肛門。3周齡以上的病雛發生呼吸症狀的較少,白痢症狀較少,一般較少死亡。成年雞主要症狀是產蛋量下降,排青棕色稀糞,營養性消痩。
(3)防治 預防:預防雞白痢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設法消除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特別是對於種雞群要做得格外徹底,積極建立和培養無白痢的種雞群,同時加強孵化、育雛的消毒衛生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檢疫凈化雞群。診斷檢疫雞白痢須在2日齡開始每隔15天進行一次檢疫,連續4次,以後隔月一次直至連續2次均不出現陽性反應雞,可改為隔6個月或1年檢疫一次。將陽性反應雞全部隔離淘汰。
第二,嚴格消毒。孵化用的種蛋必須來自檢疫陰性的種雞,種雞在入孵前可用甲醛熏蒸(即進行蛋殼消毒)後再孵化,雞舍、地面和用具徹底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
第三,加強雛雞的飼養管理。育雛室經常保持清潔乾燥,溫度要恆定,墊草勤曬勤換,雛雞不能過分擁擠,飼料槽和飲水器防止被雞糞污染。
第四,及時投葯預防。在雞白痢的傳染來源還沒有充分控制的情況下,在一些經常發生雞白痢的雞場,配合必要的葯物預防,有助於控制發病。
治療:治療雞白痢的葯物較多,選用葯物時,必須注意到近年來由於廣泛使用磺胺類和抗生素類葯物,病菌易產生耐葯性問題,應換用不同的葯物,交叉給葯,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先做葯敏試驗,選用有效葯物。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土黴素、金黴素和四環素按0.2%拌料,甲碸黴素按0.1%~0.2%濃度飲水,用葯2~3天減少或停止死亡,可繼續用5~7天;或卡那黴素每隻雞0.1萬~0.2萬單位肌肉注射,或用慶大黴素按0.1%~0.2%添加於飲水中給病雛飲服,連用3~5天;氟哌酸按每千克飼料添加0.05~0.1克,拌料,連用3~5天;或敵菌凈按每千克飼料添加0.2克,拌料,連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