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在家蒸饅頭不好

為什麼在家蒸饅頭不好

發布時間: 2022-04-20 06:32:18

① 自己在家做的饅頭沒彈性,口感很差,這是什麼原因

饅頭,如今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尤其是早餐和晚餐,饅頭搭配著清粥小菜,吃得非常舒服。饅頭非常抵餓,小編常常看見建築工地的工人吃饅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饅頭很便宜。饅頭好吃又抵餓,但是經常吃的人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饅頭放涼後變硬,尤其是天冷的時候。剛蒸出來非常松軟,看著就想吃,但放涼變硬後,口感又干又硬,小編買的饅頭曾經硬的像磚頭。

所以,蒸饅頭其實也有很多要學的東西,發酵面團不只是用酵母粉,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用,如果用牛奶代替水來和面,那饅頭出鍋後就會自帶甜甜的奶香味。要想就饅頭蒸好後不變硬,就別只加酵母粉了,多加幾種配料,效果會更好!

② 為什麼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鬆,而家裡做的卻做不到

饅頭不蓬鬆不是水平不好,而是我們少了很多的環節,比如,在選擇麵粉上,有的面是低筋面、中筋面、高筋面,有的是適合包餃子、做餛飩的,而不適合做饅頭,恰恰你卻選擇這樣的面,饅頭肯定不是蓬鬆的,要選擇蒸饅頭的專用面才可以,當然,不止這一個原因,還有很多原因:

一、發面時對環境和溫度沒有把控好,可能用涼水進行了發面,涼水是發不起來面的。

二、發面時可能使用了過期的酵母粉,酵母粉過期對方面有極大的影響。

三、發面時面團太硬,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是很硬的,不會出現蓬鬆的現象。

四、發面時沒有放入白糖,白糖起的作用很大,但大家忽略了這一點。

五、發面時選擇的麵粉有問題,並不是蒸饅頭的專用麵粉。

六、發好的面揉好的面團,沒有放入食用鹼,這樣也是不容易出現蜂窩狀的,蒸出的饅頭也是不碰松的。

③ 為什麼在家蒸饅頭總是沒彈性,有什麼竅門嗎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蒸出來的饅頭沒彈性,很硬,多數情況下是因為發酵不足引起的,讓面團沒法膨脹導致的。很多人沒有進行二次發酵,並且面也沒有揉好。

饅頭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都會經常食用,特別是北方人家家戶戶都會蒸饅頭吃,但是,真正能蒸出好吃的饅頭,還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我詳細分享下蒸饅頭過程及注意事項


需注意的重點(非常重要)

1、第一次餳面,一定要把面餳好,餳發至兩倍大,出現大師蜂窩狀。

2、第一次餳面後,接下來就是第二次揉面,揉20分鍾,把面揉透。

3、做出饅頭模型後,放入鍋內,繼續餳發15分鍾,讓饅頭變大變輕。

4、饅頭蒸熟後,關火但不開蓋,繼續燜5分鍾再出鍋。

④ 自己在家做饅頭時,面總發不好,也沒有什麼好方法

現在食品追求健康安全的時候,饅頭店和自己家一樣,就是量多量少。制粉是指麵粉和適量的水在適當的溫度和一定量的發酵產物酵母的作用下繁殖產生氣體,使面團膨脹,出現許多小孔。

發酵產品的類型和原理

常用的發酵是老面發酵和酵母發酵,也稱為生物發酵。小蘇打和發酵粉也可以輔助發酵,是化學發酵。它們的主要功能是發酵食物。

面團攪拌時間。在一定時間內,麵粉中的麵筋和淀分才能充分吸收水分。揉面後沒有乾麵粉,面團表面光滑。揉面時間短,面團中的麵筋吸收的水分就不夠。網路麵筋無法形成,面團發酵不充分,饅頭容易崩。且不得少於10分鍾。

發酵產品的用量和預處理。無論是用老面還是酵母,還是用酵母結合發酵粉,發酵產物的量都要參考季節溫度,靈活使用。

老面:的用量一般來說,老面的麵粉用量是15%-20%,冬天至少30%。

酵母用量:一般來說,麵粉和酵母的比例是100: 1,也就是500克麵粉用5克酵母,冬天可以加3克。

發酵粉和酵母的用量請參考酵母的用法。

使用前進行「處理」:老面應浸泡在溫水中,然後用手壓碎,以防止乾燥顆粒的存在;酵母或發酵粉應在溫水中浸泡5分鍾左右,以激活其「活性」。面團溫度和發酵時間。正常面團溫度為30左右,酵母最適溫度為25-30。超過52,酵母會被燙死,失去發酵能力,即使在低溫的冬天,也不能超過這個「紅線」,水溫控制在45左右。

做面的時間也和季節直接相關。一般來說,老面冬天12小時左右,夏天最多6小時,春秋季8小時左右;酵母可以做面條,夏天最多4小時,冬天8小時。


為了加快發酵速度,可以加入白糖、食用油、牛奶、啤酒、白酒、雞蛋、或者蜂蜜,或者兩者結合使用(老面是發酵的,盡量不要用,我覺得也無濟於事。

如果面團體積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左右,那就是好面團了。

用手指在面團中間戳個洞,洞有彈性,閉合,或者用手拉麵團,有明顯的蜂窩狀,就是面團到位。

⑤ 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鬆,自己在家為什麼做不出這種效果

蒸饅頭最好的選擇就是中筋麵粉,也就是樸素的普通麵粉,不要用高筋或者低筋麵粉。因為這個「筋」的高低其實就是穀物蛋白的高低,饅頭店用的麵粉都是專門蒸饅頭的麵粉,想要饅頭蒸出來蓬鬆,麵粉也是比較重要的,像我們自己家裡有什麼麵粉,就用什麼麵粉來蒸,肯定是沒有賣的蓬鬆了。


⑥ 自己在家做饅頭,卻怎麼也發不好面,發面有哪些技巧嗎

根據題主描述說一切按照網上說的麵粉和酵母粉的比例去做,但是總是發不起來,也沒有蜂窩狀。根據我的經驗,我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檢查發酵粉是否在保質期內,酵母是否生過蟲。

酵母粉一般都有保質期,過了保質期,酵母粉的酵母就失去了發酵功能,用過期酵母和出來的面團根本發不起來。曾經有個朋友用高筋粉做麵包,也是發不起來,後來找到我,我看了她家的酵母粉告訴她,酵母過期了,難怪發不起來。

4.面團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水混合後,首次和成的面團比較粗糙,可以醒發10分鍾後,再揉一次,做到三揉三醒,讓面團充分的揉勻,表面光滑如玉。這樣才能保證做出來的饅頭表面光滑美觀。

5.保證適宜的溫濕度。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應在30-35度,濕度在70-75%,溫度太低或者太高都會影響發酵速度。濕度低會影響發酵,影響成品質量。

6.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500克麵粉,用水量不低於250毫升,一定范圍內,面團含水量越高,面團發酵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7.二次發酵很重要。

做好的成型的饅頭包子,放在溫暖的地方二次發酵,發酵至原來的1.5倍大就發酵好了,經過二次醒發的饅頭包子,更加彭松,喧騰。

⑦ 為什麼我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

有朋友問:為什麼我每次蒸饅頭總是沒彈性?也就是正常用酵母發面的啊,還有什麼竅門嗎?

我第一回做饅頭,做出來得也是沒什麼彈性,很實的一個饅頭。主要還是發酵過程沒注意好,特別是沒有進行第二次發酵。

另外,酵母並不是放得越多就越好,它的使用量為麵粉重量的1%~2%時,這時的發酵能力是最強的。

⑧ 饅頭蒸不好是什麼原因

1、火候掌握不對,蒸熟後馬上揭開鍋蓋
蒸制的發面製品不要旺火急蒸,而需要採用中火蒸制,讓面團中等等麵筋逐漸成熟,起到支撐作用,同樣,在蒸熟之後關火不要馬上揭蓋,鍋內的氣壓和鍋外的氣壓不同,馬上揭蓋子會讓饅頭迅速冷卻,外面的壓力會把麵筋揉制不均勻的饅頭壓癟。竅門:使用蓋子帶排氣孔的鍋蓋蒸制,效果會好很多

2、發面時間過長,麵筋網路在發酵菌的作用下無法發揮正常作用

發面的過程中麵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團的支撐靠的就是麵筋網路的作用。如果發面的時間過長,麵筋就會逐漸進入衰落期,無法在起到支撐的作用,那麼蒸出來的饅頭或者包子也就會收縮干癟了。

⑨ 做饅頭面發得很好像蜂窩眼,但蒸出來的饅頭不好,這是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在家裡面做麵食吃,比如蒸饅頭、蒸包子等等,這些麵食一般都是要提前發面的,發面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不過,很多人發面發的很好,做出來的確實死面。那麼發面發的挺好整出來的為什麼不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發面發的挺好蒸出來的為什麼不好

面發的挺好,這只是蒸饅頭的第一步,還有下面4個步驟沒有把握好:

3、蒸饅頭時沸水入鍋蒸

我們揉好、餳好、做好的生饅頭,壞在直接放入沸水鍋中蒸,生饅頭瞬間受熱,也能出現塌陷死皮現象。

蒸饅頭採用冷水上鍋可以避免蒸出的饅頭發死。冷水上鍋饅頭隨著水溫逐漸上升受熱均勻,還可繼續發酵,不會發生饅頭發死的情況。

4、蒸好饅頭立馬掀開鍋蓋

蒸饅頭時間到了後,打開鍋蓋的速度太快,應該是「燜」5分鍾再「起鍋」。

過去我常犯這個毛病,蒸饅頭定時一到,立馬掀開鍋蓋,弄的饅頭看起來「抽抽巴巴」的,眼看著饅頭慢慢的「塌」下去,成了發死的饅頭,像被冷水激了似的。

因為開鍋蓋早,把饅頭蒸死了,太可惜,毀在最後「一公里」了。

總結一下:要想蒸出來的饅頭不「發死」,掌握以上4個步驟,記住兩個10分鍾,一個5分鍾,二次揉面、餳面各10分鍾,蒸饅頭時間到了,停火再燜5分鍾。

⑩ 在家蒸饅頭時,為何出鍋以後饅頭就癟了呢

饅頭出鍋就塌的原因有:

熱點內容
為什麼家裡放好的東西會掉下去 發布:2025-05-24 21:45:06 瀏覽:679
手機為什麼自動跳屏 發布:2025-05-24 21:33:34 瀏覽:644
電腦視頻學習系統為什麼不計時 發布:2025-05-24 21:30:36 瀏覽:679
為什麼不送孩子輔導班 發布:2025-05-24 21:30:27 瀏覽:27
蘋果為什麼很光滑 發布:2025-05-24 21:30:24 瀏覽:109
果蔬面為什麼煮了褪顏色 發布:2025-05-24 21:24:31 瀏覽:233
為什麼找不到飛天茅台 發布:2025-05-24 21:17:19 瀏覽:516
15歲的女生為什麼不愛吃飯 發布:2025-05-24 21:03:21 瀏覽:418
蘋果品牌為什麼那麼多 發布:2025-05-24 20:59:06 瀏覽:951
為什麼重慶的面便宜 發布:2025-05-24 20:57:38 瀏覽:208